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06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属于防护套管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均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涂层,所述编织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润滑层,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外表面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贴板。该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通过设置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凸块、粘接层、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封板和封筒,使本装置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配合连接简单有效,十分牢固,同时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松动脱落的显现,保障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单个第一套管的端口处能够进行有效封口,操作简单且封装紧密牢固,十分实用。十分实用。十分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套管
,具体为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内纤外胶式的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是由无碱玻璃纤维编织成管后,涂以硅橡胶高温处理而成,广泛应用于H/N级汽车、造船、电机、家用电器、电热设备、特种灯具、电视及电子仪器的内部线集束等绝缘保护。其中的玻璃纤维编织层耐热性极好,而硅橡胶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能防止溅射物,使得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本身具有拉力特强,不会皱折断、耐硫化、无烟无卤无毒、纯氧不燃、绝缘好的特性,再经有机硅胶固化后,更加强其安全环保性能。传统的玻璃纤维套管在在套接在线缆外表面后,两个玻璃纤维套管之间不便于进行连接处理,传统通常使用电工胶带进行粘接,而这种粘接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脱落的显现,导致两个玻璃纤维套管之间固定不牢,容易引起安装事故,同时对于单个玻璃纤维管端头的封口处理同样极为复杂,且封口效果并不理想,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解决了传统的玻璃纤维套管在在套接在线缆外表面后,两个玻璃纤维套管之间不便于进行连接处理,传统通常使用电工胶带进行粘接,而这种粘接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脱落的显现,导致两个玻璃纤维套管之间固定不牢,容易引起安装事故,同时对于单个玻璃纤维管端头的封口处理同样极为复杂,且封口效果并不理想,十分不便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均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涂层,所述编织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润滑层,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外表面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贴板,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外表面的右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贴板。
[0007]所述第一贴板的右侧面和第二贴板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第一贴板的左侧面和第二贴板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套管外表面的上方套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套管内壁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封筒,所述封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封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编织层设置为玻璃纤维材质,所述外涂层设置为硅橡胶材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润滑层设置为石墨材质,所述凸块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设置为热缩管,所述封板与封筒设置为橡胶材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贴板和第二贴板均设置为软质塑料材质,所述粘接层设置为有机硅橡胶胶水。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该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通过设置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凸块、粘接层、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封板和封筒,第一贴板和第二贴板的设置,能够通过粘接层的配合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外表面粘接上凸块,从而有效增强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外表面的摩擦力,便于进一步连接工作的进行,同时第一连接管的设置,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配合对接后,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管的收缩,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端头有效的卡接紧固,同时由于凸块的阻力,使第一连接管不会轻易脱落,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够保障配合连接的牢固性,而第二连接管和封板的配合设置,将封板通过封筒配合卡接在第一套管的一端后,即可将第一套管的一端密封,再通过第二连接管的收缩将封板和封筒卡紧在第一套管的一端,即可保障密封性,这些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配合连接简单有效,十分牢固,同时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松动脱落的显现,保障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单个第一套管的端口处能够进行有效封口,操作简单且封装紧密牢固,十分实用。
[0015]2、该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通过设置编织层、外涂层和润滑层,编织层的设置,有效的增强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韧性,同时编织层采用的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十分安全,外涂层的设置,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不容易被折断,同时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使用安全性,而润滑层的设置,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壁能够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便于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快速套接线缆。
[0016]3、该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通过设置凸块、空腔和粘接层,粘接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将第一贴板和第二贴板配合粘接在第一套管或第二套管的外表面,从而保障凸块配合安装的牢固性,从而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行收缩后能够被凸块有效阻挡,同时由于凸块外表面防滑纹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凸块外表面的摩擦力,增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性,而空腔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凸块的生产材料,同时能够减轻凸块整体质量,便于进行携带,同时能够在安装后减轻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负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封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套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编织层、4外涂层、5润滑层、6第一贴板、7第二贴板、8凸块、9粘接层、10空腔、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封板、14封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内均设置有编织层3,编织层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涂层4,编织层3的内表面设置有润滑层5,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外表面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贴板6,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外表面的右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贴板7,第一贴板6和第二贴板7的设置,能够通过粘接层9的配合在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粘接上凸块8,从而有效增强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外表面的摩擦力,便于进一步连接工作的进行。
[0024]第一贴板6的右侧面和第二贴板7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粘接层9,第一贴板6的左侧面和第二贴板7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8,凸块8内开设有空腔10,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11,第一连接管11的设置,在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配合对接后,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管11的收缩,将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端头有效的卡接紧固,同时由于凸块8的阻力,使第一连接管11不会轻易脱落,在长时间使用后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型易封口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内均设置有编织层(3),所述编织层(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涂层(4),所述编织层(3)的内表面设置有润滑层(5),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外表面的左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贴板(6),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外表面的右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贴板(7);所述第一贴板(6)的右侧面和第二贴板(7)的左侧面均设置有粘接层(9),所述第一贴板(6)的左侧面和第二贴板(7)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8),所述凸块(8)内开设有空腔(10),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连接管(11),所述第一套管(1)外表面的上方套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一套管(1)内壁的上方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李海林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老河口市维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