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50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路调电感,特别是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上的可调电抗器.该电抗器的支承框架由线圈骨架筒及端板组成,线圈由线圈骨架筒支承,U型铁芯在支承框架内由螺杆推动作轴向移动,达到调电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可调电抗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和笨重的问题.能满足各种电路的调电感需要,特别适用于需要经常移动的设备上.该电抗器还可根据需要将多个叠加,用串联或并联联接做成不同容量和电压等级的系列产品.(*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调感设备,特别适用于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上。现有交流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上所采用的可调电抗器,由于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用材多,设备重,给运输搬运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瑞士的BBC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BBC Brown Boveri Ltd)产品说明书High Voltage Test Systems CaseaaedSeries Resonant AC Test Systems E 152·7(6·1983·5000B l·Edition)介绍的。用于串联谐振交流试验装置中的可调电抗器,采用方架结构,分别在铁芯的四个角上固接平行于铁芯中心线的横樑,使铁芯架呈H型。可调铁芯由固定框架上四条轴承滚道支承,用四根平行的螺杆同步驱动,线圈的重量全靠铁芯支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方便的可调电抗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上下线圈骨架筒与左右端板构成支承框架,其内装有u型铁芯。线圈骨架筒为一空心简体。外面支承线圈,内孔用于u型铁芯的支承和导向。驱动螺杆靠左右两端板支承并穿过线圈骨架筒内,转动时,该螺杆使铁芯作轴向运动。蜗杆的端部装有伞齿轮或蜗轮。由垂直于螺杆的传动杆带动。传动杆由马达驱动。本技术由于线圈用线圈骨架筒支承。所以固定牢靠;由于u型铁芯不承担外来的线圈重力,能直接安装于支承框架内,无须外接横樑,所以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另外,由于驱动螺杆穿过线圈骨架筒,所以驱动螺杆少且传动精确方便;还有,由于整体用支柱支承,所以易于将多个叠加做成不同司容量和电压等级的系列产品。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由以下给出。附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可调电抗器装在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上的剖面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侧视图。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实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可调电抗器由上下线圈骨架筒〔7〕与左右两端板〔6〕用螺钉连接构成支承框架。端板〔6〕用四根支柱支承。线圈〔10〕环绕于线圈骨架筒〔7〕上。u型铁芯〔5、12〕用钢片叠成,安装于支承框架内。驱动螺杆〔3〕通过线圈骨架筒〔7〕内,并用轴承安装于两端板〔6〕的孔上。为了使调节更简单些,本例采用单边可调形式,即将u型铁芯〔12〕用滑套〔11〕与驱动螺杆〔3〕(此段以不加工螺纹为好)隔开,不受螺杆转动的影响。驱动螺杆〔3〕通过与其相啮合的螺纹套〔2〕推动u型铁芯〔5〕作轴向移动。实现调气隙,达到调电感的目的。滑套〔11〕和螺纹套〔2〕中部做成方块状,两边有短轴,以提高u型铁芯的装配及传动精度。上下导向板〔1〕是一槽状板条,背面为圆弧状。与线圈骨架筒〔7〕内腔相贴合,并用螺钉紧固。侧导板〔4〕为可面板条、。对称安装于线圈骨架筒内壁两侧,背面及装配情况与导向板〔1〕相仿。驱动螺杆〔3〕端部装有伞齿轮〔9〕。传动杆〔8〕由电动机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路调电感,特别是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的可调电抗器,具有线圈〔10〕,u型铁芯〔5、12〕和驱动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10〕由线圈骨架筒〔7〕支承;线圈骨架筒内有驱动螺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路调电感,特别是谐振耐高压试验装置的可调电抗器,具有线圈〔10〕,u型铁芯〔5、12〕和驱动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10〕由线圈骨架筒〔7〕支承;线圈骨架筒内有驱动螺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线圈骨架筒〔7〕由端板〔6〕连接并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小螺纹套〔2〕与驱动螺杆〔3〕啮合。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才汤显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试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