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36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吸尘器,所述装置包括上盖壳、下盖壳和Na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吸尘器


[0001]本技术属于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为了满足无线清洁地面,使用无线清洁设备成为一种趋势;无线吸尘清洁设备,在其工作时过滤粉尘后的废气排出,但废气又污染空气,存在清洁地面与污染空气互相矛盾的状态,其虽然能够满足清洁地面的清洁要求,但无法长期使用智能吸尘清洁设备,不能同时满足吸尘清洁与空气无污染的能力,还有无论是洗拖一体式吸尘器,还是吸尘器,在使用时都会把机体内部的霉菌、废气、异味等排入空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吸尘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同时满足吸尘清洁与空气无污染能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盖壳、下盖壳和Nano

mist发生器,所述Nano

mist发生器设置在上盖壳和下盖壳之间,所述Nano

mist发生器包括高压包支架下盖、高压包支架上盖、高压包、主控板、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所述高压包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均固定于高压包支架下盖和高压包支架上盖之间,且质释放针通电支架套设在高压包外围,所述高压包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均匀分布在质释放针通电支架的外圆周上,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吸收水,在所述高压包的激励下释放出纳米带电水离子。
[0005]优选的,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设置有三个,且相邻两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06]优选的,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设置有四个,且相邻两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07]优选的,所述下盖壳上设置有无尘过滤棉。
[0008]优选的,所述上盖壳上设置有通风孔。
[0009]优选的,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吸收水,在所述高压包的激励下释放出直径为1

50nm的纳米带电水离子。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出风管道,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管道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多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释放出直径为1

50nm的纳米带电水离子,Nano

mist以水离子为依托,能长时间存在于空气中,带电荷纳米级水离子具有高活性,能够主动的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物结合,提高颗粒物污染物凝聚和沉降;纳米水离子还能直接与产生异味的物质相接触,对其进行分解,从根本上去除异味本身。
[0013](2)本技术通过吸尘器负压排出的风,升级出带Nano

mist的大风,在吸尘打
扫同时,便于排出已杀菌的空气,以及具有除味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Nano

mist发生器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下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201

上盖壳;202

下盖壳;203

高压包支架下盖;204

高压包支架上盖;205

高压包;206

主控板;207

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8

质释放针通电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上盖壳201、下盖壳202和Nano

mist发生器,Nano

mist发生器设置在上盖壳201和下盖壳202之间。
[0020]如图2所示,Nano

mist发生器包括高压包支架下盖203、高压包支架上盖204、高压包205、主控板206、多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高压包205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均固定于高压包支架下盖203和高压包支架上盖204之间,且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套设在高压包205外围,高压包205与主控板206电连接,多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分布在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的外圆周上,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吸收水,在所述高压包(205)的激励下释放出纳米带电水离子,多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释放出直径为1

50nm的纳米带电水离子,Nano

mist以水离子为依托,能长时间存在于空气中,带电荷纳米级水离子具有高活性。
[0021]值得说明的是,Nano

mist是带负电荷的纳米级水离子,水被具有纳米孔隙的多孔质释放针吸收,被分化成为纳米级别的水,进而在高压激发下成为具有高活性的带电荷的纳米水离子(氧活性粒子),因此,无毒、无汞、无残留、无异味,非常的安全可靠;Nano

mist运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能够有效的分解环境中的甲醛气体,并且形成CO2和H2O;而带负电荷的纳米铂金,在接触到细菌之后,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和DNA,从而杀灭细菌。纳米铂金源源不断释放出,到达每个角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黄色葡萄杆菌等细菌的滋生;还能够主动的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物结合,提高颗粒物污染物凝聚和沉降;纳米水离子直接与产生异味的物质相接触,对其进行分解,从根本上去除异味本身。
[0022]值得说明的是,高压包205输出电压6000V,输入电压为DC12V;高压包支架下盖203和高压包支架上盖204均为塑胶材质的构件;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为金属材质的构件。
[0023]具体的,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设置有三个,且相邻两个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之间的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壳(201)、下盖壳(202)和Nano

mist发生器,所述Nano

mist发生器设置在上盖壳(201)和下盖壳(202)之间,所述Nano

mist发生器包括高压包支架下盖(203)、高压包支架上盖(204)、高压包(205)、主控板(206)、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所述高压包(205)和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均固定于高压包支架下盖(203)和高压包支架上盖(204)之间,且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套设在高压包(205)外围,所述高压包(205)与主控板(206)电连接,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均匀分布在质释放针通电支架(208)的外圆周上,所述Nano

mist多孔质释放针(207)吸收水,在所述高压包(205)的激励下释放出纳米带电水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赣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