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35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固设于外壳内的滤网,滤网由隔板分隔成并列布置的若干组用于分离空气杂质的空气滤芯,空气滤芯的两端构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流动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经由空气滤芯进行过滤,干净的空气经过出风口排出,每组空气滤芯背离进风口一端均设有一均流器,均流器设置为中部具有集尘通道的管状结构,集尘通道通过挡板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挡板开设有开口,第一通道通过开口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两端形成排尘出口,均流器背离第一通道的一侧对称布设有用于引灰的导流过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携带灰尘的空气通过均流器先均衡气流再排至大气,有助于气流均匀分流。有助于气流均匀分流。有助于气流均匀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中,轨道运输工具主要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高铁、客货车车箱、轻轨、地铁等交通运输载体,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它们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以满足内燃机的燃烧、电子、机械部件的散热,以及空调等设施的冷却等需求。随着大量空气的吸入,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沙尘、柳絮、植物叶片、纸屑、塑料等杂质进入会对内燃机等造成磨损,缩短其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杂质进入通常在设备的供气通道安装有除尘装置。
[0003]除尘装置主要起到将杂质空气分离的作用,进而获得洁净空气,将较大的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起到一定的除尘效果,但是无法除去小颗粒的微尘或比重较小的杂质(特别是植物碎片、柳絮、杨絮等漂浮物),尤其在浮沉或者毛絮较多的季节,大量的絮状杂质进入,易造滤网阻塞,降低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除尘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通风量时除尘的需求。
[0004]现有的除尘装置的排尘通道的排尘出口往往直接连接风机或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进而通过风机的吸力将灰尘抽出,然而灰尘杂质容易堆积在排尘通道附近,灰尘从排尘通道推出需要较大推力,需要风机保证排风量大才能将靠近风机的灰尘能够较为彻底被推出,然而远离风机的灰尘则容易残留在除尘装置上,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除尘装置的灰尘粘连堆积在排尘通道的排尘出口,甚至造成排尘出口的阻塞,严重影响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以及使用。在遇到雨水、露水等潮湿的外界环境时,水分进入除尘装置时,装置表面的灰尘层遇水会变成泥,对排尘通道的堵塞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滤网,所述滤网包括由隔板分隔成并列布置的若干组用于分离空气杂质的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的两端构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流动的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经由所述空气滤芯进行过滤,干净的空气经过出风口排出,每组所述空气滤芯背离进风口一端均设有一均流器,所述均流器设置为中部具有集尘通道的管状结构,所述集尘通道通过挡板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挡板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两端形成排尘出口,所述排尘出口用于排出含有杂质的空气,所述均流器背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对称布设有用于引灰的导流过渡部。
[0007]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通道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尺寸。
[0008]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与所述开口的位置正对布置。
[0009]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导流过渡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尺寸。
[0010]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导流过渡部具有翼型集尘面,所述翼型集尘面的形状设置为外凸形。
[0011]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空气滤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且对称设置的导流板,两个所述导流板与隔板之间的间距由进风口向出风口一侧逐渐增大。
[0012]在本技术中,优选地,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排尘通道,每个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导流板包括若干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导流片,相邻所述导流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干净的空气沿所述导流通道进入所述排风通道。
[0013]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导流片竖直截面呈翼形,所述导流片包括外凸状的引流面以及平滑设置的导流面。
[0014]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导流片竖直截面为矩形、折线形或弧形。
[0015]在本技术中,优选地,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为气流提供阻力的阻流条,所述阻流条设置为凸起块。
[0016]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通过由隔板分隔成并列布置的若干组用于分离空气杂质的空气滤芯构成的滤网,其中空气滤芯、隔板与均流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由隔板分隔成并列布置的若干组用于分离空气杂质的空气滤芯,每组空气滤芯背离进风口一端均设有一均流器,可以实现多组空气滤芯并排的安装同时进行除尘工作,从而提高了除尘效率,满足较大通风量时空气过滤的需求;通过设置均流器能够使得携带灰尘的气流自排尘通道进入集尘通道先均衡气流再排至大气,有助于气流的均匀分流,对集成风机的风量要求不再严苛。
[0018](2)通过将均流器设置为中部具有集尘通道的管状结构,通过挡板将均流器内部空间分隔成便于气流均衡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挡板上开设有将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开口,均流器背离第一通道的一侧对称布设有用于将排尘通道内的灰尘引至集尘通道的导流过渡部,通过集尘通道、挡板和开口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携带灰尘的气流自排尘通道进入集尘通道先均衡气流再排至大气,使得集尘通道中的气流被推出所需的推力变小一些,对集成风机的风量要求不再严苛,有助于气流的均匀分流,从而便于灰尘经集尘通道排至排尘出口,解决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排尘出口以及排尘通道严重堵塞的问题。
[0019](3)由于第一通道处开设有凹槽,凹槽与第一通道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大于第一通道,也就是说来自第二通道的灰尘经由开口到达第一通道时的截面积较大,也就是说第一通道自凹槽处向排尘出口的方向呈收紧结构,随着灰尘继续沿着第一通道向排尘出口移动的过程中通道截面积变小,需要灰尘排出的压力也变小,有助于灰尘的顺利排出,从而使得灰尘排回到大气更加彻底干净。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滤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滤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均流器的立体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均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均流器的俯视剖面图;
[0029]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均流器的正视剖面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均流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的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均流器;100、集尘通道;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6)以及固设于所述外壳(16)内的滤网,所述滤网包括由隔板(13)分隔成并列布置的若干组用于分离空气杂质的空气滤芯(3),所述空气滤芯(3)的两端构成进风口(2)和出风口(11),流动的空气由所述进风口(2)进入,经由所述空气滤芯(3)进行过滤,干净的空气经过出风口(11)排出,每组所述空气滤芯(3)背离进风口(2)一端均设有一均流器(1),所述均流器(1)设置为中部具有集尘通道(100)的管状结构,所述集尘通道(100)通过挡板(103)分隔为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所述挡板(103)开设有开口(104),所述第一通道(101)通过所述开口(104)与所述第二通道(10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02)两端形成排尘出口(105),所述排尘出口(105)用于排出含有杂质的空气,所述均流器(1)背离所述第一通道(101)的一侧对称布设有用于引灰的导流过渡部(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01)相对于所述第一通道(101)处开设有凹槽(107),所述凹槽(107)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开口(104)的宽度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02)内设有分流柱(108),所述分流柱(108)与所述开口(104)的位置正对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均流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过渡部(106)的间距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杨汉卿毛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天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