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9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包括主体机架、电磁驱动辊一、托辊轴承室一、无动力托辊一、托辊轴承室二、电磁驱动辊二、托辊轴承室三、无动力托辊二、托辊轴承室四、输送带一、托板一、输送带二、托板二、输送带涨紧轮一、和导向板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导向板科院有效的防止座便器坯体打磨中出现损坏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磁驱动辊一、托辊轴承室一、无动力托辊一、托辊轴承室二、电磁驱动辊二、托辊轴承室三、无动力托辊二、托辊轴承室四、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的相互配合下降低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


[0001]本技术涉及座便器白坯底面打磨
,特别涉及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市场上普遍应用的陶瓷座便器白坯施釉工艺中,无论是手工喷釉还是机器人自动喷釉,总会有釉浆流坠到座便器底部。当喷完釉的座便器白坯流转到窑炉装车段后,装窑工尚需把座便器白坯反转过来,以刀具清刮掉座便器白坯底面附着釉浆,此工艺过程既费工又费力,同时还容易造成坯体的破损,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解决了坯体易破损、制造成本搞、生产效率低、座便器白坯底部的平整度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主体机架、电磁驱动辊一、托辊轴承室一、无动力托辊一、托辊轴承室二、电磁驱动辊二、托辊轴承室三、无动力托辊二、托辊轴承室四、输送带一、托板一、输送带二、托板二、输送带涨紧轮一、输送带涨紧轮二、高度调整座、电磁驱动打磨辊、打磨带张紧辊、导向板和砂布带;所述主体机架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一;所述托辊轴承室一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一;所述主体机架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二,所述托辊轴承室二位于托辊轴承室一的右侧;所述托辊轴承室二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一;所述主体机架上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三,所述托辊轴承室三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二;所述主体机架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四,所述托辊轴承室四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二;所述输送带一内侧连接在电磁驱动辊一和无动力托辊一的外表面上;所述输送带一的上端内侧下方设有托板一,所述托板一通过底端两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上;所述输送带二的上端内侧下方设有托板二,所述托板二通过底端两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上;所述输送带二的下端内侧上方设有输送带涨紧轮一;所述输送带一的下端内侧上方设有输送带涨紧轮二;所述主体机架上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高度调整座,所述高度调整座上端连接有电磁驱动打磨辊;所述打磨带张紧辊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底端上;所述砂布带连接在打磨带张紧辊和电磁驱动打磨辊的外表面上;所述主体机架上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0005]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驱动打磨辊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反向旋转。
[0006]作为优选,所述打磨辊上端面比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上表面高0.5mm~1mm。
[0007]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表面上均设有防滑纹。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导向
板科院有效的防止座便器坯体打磨中出现损坏的现象。
[0010](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磁驱动辊一、托辊轴承室一、无动力托辊一、托辊轴承室二、电磁驱动辊二、托辊轴承室三、无动力托辊二、托辊轴承室四、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的相互配合下降低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磁驱动打磨辊有效的保证了座便器白坯底部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1‑
主体机架;2

电磁驱动辊一;3

托辊轴承室一;4

无动力托辊一;5

托辊轴承室二;6

电磁驱动辊二;7

托辊轴承室三;8

无动力托辊二;9

托辊轴承室四;10

输送带一;11

托板一;12

输送带二;13

托板二;14

输送带涨紧轮一;15

输送带涨紧轮二;16

高度调整座;17

电磁驱动打磨辊;18

打磨带张紧辊;19

导向板;20

砂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包括主体机架1、电磁驱动辊一2、托辊轴承室一3、无动力托辊一4、托辊轴承室二5、电磁驱动辊二6、托辊轴承室三7、无动力托辊二8、托辊轴承室四9、输送带一10、托板一11、输送带二12、托板二13、输送带涨紧轮一14、输送带涨紧轮二15、高度调整座16、电磁驱动打磨辊17、打磨带张紧辊18、导向板19和砂布带20;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一3;所述托辊轴承室一3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一2;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二5,所述托辊轴承室二5位于托辊轴承室一3的右侧;所述托辊轴承室二5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一4;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三7,所述托辊轴承室三7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二6;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四9,所述托辊轴承室四9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二8;所述输送带一10内侧连接在电磁驱动辊一2和无动力托辊一4的外表面上;所述输送带一10的上端内侧下方设有托板一11,所述托板一11通过底端两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二12的上端内侧下方设有托板二13,所述托板二13通过底端两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二12的下端内侧上方设有输送带涨紧轮一14;所述输送带一10的下端内侧上方设有输送带涨紧轮二15;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高度调整座16,所述高度调整座16上端连接有电磁驱动打磨辊17;所述打磨带张紧辊18固定连接在主体机架1底端上;所述砂布带20连接在打磨带张紧辊18和电磁驱动打磨辊17的外表面上;所述主体机架1上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9。
[0016]其中,所述电磁驱动打磨辊17与输送带一10和输送带二12反向旋转;所述打磨辊上端面比输送带一10和输送带二12上表面高0.5mm~1mm;所述输送带一10与输送带二12表面上均设有防滑纹。
[0017]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座便器白坯搬运到输送带上面,自动打磨除釉机上光电检测开关检
测到座便器白坯时、延时5秒钟后前端输送带启动运行,电磁驱动打磨辊17启动运行,当座便器白坯自动运行到电磁驱动打磨辊17时,电磁驱动打磨辊17自动摩擦掉座便器白批底面残存的釉浆,从电磁驱动打磨辊17通过后的座便器白坯底面平整、光滑、无残留,从而达到自动除釉的效果。打磨过的座便器白坯输送到输送带二12上面,输送带二端部安装有光电检测开关,当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座便器后电磁驱动辊二17停止运行,防止座便器白坯坠落。输送带二12至电磁驱动打磨辊17之间安装有光电检测开关,当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座便器白坯底面自动打磨除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架(1)、电磁驱动辊一(2)、托辊轴承室一(3)、无动力托辊一(4)、托辊轴承室二(5)、电磁驱动辊二(6)、托辊轴承室三(7)、无动力托辊二(8)、托辊轴承室四(9)、输送带一(10)、托板一(11)、输送带二(12)、托板二(13)、输送带涨紧轮一(14)、输送带涨紧轮二(15)、高度调整座(16)、电磁驱动打磨辊(17)、打磨带张紧辊(18)、导向板(19)和砂布带(20);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一(3);所述托辊轴承室一(3)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一(2);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二(5),所述托辊轴承室二(5)位于托辊轴承室一(3)的右侧;所述托辊轴承室二(5)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一(4);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三(7),所述托辊轴承室三(7)中连接有电磁驱动辊二(6);所述主体机架(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托辊轴承室四(9),所述托辊轴承室四(9)中连接有无动力托辊二(8);所述输送带一(10)内侧连接在电磁驱动辊一(2)和无动力托辊一(4)的外表面上;所述输送带一(10)的上端内侧下方设有托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启赵祥来赵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贺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