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9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所述镁合金中镱的质量百分数为1.0~2.0%,制备步骤包括熔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


[0001]本技术涉及镁合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

技术介绍

[0002]镁是最轻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3C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虽然镁合金拥有比强度、比刚度高、机械加工性能好的优点,但作为工程结构件,它的强度等力学指标比较起钢和铝等传统材料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绝对强度不足是制约镁及其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的一大瓶颈。如何低成本高效益的提升镁及其合金的强度,使其满足极端场合的服役要求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研究表明,稀土合金化和特种加工工艺带来的固溶、细晶、第二相和弥散强化效果可显著提升镁基体强度。然而,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量有限,成本高不适合大量添加,而特种加工工艺如等通道角挤压等设备复杂、加工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的低成本高强度镁合金。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中含稀土元素镱质量百分比为1.0~2.0%,其余为镁;其制备过程为熔炼

固溶

挤压;
[0006]1)所述熔炼为:在SF6+CO2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纯镁,待充分溶解后在750~770
ꢀº
C加入含Yb量为最终熔炼合金设计质量百分比含量1.0~2.0 %的Mg

Yb中间合金,利用螺旋电磁场连续搅拌5~10 min,随后在700~710
ꢀº
C静置保温15~20 min除渣,随后出炉浇注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0007]2)所述固溶为:在400 ℃保温24~48 h,确保坯料无氧化过热和过烧,随后出炉水冷至室温;
[0008]3)所述挤压为:将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加热至300~350 ℃,待温度均匀后以15~30:1的挤压比进行热挤压,挤压完成后快速水冷至室温。
[0009]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最终合金平均晶粒尺寸≤10 μm,合金抗拉强度≥ 280 MPa,屈服强度≥ 200 MPa。
[0010]本方法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 通过微量稀土合金化结合针对性的热处理和挤压工艺设计,使本合金较纯镁强度显著提升。其抗拉强度≥ 280 MPa,屈服强度≥ 200 MPa;
[0012]2) 该合金成分简单、稀土添加量低,成本可控。本材料制备工艺简单通用,具有节约能源,流程短,装备常规易得,成本低的优点,具有复杂变形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制备技术工艺流程;
[0014]图2为采用本技术制备的挤压态Mg

2.0Yb(wt%)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曲线和微观组织(EBSD IPF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注:下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比)。
[0016]实施例一:
[0017]该例镁合金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Yb 1.0%其余为Mg,记为Mg

1.0 Yb;
[0018]所述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制备过程包含熔炼、固溶、挤压三个步骤(如图1所示):
[0019]所述熔炼为:在SF6+CO2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纯镁,待充分溶解后在760
ꢀº
C加入含Yb量为最终熔炼合金设计质量百分比含量1.0 %的Mg

Yb中间合金,利用螺旋电磁场连续搅拌8 min,随后在710
ꢀº
C静置保温20 min除渣,随后出炉浇注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0]所述固溶为:在400 ℃保温24 h,确保晶内分布的粗大第二相回溶且晶粒无异常长大,随后出炉水冷至室温;
[0021]所述挤压为:将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加热至300 ℃,待温度均匀后以15:1的挤压比进行热挤压,挤压完成后快速水冷至室温;
[0022]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最终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3.35 μm,合金抗拉强度~287 MPa,屈服强度为~244 MPa。
[0023]实施例二:
[0024]该例镁合金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Yb 1.5%其余为Mg,记为Mg

1.5 Yb;
[0025]所述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制备过程包含熔炼、固溶、挤压三个步骤:
[0026]所述熔炼为:在SF6+CO2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纯镁,待充分溶解后在770
ꢀº
C加入含Yb量为最终熔炼合金设计质量百分比含量1.5 %的Mg

Yb中间合金,利用螺旋电磁场连续搅拌10 min,随后在710
ꢀº
C静置保温18 min除渣,随后出炉浇注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7]所述固溶为:在400 ℃保温48 h,确保晶内分布的粗大第二相回溶且晶粒无异常长大,随后出炉水冷至室温;
[0028]所述挤压为:将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加热至350 ℃,待温度均匀后以30:1的挤压比进行热挤压,挤压完成后快速水冷至室温;
[0029]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最终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2.47 μm,合金抗拉强度~301 MPa,屈服强度为~277 MPa。
[0030]实施例三:
[0031]该例镁合金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Yb 2.0%其余为Mg,记为Mg

2.0 Yb;
[0032]所述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制备过程包含熔炼、固溶、挤压三个步骤:
[0033]所述熔炼为:在SF6+CO2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纯镁,待充分溶解后在750
ꢀº
C加入含
Yb量为最终熔炼合金设计质量百分比含量2.0 %的Mg

Yb中间合金,利用螺旋电磁场连续搅拌5 min,随后在710
ꢀº
C静置保温15 min除渣,随后出炉浇注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0034]所述固溶为:在400 ℃保温24 h,确保晶内分布的粗大第二相回溶且晶粒无异常长大,随后出炉水冷至室温;
[0035]所述挤压为:将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加热至300 ℃,待温度均匀后以15:1的挤压比进行热挤压,挤压完成后快速水冷至室温;
[0036]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最终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2.22 μm,合金抗拉强度~316 MPa,屈服强度为~304 MPa(如图2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微量稀土元素镱的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中含稀土元素镱质量百分比为1.0~2.0%,其余为镁;其制备过程为熔炼

固溶

挤压;1)所述熔炼为:在SF6+CO2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纯镁,待充分溶解后在750~770
ꢀº
C加入含Yb量为最终熔炼合金设计质量百分比含量1.0~2.0 %的Mg

Yb中间合金,利用螺旋电磁场连续搅拌5~10 min,随后在700~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静雯钟惠玲李路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