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训练装置及夹具式接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8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训练装置,其包括夹具式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内设有信号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电击引脚,所述电击引脚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模块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面可分别夹持在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所述接收器可稳固地夹持在所述动物穿戴件上,且所述电击引脚贴合在动物皮肤表面。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夹具式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式接收器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项圈或背带,整体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灵活,佩戴简单。佩戴简单。佩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训练装置及夹具式接收器
[0001]本申请要求2021年5月7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04965850的优先权,这件优先权中国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


[0002]本技术涉及动物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多种动物穿戴件的夹具式接收器,及具有该夹具式接收器的动物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的关注度也不断的提高,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员。但动物有时难免克制不住自己的天性,会吠叫,尤其是狗狗,动物的吠叫声经常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另外,动物失控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人们针对以上情况专利技术出了相应的动物训练装置,如让动物停止吠叫的止吠器、训狗器等。
[0004]众所周知,现有的动物训练装置包括发射器(或遥控器)、接收器,以及与接收器配套使用的训练项圈,并且,该接收器和尼龙材质的训练项圈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也即训练项圈和接收器连接在一起不能分离,取下和佩戴都是整体进行。这种动物训练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5]1、由于接收器和训练项圈连接在一起,使得产品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
[0006]2、对于动物来说,相对于佩戴项圈,佩戴动物训练装置,例如,止吠器或训狗器,是一种较为不舒服的体验,并且长时间戴上会使动物难受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若非训练需要或动物处于不受控状态,通常不会给其戴上动物训练装置,而是戴上普通项圈,并且通常情况下,戴上了普通项圈,用户不会同时携带动物训练装置,这就使得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时,由于未提前佩戴上训练项圈和接收器,因此,用户难以及时给动物戴上训练装置;或者,即使用户同时携带了动物训练装置,将普通项圈更换为动物训练装置时,也可能出现因动物不配合而难以佩戴,从而无法及时通过动物训练装置来阻止动物的一些突发行为,例如高声吠叫等,甚至有可能抓伤或咬伤用户;
[0007]3、由于接收器与训练项圈是一体的,因此,当训练项圈损坏了,无法单独更换训练项圈,只能够整体更换,这就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并且,当训练项圈脏了,用户拿去清洗时,需要将接收器和训练项圈整体进行清洗,并且,若清洗过程中,动物需要佩戴训练项圈就需要用户同时拥有两个一体式接收器和训练项圈进行更换使用,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成本;
[0008]4、由于接收器与训练项圈是一体且配套的,因此,该接收器只适用于这一种特定的训练项圈,这就使得用户无法将其更换为自己另外购买的其他项圈,例如普通项圈。
[0009]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便于携带且可适用于多种动物穿戴件(例如,不同宽度或厚度尺寸的项圈或背带等)的动物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缓解或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动物训练装置,其方便携带,且可适用于多种动物穿戴件。
[0011]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动物训练装置,其包括发射器,以及夹具式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内设置有信号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电击引脚,所述电击引脚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模块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面可分别夹持在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可稳固地夹持在所述动物穿戴件上,且所述电击引脚贴合在动物皮肤表面;当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处于非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脱离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可迅速地从所述动物穿戴件上拆离。
[0012]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证动物训练装置中的接收器能够稳固地安装在动物穿戴件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锁紧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锁紧组件。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铰接处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接收器处于夹持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可分别夹持在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当分别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使得所述接收器由夹持状态变为非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远离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动物穿戴件上快速拆离;当撤去所述外作用力时,在所述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接收器由非夹持状态恢复为夹持状态。通过设置第一扭簧,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无外作用力状态下,始终保持夹持状态,从而使得接收器能够持久稳固地夹持在动物穿戴件上。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件上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件上对应于所述卡扣的卡槽,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卡扣;当所述卡扣和卡槽卡扣配合时,将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始终处于夹持状态。通过设置卡扣和卡槽,使得接收器能够持久稳固地夹持在动物穿戴件上。
[00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的解锁部件;当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解锁部件,使得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时,所述锁紧组件解锁。
[00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铰接处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初始状态时,在所述锁紧组件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始终保持夹持状态;当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解锁部件,使得所述锁紧组件解锁时,在所述第二扭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由夹持状态逐渐变为非夹持状态,且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
逐渐远离;当分别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由非夹持状态逐渐变为夹持状态,且使得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始终保持夹持状态。通过设置第二扭簧,使得当该锁紧组件中的卡扣和卡槽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在该第二扭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互远离(或展开),从而使得在无需外作用力作用下,便于将其中设置有电击引脚的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插入动物穿戴件贴合动物皮肤的一侧,也即,无需手动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掰开,使两者远离(或处于展开状态)。
[001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边缘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形成一可用于夹持或夹紧皮带的容置空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式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内设置有信号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电击引脚,所述电击引脚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模块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面可分别夹持在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可稳固地夹持在所述动物穿戴件上,且所述电击引脚贴合在动物皮肤表面;当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处于非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脱离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可迅速地从所述动物穿戴件上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锁紧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锁紧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铰接处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接收器处于夹持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可分别夹持在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当分别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使得所述接收器由夹持状态变为非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远离所述动物穿戴件的两侧,使得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动物穿戴件上快速拆离;当撤去所述外作用力时,在所述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接收器由非夹持状态恢复为夹持状态;或者,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件上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第二夹持件上对应于所述卡扣的卡槽,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卡扣;当所述卡扣和卡槽卡扣配合时,将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始终处于夹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的解锁部件;当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解锁部件,使得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时,所述锁紧组件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铰接处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初始状态时,在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始终保持夹持状态;当施加外作用力于所述解锁部件,使得所述锁紧组件解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锴何勃林小全郑玉敏廖小华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宇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