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1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包括置于输尿管内的梭形磁吻合本体,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端面磁性相吸,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方向与输尿管内部流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形成梭形结构的磁吻合器,借助这种梭形结构的磁吻合器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便于磁吻合器植入输尿管内;而且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设置有贯通的通道,从而可以保证输尿管内液体稳定流通,既不会狭窄又不会扩大,可有效减少吻合口瘘、狭窄等吻合术后并发症;待手术后恢复结束,该梭形结构的磁吻合器便于患者排出。该梭形结构的磁吻合器便于患者排出。该梭形结构的磁吻合器便于患者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输尿管吻合
,具体涉及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当下泌尿外科中所涉及到的吻合技术(包括尿道、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肾脏血管)基本都以传统的手工缝合为主,然而传统手工吻合技术尤其极大的局限性,例如需要高超的手术技术、手术时间长、吻合口渗漏、吻合口狭窄、缝线异物反应、吻合过程中损伤组织断端等等。随着磁外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等学科的成功应用,促使磁吻合技术成为解决泌尿外科种种吻合困境的极有力的手段。
[0003]目前应用最多的磁技术包括磁锚定/磁导航系统(magnetic anchoring and guidance system,MAGS)以及磁压榨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anastomosis, MCA),又有人称之为磁吻合(magnamosis)。MCA在胆道和胆肠吻合中的应用也颇为成熟。2001年以来,不断有报道磁压榨技术在胆道和胆肠吻合中的成功应用。文献所报道的病例研究都是涉及胃肠、肝胆或胆道手术后导致胆道的狭窄,在使用磁压榨吻合技术后实现了良好的狭窄去除和对位吻合的效果。
[0004]磁吻合技术在动物试验研究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的代替传统手术方式的一种新型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不断地出现磁外科技术的临床试验报告。但磁外科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设计成梭形结构,方便放置到患者的输尿管内,同时术后恢复结束后,易排出。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包括置于输尿管内的梭形磁吻合本体,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端面磁性相吸,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方向与输尿管内部流向一致。
[0008]优选的,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大于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
[0009]优选的,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为3mm;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为2mm;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厚度为6mm;所述通道的直径为1mm。
[0010]优选的,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为4mm;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为2.5mm;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厚度为6mm;所述通道的直径为1.5mm。
[0011]优选的,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为5mm;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为2.5mm;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厚度为6mm;所述通道的直径为1.5mm。
[0012]优选的,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上还设置有回收线。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的小端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倒L型穿孔,所述倒L型穿孔沿
第二磁体的小端面向大断面延伸后水平贯穿出第二磁体的侧壁形成,所述倒L型穿孔上位于第二磁体侧壁面的端口与第二磁体的小端面之间设置有导槽,所述回收线的一端贯穿倒L形孔后,沿着导槽返回第二磁体的小端面处且与自身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形成梭形磁吻合本体,借助这种梭形梭形磁吻合本体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便于磁吻合器植入输尿管内;而且梭形梭形磁吻合本体上设置有贯通的通道,无需使用输尿管支架管,从而可以保证输尿管的通畅性,既不会狭窄又可有效减少吻合口瘘、远期狭窄等吻合术后并发症;待手术后恢复结束,该梭形磁吻合本体可顺着输尿管排出患者体外,和(或)借由内镜取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增设回收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第二磁体的剖视图。
[0020]其中,1

梭形磁吻合本体;101;第一磁体;102

第二磁体;103

通道;3

倒L型穿孔;4

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置于输尿管内的梭形磁吻合本体,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端面磁性相吸,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方向与输尿管内部流向一致。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大于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
[0025]实施例1
[0026]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磁性相吸处的端面的直径为3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
磁体远端处的端面的直径为2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的通道的直径为1mm。
[0027]实施例2
[0028]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磁性相吸处的端面的直径为4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远端处的端面的直径为2.5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的通道的直径为1.5mm。
[0029]实施例3
[0030]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磁性相吸处的端面的直径为5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远端处的端面的直径为2.5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上的通道的直径为1.5mm。
[0031]上述实施例中,带通道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采用钕铁硼(NdFeB)系永磁体,镀层为钛合金,既保证了吻合的牢固紧密,又能保证磁体于组织的相容性。且这种吻合磁体随距离增加造成磁力的迅速衰减使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大大减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输尿管内的梭形磁吻合本体,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大端面磁性相吸,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延伸方向与输尿管内部流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大于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为3mm;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为2mm;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厚度为6mm;所述通道的直径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用磁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磁吻合本体的中间部分处大端面的直径为4mm;其两侧小端面的直径为2.5mm;所述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西民徐晓峰吕毅马锋刘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