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40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包括壳体、主体、喷头、活塞、扳手、弹性件、闷盖,主体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筒,相应的,所述闷盖上开有对应该安装筒布置的缺口,所述安装筒中脱卸式安装有导气管,该导气管的下端穿过缺口伸入闷盖中,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口处覆盖有允许气体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在主体底部设置了能将瓶体内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导气管,并在该导气管的下端覆盖有允许气体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的膜,在运输过程中,当瓶体内压力增大时,可通过膜进行气体交换而自动平衡瓶体内的压力,以避免发生泄漏。以避免发生泄漏。以避免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喷雾器,是一种微型喷雾器,此类产品利用活塞在泵体中运动,使泵体内气体流动,压强变小,泵体外的压强不变,泵体内、外产生压强差,通过压强差将液体导流出泵体,当液体碰到高速气流时瞬间雾化。
[0003]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110305494.4披露了一种《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其包括壳体、主体、喷头、活塞、扳手、弹性件、阀塞、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阀杆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中,用于对横向部分的后部进行切断或连通;分水头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的前端处,用于将L形导液通道中的液体引导至喷头处;弹性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阀杆前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头后端相连接,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0004]上述一体的出水密封结构配合紧凑,能有效避免液体泄漏,从而提高喷雾丰富程度和细密性。然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原因,喷雾器的瓶体内可能会压力增大,发生液体部分压出而导致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自动排气降压从而避免泄漏的手扣式喷雾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包括:
[0008]壳体;
[0009]主体,约束在所述壳体中,具有L形的导液通道,且该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位于顶部、竖向部分位于下部,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一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与容置腔相连通;
[0010]喷头,设于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端部;
[0011]活塞,能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端处且用于使容置腔形成密闭的内腔;
[0012]扳手,设于活塞一侧,用于将活塞向容置腔中推动;
[0013]弹性件,与所述扳手相连接,使活塞始终保持向容置腔外端移动的趋势;
[0014]闷盖,设于主体下端处,具有与所述导液通道竖向部分的下端相连接的插接管道;
[0015]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筒,相应的,所述闷盖上开有对应该安装筒布置的缺口,所述安装筒中脱卸式安装有导气管,该导气管的下端穿过缺口伸入闷盖中,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口处覆盖有允许气体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的膜。
[0016]为了便于装配,所述主体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能与螺圈相配合连接的连接盖,所述安装筒设置于该连接盖的顶壁上,所述闷盖下部嵌置在该连接盖中。主体上的连接盖将闷盖的至少顶壁包围其中,以避免液体泄漏。
[0017]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开有透气口,所述连接盖上具有将该透气口与缺口相连通的导气通道。该结构将容置腔中的压力与瓶体连通,便于排气。
[0018]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的下端面成形为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面,且该斜面的下端位于闷盖中、该斜面的上端靠近缺口边缘布置。该结构增大了排气面积,有利于提高排气效果,同时,使导气管下端接触到的液体能迅速回流,避免浪费。
[0019]本技术的喷雾器还包括:
[0020]阀杆,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中,用于对横向部分的后部进行切断或连通;
[0021]分水头,设于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的前端处,用于将L形导液通道中的液体引导至喷头处;
[0022]弹性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阀杆前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头后端相连接,所述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一体成型。
[0023]一体成型的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结构对导液通道进行切断或连通,且配合密封处位于横向部分的后部,有利于避免压力损失,提高密封效果;一体的出水密封结构配合更加紧凑,能有效避免液体泄漏,从而提高喷雾丰富程度和细密性。
[0024]为了便于实现密封,所述横向部分后部的内径小于前部的内径,且在衔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阀杆的后端面与该第一台阶相抵。本技术的阀杆、分水头、弹性连接件在横向部分中占据了横向部分三分之二以上的体积,有利于使液体快速输出。
[0025]优选地,所述阀杆包括杆体及密封头,所述杆体具有至少两条自中心轴向外沿径向延伸的导向片,所述密封头呈圆柱状且连接于导向片的后端,所述密封头的后端面弹性抵压在第一台阶上。相邻导向片与横向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道,以引导液体流向;对L形导液通道的切断密封处置于横向部分比较中央的部位,有利于提高密封性,避免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喷雾细密性。
[0026]优选地,所述导向片为至少三条,各所述导向片在靠近后端处向后逐渐向阀杆轴心倾斜形成导向斜面。该结构便于在阀杆收到气体或液体挤压时,快速实现气体或液体的输出。
[0027]优选地,所述密封头的后端面成形为自前向后直径逐渐缩小的圆锥面,相应的,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成形为与圆锥面相匹配的锥形面,所述圆锥面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能插置在横向部分后部中的导向柱。上述圆锥面与锥形面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导向柱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密封性,另一方面,对阀杆在轴向上的移动起到约束作用,提高稳定性。
[0028]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波浪状结构,且在自然状态下,波浪状结构的波峰与波谷处均为U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连接件的弹性。
[0029]作为改进,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每个波峰与波谷之间均设置有沿阀杆轴向布置且成形为圆柱状的单元柱,在所述弹性连接件被压缩状态下,各单元柱首尾相接形成将阀杆前端与分水头后端相连接的导向柱。设置上述单元柱,一方面可对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程度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在出液状态下,各单元柱首尾相接形成在轴向上一体的导向柱,可对输出液体进行引导,降低出液阻力,提高喷雾丰富度。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在主体底部设置了能将瓶体内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导气管,并在该导气管的下端覆盖有允许气体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的膜,在运输过程中,当瓶体内压力增大时,可通过膜进行气体交换而自
动平衡瓶体内的压力,以避免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33]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水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8]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包括壳体1、主体2、喷头3、活塞4、扳手5、弹性件50、闷盖7及螺圈8。
[0039]上述主体2设于壳体1中,主体2具有L形的导液通道,且该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211位于顶部、竖向部分212位于下部,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212一侧设置有容置腔213,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包括:壳体;主体,约束在所述壳体中,具有L形的导液通道,且该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位于顶部、竖向部分位于下部,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一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竖向部分与容置腔相连通;喷头,设于所述L形导液通道的横向部分端部;活塞,能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端处且用于使容置腔形成密闭的内腔;扳手,设于活塞一侧,用于将活塞向容置腔中推动;弹性件,与所述扳手相连接,使活塞始终保持向容置腔外端移动的趋势;闷盖,设于主体下端处,具有与所述导液通道竖向部分的下端相连接的插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筒,相应的,所述闷盖上开有对应该安装筒布置的缺口,所述安装筒中脱卸式安装有导气管,该导气管的下端穿过缺口伸入闷盖中,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口处覆盖有允许气体通过而不允许液体通过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能与螺圈相配合连接的连接盖,所述安装筒设置于该连接盖的顶壁上,所述闷盖下部嵌置在该连接盖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开有透气口,所述连接盖上具有将该透气口与缺口相连通的导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下端面成形为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面,且该斜面的下端位于闷盖中、该斜面的上端靠近缺口边缘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能排气降压的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杆,设于L形导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