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10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系统包括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传感器组、控制柜和云端服务器,灌浆管理控制中心采用PC端设备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处理,传感器组和控制柜分别设有两个,均与灌浆管理控制中心连接,传输采集的灌浆数据和控制信号,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云端服务器网络连接进行数据通信,上传灌浆数据并存储到云端,灌浆管理控制中心配备连接有打印机将灌浆数据打印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结构简单,减少了器件设备和布线,采用一拖二结构,以PC端设备为核心进行数据采集及显示,数据处理速度快、性能稳定。性能稳定。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灌浆数据记录管理
,特别涉及到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灌浆是将某些固化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其它化学材料灌入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中,以填塞岩土中的裂缝和孔隙,防止地基渗漏,提高岩土整体性、强度和刚度。在闸、坝、堤等挡水建筑物中,常用灌浆法构筑地基防渗帷幕,是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地基处理措施。
[0003]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灌浆工程是一项关键的基础处理工程,灌浆过程中的对灌浆数据,灌浆设备等方面数据记录尤为重要,目前灌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采用一拖一架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安卓显示屏显示输出数据、设定参数,并肩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上传数据,该种方式操作简单,结构小巧,但对使用环境的信号强度要求较高,易出现数据不能成功上传的情况,并且每套一拖一智能灌浆系统都需要单独配一台打印机,驱动打印速度较慢,对于现场整个灌浆工程来说,需要采集获取的灌浆数据较多,且较为繁杂,因而还存在空间占用大,布线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一拖二结构,能够同时完成两套设备的信号采集、控制和记录,数据处理速度快,系统运行稳定,且无须将打印机配备在每套设备上,只需一台打印机即可完成报表的打印,减少了器材成本,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功能的扩展。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包括: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传感器组、控制柜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控制柜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传输数据,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设有至少一个存储磁盘,通过所述存储磁盘存储本地灌浆数据。
[0006]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为计算机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传感器组采集的灌浆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形成报表、曲线、JTF2文件,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接收数据后根据设置的对应参数向控制柜发送控制指令。
[0007]传感器组用于采集现场灌浆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线路传输至灌浆管理控制中心。
[0008]控制柜用于接收灌浆管理控制中心的指令信号,并控制对应的灌浆设备的工作状态。
[0009]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上传的数据信息并存储,提供数据的实时显示、灌浆成果检索及管理、用户管理和防伪码查询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伪码为生成的灌浆数据报表附带的识别码,灌浆管理控制中心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后同样存储在云端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为PC端设备,所述PC端设备设有无线网络模块或外部网络接口。
[0011]PC端设备设有外部网络接口,可通过网线实现网络连接,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同时PC端设备设有无线网络模块,能够实现无线网络连接,且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可实现与其它移动设备网络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PC端设备设有至少两个外部设备接口。
[0013]外部设备接口的设置使PC端设备能够扩展连接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便于操作。
[0014]进一步的,所述PC端设备设有触控显示屏。
[0015]通过触控显示屏实现数据参数的显示、参数设置以及指令操作,减少线路连接,更适应现场环境。
[0016]进一步的,所述PC端设备内部设有打印机驱动模块,所述PC端设备无线连接至少一个打印机。
[0017]通过PC端设备打印驱动打印机,实现数据的打印输出,提高了打印速度,同时减少了打印机的配置数量。
[0018]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组设有两组,所述控制柜设有两个,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控制柜一一对应,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控制柜设有USB数据接口,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设有RS232接口,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控制柜分别通过USB转串口线连接。
[0019]设置两组传感器组和控制柜,采用一拖二结构,同时完成两套设备的信号采集、控制和记录,通过RS232方式实现传感器组与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灌浆管理控制中心对接两组传感器组和控制柜,采用一拖二的结构,能够同时采集两个通道的实时灌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灌浆管理控制中心采用PC端设备即以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处理,提升了系统的运行速率,以磁盘作为存储能够扩展存储空间,满足大量灌浆数据的接收存储需求。
[0022]2、灌浆管理控制中心具有较高的处理内存,在PC端整合了灌浆数据的接收、处理、记录和上传等功能,系统性能稳定,通过PC端打印驱动,只需配备连接一台打印机,即可实现数据的打印输出,减少了器件的使用,提高了打印速率。
[0023]3、灌浆管理控制中心的PC端设备与传感器组和控制柜通过RS232的方式进行通信,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更适用于现场环境。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在下面的描述中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传感器组、控制柜和云端服务器;
[0028]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采用PC端设备,即以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数据的接收、记录、处理和上传,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控制柜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接收传感器组采集的灌浆数据,并与控制柜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将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灌浆成果数据上传至云端,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通过存储磁盘存储接收的灌浆数据,所述存储磁盘至少设置一个,可根据需要增加存储磁盘扩充设备存储空间;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设有两组,所述控制柜设有两个,传感器组与控制柜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控制柜均设有USB数据接口,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控制器)设有RS232接口,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所述控制柜分别通过USB转串口线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PC端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统,根据不同灌浆工程安装有智能灌浆记录系统、工艺控制系统和数据上传管理系统,便于操作,智能灌浆记录系统主要用于对接收的灌浆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根据工作人员的操作以报表、曲线等形式进行显示输出,并保存为JTF2文件格式,工艺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将采集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传感器组、控制柜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传感器组和控制柜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传输数据,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设有至少一个存储磁盘,通过所述存储磁盘存储本地灌浆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理控制中心为PC端设备,所述PC端设备设有无线网络模块或外部网络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云端的智能灌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端设备设有至少两个外部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华堂李书友蒋小春肖碧计阳卢增木李果刘洋王永亮李子康刘烁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水北调中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