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包括机体和滤芯,滤芯设置在机体内,机体上设有原水排水口和净水排水口,还包括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连通管和排水筒,排水筒与净水排水口连通并与机体可拆卸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原水排水口连通并与机体可拆卸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筒连通,连通管与排水筒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原水排水口处排出的原水可以通过连通管进入排水筒内并从排水口排出,净水排水口处排出的净水进入排水筒内从排水口排出。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原水排水口、净水排水口之间混淆。自来水通过椰壳活性炭对余氯进行吸附,通过CN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摄入氟含量过高的饮用水,会导致氟中毒、神经损伤和骨骼软化,甚至还会致癌、致畸。而饮水型氟中毒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类型,分布较为广泛。经过我国多年的防治工作,大部分病区已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但其改水合格率较低,且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水氟超标现象。
[0003]常见的水龙头结构简单,直接安装在水龙头上就可以使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659247.7公开的一种水龙头过滤器。水龙头过滤器内设有滤芯和开关;水龙头过滤器上设有两个排水口,一个是净水排水口,另一个是原水口,通过开关可以进行控制。通过拨动开关使水龙头排水的自来水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净水排水口排出或者直接通过原水口排出。
[0004]但由于设置有两个排水口(净水口和原水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开关拨错),即将水杯放到净水口的下方时,但水却从原水口排出,反之亦然。因此,此种结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便,还浪费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通过设置排水筒,可以使净水口或原水口排出的水均通过排水筒上的排水口排出,方便使用,避免水源的浪费。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包括机体和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机体内,所述机体上设有原水排水口和净水排水口,还包括连通装置,所述连通装置包括连通管和排水筒,排水筒与净水排水口连通并与机体可拆卸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原水排水口连通并与机体可拆卸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筒连通,连通管与排水筒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筒底部设有排水口,原水排水口处排出的原水可以通过连通管进入排水筒内并从排水口排出,净水排水口处排出的净水进入排水筒内从排水口排出。
[0008]所述排水筒与机体卡接,排水筒固定有卡扣,机体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凸起。
[0009]所述排水筒内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排水筒与净水排水口之间的连接处。
[0010]所述密封垫上设有密封唇。
[0011]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机体插接或螺纹连接,机体在位于原水排水口处固定有相应的插接管或螺纹管。
[0012]所述连通管与排水筒固定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伸入排水筒内,连通管的另一端为弯管,弯管开口朝向排水口。
[0013]所述滤芯包括膜内置陶瓷、椰壳活性炭、CNF
‑
Al(OH)3球形气凝胶和pp棉,椰壳活
性炭、CNF
‑
Al(OH)3球形气凝胶和pp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膜内置陶瓷内。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设置连通装置可以实现原水排水口和净水排水口从同一排水口排出,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原水排水口、净水排水口之间混淆。在方便使用的同时,可以避免不要的水源浪费。
[0016]排水筒与机体卡接,可以整体的安装;排水筒内设有密封垫,可以提高密封效果;连通管的另一端为弯管,弯管开口朝向排水口,这样可以避免原水残留在。
[0017]过滤时,自来水会通过膜内置陶瓷去除部分有害化学物质,再进入椰壳活性炭对余氯进行吸附,去除铁锈并改善饮用口感,经过初步净化后的水进入CNF
‑
Al(OH)3球形气凝胶对水中氟离子进行吸附去除,之后净水经过高精度pp棉层14去除悬浮物质及颗粒,从而实现过滤的作用。
[0018]除氟的球状CNF
‑
Al(OH)3气凝胶过滤层为可再生资源,可重复多次吸附
‑
脱附循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个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连通装置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连通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连通装置的半剖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为机体,2为原水排水口,3为净水排水口,4为连通管,5为排水筒,6为排水口,7为卡扣,8为凸起,9为弯管,10为插接管,11为密封垫,12为密封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至6所示,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和滤芯,滤芯设置在机体1内,机体1上设有原水排水口2和净水排水口3。该结构为常见水龙头过滤器,本方案是在现有水龙头过滤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水龙头过滤器的结构是熟知的,故不在此进行说明,具体结构详见专利申请号为201910659247.7公开的一种水龙头过滤器。
[0028]还包括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连通管4和排水筒5,排水筒5与净水排水口3连通并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连通管4的一端与原水排水口2连通并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连通管4的另一端与排水筒5连通,连通管4与排水筒5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排水筒5底部设有排水口6,原水排水口2处排出的原水可以通过连通管4进入排水筒5内并从排水口6排出,净水排水口3处排出的净水进入排水筒5内从排水口6排出。
[0029]使用时,通过机体1上设置的开关进行水路的切换;当不需要过滤时,水龙头流出的水从原水排水口2排出并通过连通管4进入排水筒5内,最后从排水口6处排出;当需要过滤时,水龙头内流出的水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净水排水口3排出,净水排水口3排出的净水进入排水筒5内,最后从排水口6排出。
[0030]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无论是从原水排水口2排出的原水还是从净水排水口3排出的净水,最终都是通过排水口6排出。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混淆。
[0031]进一步,为了方便安装,排水筒5与机体1之间采用卡接,排水筒5固定有卡扣7,机体1上设有与卡扣7配合的凸起8。当然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其它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时,将排水筒5上的卡扣7对准凸起8,然后上压使凸起8卡入卡扣7内,即可实现排水筒5与机体1的连接。
[0032]进一步,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排水筒5内设有密封垫11,密封垫11位于排水筒5与净水排水口3之间的连接处。
[0033]进一步,密封垫11上设有密封唇12,通过设置密封唇12可以更好的贴合。
[0034]进一步,同样为了方便连接,连通管4的一端与机体1之间采用插接或螺纹连接,机体1在位于原水排水口2处固定有相应的插接管10或螺纹管。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和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机体(1)内,所述机体(1)上设有原水排水口(2)和净水排水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装置,所述连通装置包括连通管(4)和排水筒(5),排水筒(5)与净水排水口(3)连通并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连通管(4)的一端与原水排水口(2)连通并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连通管(4)的另一端与排水筒(5)连通,连通管(4)与排水筒(5)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筒(5)底部设有排水口(6),原水排水口(2)处排出的原水可以通过连通管(4)进入排水筒(5)内并从排水口(6)排出,净水排水口(3)处排出的净水进入排水筒(5)内从排水口(6)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筒(5)与机体(1)卡接,排水筒(5)固定有卡扣(7),机体(1)上设有与卡扣(7)配合的凸起(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除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筒(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鉴茜,高歌,冯晋楠,荆云峰,杨茹霞,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市清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