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8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井口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合页和防护网,所述的支撑杆和合页都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杆的首尾分别经合页相互连接形成可折叠方形框,方形框上设有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与方形框四边的支撑杆相连接,通过方形框对角处的扣合折叠形成长条形便于搬运和收纳,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隐患低、防护效果好、可重复利用、避免人工成本浪费、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环保低碳节能减排要求等优点。排要求等优点。排要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井口防护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隐患低、防护效果好、避免人工成本浪费的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道路、绿化或者居民区等设有多种井口,在道路新建、改、扩建或其它应用产所未来得及安装井盖或者窖井维修过程中需要将井盖打开未完成作业期间,进而就会使井口裸露,为了避免裸露的井口产生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道路井口防护的传统方法有以下两种:
[0003]1、用反光弹力柱结合彩旗围护,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反光弹力柱仅起到警示作用,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坠落的安全隐患,另施工现场大石块、垃圾等容易掉入井内,还需人工进行清井造成人工成本的浪费。
[0004]2、用竹胶板对井口遮盖。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无警示作用,且施工现场来回车辆或者人工走动,极易活动偏位,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3、用钢板对井口遮盖。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无警示作用,成本过高,重量大,不利于便携搬运,且搬运期间危险因素较多,还容易丢失,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隐患低、防护效果好、避免人工成本浪费的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合页和防护网,所述的支撑杆和合页都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杆的首尾分别经合页相互连接形成可折叠方形框,方形框上设有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与方形框四边的支撑杆相连接,通过方形框对角处的扣合折叠形成长条形便于搬运和收纳。
[0009]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横向条板和竖向条板,横向条板端部与竖向条板相连接形成截面呈直角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竖向杆设在支撑杆连接后形成的方形框的内侧,增大整体结构稳定性。
[0010]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套管,套管与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的套管内设有警示旗,警示旗的警示杆插进套管内进行警示旗的固定。
[0011]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杆,固定位穿过固定孔与井口边缘连接,实现该防护装置的固定。
[0012]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连接钩,连接钩一端与支撑杆连接,连接钩的另一端朝向支撑杆外侧弯曲,通过连接钩勾住防护网,实现防护网的固定。
[0013]本技术所述的方形框对角处的支撑杆上设有手提绳穿过孔,手提绳穿过孔分别设在相邻的支撑杆上,相邻的支撑杆上的手提绳穿过孔分别连接手提绳的两端,通过手
提绳对折叠后的防护装置进行搬运。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隐患低、防护效果好、避免人工成本浪费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结构和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0018]图4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9]图5是图1中B部放大图。
[0020]图6是图1中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如附图所示,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1、合页2和防护网3,所述的支撑杆1和合页2都设有四个,支撑杆1的长度为1.2m,四个支撑杆1的首尾分别经合页2相互连接形成可折叠方形框,方形框为1.2m*1.2m的正方形,方形框上设有防护网3,防护网3的边缘与方形框四边的支撑杆1相连接,通过方形框对角处的扣合折叠形成长条形便于搬运和收纳,折叠后长度为2.4m条状。
[0023]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1包括横向条板4和竖向条板5,横向条板4端部与竖向条板5相连接形成截面呈直角的支撑杆1,支撑杆1的竖向杆设在支撑杆1连接后形成的方形框的内侧,增大整体结构稳定性。
[0024]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1上设有套管6,套管6与支撑杆1垂直连接,所述的套管6内设有警示旗11,警示旗11的警示杆插进套管6内进行警示旗11的固定,套管6直径为4.5cm,设为两个,两个套管6分别设在支撑杆1中横向条板4的端部,两个套管6呈中心对称布置。
[0025]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1上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内设有固定杆,固定位穿过固定孔7与井口边缘连接,实现该防护装置的固定,固定孔7设在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端部,并设在与套管6相邻的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上,所述的固定位可以为膨胀螺栓。
[0026]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1上设有连接钩8,连接钩8设有16个,每条支撑杆1上设有4个,4个连接钩8上均布在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上,连接钩8一端与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连接,连接钩8的另一端朝向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外侧弯曲,通过连接钩8勾住防护网3,实现防护网3的固定。
[0027]进一步,所述的方形框对角处的支撑杆1上设有手提绳穿过孔9,手提绳穿过孔9分别设在相邻的支撑杆1上,相邻的支撑杆1上的手提绳穿过孔9分别连接手提绳10的两端,通过手提绳10对折叠后的防护装置进行搬运,手提绳穿过孔9设在支撑杆1的横向条板4上。
[0028]本技术在使用时,该防护装置展开成方形框,然后置于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未安装井盖处的井口上方,然后通过膨胀螺栓穿过固定孔7与井口边缘固定连接,套管6内插入警示旗11,方形框上的防护网3一方面可防止大石块、垃圾等掉落井内,另一方面可杜绝工人跌落井内造成的危险,套管6处可插入并固定的2面安全文明警示标志的警示旗11可以
起到安全文明施工的作用,施工完成后,可以将该防护装置卸下,同时由于方形框中支撑杆1之间通过合页2连接,可以将方形框折叠呈长条形,然后拉起手提绳10对防护装置进行搬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隐患低、防护效果好、可重复利用、避免人工成本浪费、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环保低碳节能减排要求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合页和防护网,所述的支撑杆和合页都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杆的首尾分别经合页相互连接形成可折叠方形框,方形框上设有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与方形框四边的支撑杆相连接,通过方形框对角处的扣合折叠形成长条形便于搬运和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横向条板和竖向条板,横向条板端部与竖向条板相连接形成截面呈直角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竖向杆设在支撑杆连接后形成的方形框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套管,套管与支撑杆垂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成王宏涛梁冰牛春梅林荣琛宫庭徐万海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