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噪音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529 阅读:7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噪音吸收器,它带有壳体和一对铁氧体。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第一和第二壳体分别带有铁氧体容放部分和电缆容放部分。铁氧体容放部分分别设在第一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电缆容放部分分别设在铁氧体容放部分的一侧并与之靠近。一对铁氧体分别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铁氧体容放部分中,铁氧体组合后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电缆通路。电缆通路以及电缆容放部分形成了电缆引导通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噪音吸收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噪音吸收器,它可安装于诸如个人计算机、视频游戏装置或类似电子装置的电缆上。在已有技术中这类噪音吸收器包括如在日本已审查技术公报No.32718/1994中所披露的那种,其中一对组装起来在其中间形成电缆通路的铁氧体用壳体封装起来。使用者可将电缆在这类噪音吸收器外绕一周或二周以改善电气性能。但是这样使用时,电缆要暴露在壳体的外表面上而电缆的这些暴露部分容易受到损坏。在已有技术中采取了用热缩管将电缆暴露部分套起来的方法作为防止电缆暴露部分受到损伤的措施,热缩管受热后在暴露部分上收缩将暴露部分包封起来,起保护作用。但是如在电缆两端装有外部连接器时,要用热缩管封装壳体和电缆暴露部分必须将外部连接器穿过热缩管。这样一来若热缩管的内经小于外部连接器的外径,热缩管就无法安装。上述问题可选定热缩管的内径大于外部连接器的外径来避免。但在这种情形下热缩管的内径要比噪音吸收器中电缆暴露部分的外径大许多,从而在收缩后的热缩管外罩与电缆暴露部分之间出现间隙。这就造成了热缩管不能与噪音吸收器紧密安装,在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热缩管的脱落。此外,如果上述的噪音吸收器是安装在儿童使用的计算机电缆上时,儿童可能会将噪音吸收器从电缆上拆下,这会造成噪音吸收器失去吸收噪音作用。而且有时还须将安装的噪音吸收器从电缆上拆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便利而迅速安装在电缆上的噪音吸收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突出的噪音吸收性能的噪音吸收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不会因儿童的行为而与电缆脱开的噪音吸收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包括壳体和一对铁氧体。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带有铁氧体容放部分和电缆容放部分。铁氧体容放部分成形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电缆容放部分设在每个铁氧体容放部分的一侧并靠近铁氧体容放部分。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铁氧体容放部分中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其之间形成了电缆通路。电缆通路和电缆容放部分构成了连续的电缆引导通路。如上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其内表面都带有铁氧体容放部分。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铁氧体容放部分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电缆通路。利用这一结构,将电缆置于第一壳体一侧或第二壳体一侧的电缆容放部分处再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封接起来,可将噪音吸收器方便地装在电缆上。而且即使电缆已经同诸如个人计算机或视频游戏装置等电子装置相连接也不会造成妨碍,甚至在接有连接器时也无妨。第一壳体包括位于铁氧体容放部分一侧并靠近铁氧体容放部分的电缆容放部分。电缆通路和电缆容放部分构成了连续的电缆引导通路。在这种结构中电缆可沿电缆引导通路顺序穿过电缆通路,电缆容放部分和电缆通路。与电缆只是穿过铁氧体的结构不同,在此处电缆穿过电缆通路的长度对应于电缆缠绕的次数。这样就使噪音吸收特性得到改进。而且由于电缆容放部分是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的内表面,电缆可在壳体内缠绕和容放而不会暴露在壳体的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噪音吸收器包括壳体和一对铁氧体。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带有铁氧体容放部分。铁氧体容放部分成形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铁氧体容放部分中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其之间形成了电缆通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位于其一端边缘处的铰链连接起来,在与这一端边缘对面的另外一端边缘-->处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孔和钩爪。在每个第一孔中均设有向内凸伸的凸块。钩爪插入第一孔中被凸块固定住。第一孔包括由于凸块而变窄的狭窄部分,狭窄部分孔的尺寸比钩爪插入处的外部尺寸要小。凸块具有弹性。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带有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表面的铁氧体容放部分。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铁氧体容放部分处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电缆通路。利用这种结构,将电缆置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之一中的电缆通路中,再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合封接起来,可将噪音吸收器方便地装在电缆上。而且即使电缆已经同诸如个人计算机或视频游戏装置等电子装置相连接也不会有妨碍,甚至在接有连接器时也无妨。另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铰链在其一端边缘处将它们相互连接起来,在与这一端对面的另外一端边缘处设有固定装置。这样一来在将上述的噪音吸收器装于电缆上时,即可利用铰链和固定装置方便地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互相连接在一起。此外,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孔和钩爪。在每个第一孔中均设有向内凸伸的凸块。钩爪插入第一孔中被凸块固定住。第一孔包括由于凸块而变窄的狭窄部分,狭窄部分孔的尺寸比钩爪插入处的外部尺寸要小。凸块具有弹性。这样当钩爪插进固定装置的第一孔中时,即便狭窄部分孔的尺寸小于钩爪插入部分的外部尺寸,利用凸块自身的弹性使凸块弯曲就能将钩爪的插入部分压入第一孔中使钩爪被凸块卡住。因凸块具有弹性,在钩爪被凸块固定后凸块回复到原始位置。由于第一孔狭窄部分的孔尺寸小于钩爪插入部分的外部尺寸,一旦凸块回复到其原始位置,钩爪就不会与凸块脱开或由第一孔中脱出。这样就不可能因儿童的行为使钩爪同凸块脱开。参阅仅以非限定性范例方式给出的附图,本
的一般技术人员都能理解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他的优点、特点和目的,附图包括: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噪音吸收器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图1、图2所示的噪音吸收器的平面图;图4为通过图3中4-4线的剖面图;图5为在工作状态下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的立体图;图6为通过图5中6-6线的剖面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在打开状态时的平面图;图8为通过图7中8-8线的剖面图;图9为一放大剖视图,所示为可被钩爪161插入的第一孔151与钩爪161之间的关系;图10为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固定方法的剖面图;图11所示为在图10所示状态下孔和钩爪之间的关系;图12为展示噪音吸收器在经过图10所示的固定过程后所处状态的剖面图;图13所示为图12所示的固定状态下孔和钩爪之间的关系;图14为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拆除方法的剖面图;图15所示为图14所示状态下孔和钩爪之间的关系;图1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7为图16所示噪音吸收器在打开状态时的平面图;图1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的又一实施例的平面图;以及图19为通过图18中19-19线的剖面图。参阅图1至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噪音吸收器包括壳体1和一对铁氧体21和22。壳体1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合构成。最好用有弹性的材料如塑料来制造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设有铁氧体容放部分110和电缆容放部分111。位于第于壳体11内表面的铁氧体容放部分110带有四个卡在铁氧体21四角端部的卡板112。卡板112向外凸起。电缆容放部分111设在铁氧体容放部分110的一侧并与之靠近。在图中,电缆容放部分111位于作为电缆导向部分的卡-->板112的外侧。与第一壳体11具有类似结构的第二壳12设有铁氧体容放部分120和电缆容放部分121。位于第二壳体12内表面的铁氧体容放部分120带有四个卡在铁氧体22四角端部的卡板122。卡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该噪音吸收器包括: 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的壳体,至少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带有一铁氧体容放部分和一电缆容放部分,每个所述的铁氧体容放部分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的电缆容放部分设在所述铁氧体容放部分的一侧并与之靠近;和 一对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所述铁氧体容放部分中的铁氧体,所述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其之间形成电缆通路,其中: 所述的电缆通路和所述的电缆容放部分构成了连续的电缆引导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2-18 36425/98;JP 1997-3-14 61527/971、一种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该噪音吸收器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构成的壳体,至少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带有一铁氧体容放部分和一电缆容放部分,每个所述的铁氧体容放部分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的电缆容放部分设在所述铁氧体容放部分的一侧并与之靠近;和一对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所述铁氧体容放部分中的铁氧体,所述的一对铁氧体组合后在其之间形成电缆通路,其中:所述的电缆通路和所述的电缆容放部分构成了连续的电缆引导通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氧体容放部分具有向外凸出的卡在每个所述的铁氧体四角端部的卡板;和作为电缆引导部分的所述电缆容放部分位于所述卡板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的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一个电缆容放部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的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缆容放部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的第二壳体在其一端边缘处用铰链互相连接在一起,在与所述这一端的所述边缘相对的另一端的边缘处设有固定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孔和钩爪;所述的第一孔包括向内凸伸的凸块;和所述的钩爪插入所述第一孔中,在所述凸块处被卡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孔带有因所述凸块而变窄的狭窄部分,所述狭窄部分的孔尺寸小于所述钩爪插入部分的外部尺寸;和所述凸块具有弹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孔;和所述第二孔的位置设置为当所述钩爪插入所述第一孔中并被所述凸块卡住时,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凸块相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的第二壳体之一在所述电缆容放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电缆压板;和所述的电缆压板前端做成钩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穿过所述电缆通路后被引入所述电缆容放部分再被引导回到所述电缆通路的电缆。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音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雄悦植村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