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胃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48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胃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式胃镜不可拆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能拼合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组合管,第一分管内设有导光纤维,第一分管的前端面上设有微型图像传感器和透光窗,第二分管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操作管道,组合管外还套设有一外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带图像传感器的第一分管和带操作管道的第二分管分体拼合形成、第二分管可拆换。拆换。拆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胃镜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胃镜,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胃镜。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胃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胃腔内对胃肠疾病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光学仪器,它主要包括一根整体式的内镜软管以及与软管相连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图像传感器、光源、吸引管、钳道等都集成在该软管内,在胃镜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吸引胃内液体、做活检等操作,因此胃镜使用后吸引管、钳道内会携带各种微生物甚至病菌,现有的胃镜消毒流程一般为:水洗

酶解液浸泡

水洗

浸泡消毒

水洗,该消毒工序复杂,耗时长,而由于胃镜结构复杂、吸引管等内径小,很难清洗,因此还是容易出现消毒灭菌不彻底的现象,胃镜长期使用后,吸引管、钳道等携带较多微生物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很难彻底清洗消毒,而吸引管等又不可拆卸更换,若消毒灭菌不彻底,胃镜就很可能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胃镜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由带图像传感器的第一分管和带操作管道的第二分管分体拼合形成、第二分管可拆换的分体式胃镜。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分体式胃镜,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能拼合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组合管,第一分管前端和第二分管前端齐平,第一分管内设有导光纤维,第一分管的前端面上设有微型图像传感器和透光窗,所述第二分管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操作管道,操作管道沿第二分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操作管道贯穿第二分管的前端,操作管道用于夹钳伸入或流通流体,所述组合管外还套设有一外管,外管能与组合管共同弯曲。
[0006]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第一分管上与第二分管拼合的面为第一拼合面,第二分管上与第一拼合面贴合的面为第二拼合面,第一拼合面上设有凸向第二拼合面的卡点,第二拼合面上设有内凹的卡孔,卡点与卡孔一一对应,卡点能卡进对应卡孔内,所述卡点设有多个,多个卡点沿第一分管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07]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外管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分为变形段和固定段,变形段相对固定段靠近组合管前端,变形段内径小于固定段内径,变形段与固定段对接处均匀过渡,变形段与上述组合管紧配,固定段与组合管之间间隙配合。
[0008]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变形段的壁厚小于固定段的壁厚,变形段具有弹性。
[0009]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变形段的长度范围在15mm

25mm之间。
[0010]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组合管的前端还设有一透明护套,透明护套可拆卸紧套在组合管上,透明护套的前端超出组合管前端面,透明护套内设有用于贴靠在组
合管前端面上的端盖,端盖周向与透明护套内周密封相连,端盖上开设与上述操作管道一一对应的孔口。
[0011]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若干操作管道包括钳道、注气水道和吸引道。
[0012]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中,所述外管的材质为硅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组合管通过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拼合组合形成,微型图像传感器、导光纤维等集成在第一分管内,钳道、注气道、注水道、吸引道等集成在第二分管内,当第二分管污染严重不能有效灭菌或使用长段时间后,可对第二分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能有效降低胃镜损耗成本,提高胃镜使用寿命;
[0015]2、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拼合为截面圆的组合管,圆形截面的组合管舒适性更好,能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在圆形截面的组合管内合理布局导线和操作管道,可使组合管管径尽可能达到最小;
[0016]3、外管不仅能对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拼合进行固定,且能保护组合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组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第一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图2的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7为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分管;2、第二分管;3、微型图像传感器;4、透光窗;5、操作管道;6、第一拼合面;7、卡点;8、外管;9、分隔部;10、充气区;11、变形段;12、固定段;13、凸起;14、对接件;15、旋转件;16、卡圈;17、插入部;18、进气口;19、充气口;20、弹珠;21、轨道;22、凹面;23、上标识;24、下标识;25、缺口;26、分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胃镜,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均为软管,可弯曲,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能拼合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组合管,第一分管1前端和第二分管2前端齐平,第一分管1内设有导光纤维和导线,第一分管1的前端面上设有微型图像传感器3和透光窗4,导光纤维与光源相连,光源通过导光纤维经透光窗4散出,微型图像传感器3通过导线与计算机处理系统相连,第二分管2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操作管道5,操作管道5沿第二分管2的延伸方向延伸,操作管道5贯穿第二分管2的前端,操作管道5用于夹钳伸入或流通流体,若干操作管道5可包括钳道、气水道和吸引道,钳道用于夹钳伸入
胃部内进行活检操作,气水道用于向胃部内注入水或气,吸引道用于将胃部内的血液等液体吸引出;
[0028]第一分管1上与第二分管2拼合的面为第一拼合面6,第二分管2上与第一拼合面6贴合的面为第二拼合面,第一拼合面6上设有凸向第二拼合面的卡点7,卡点7设有多个,多个卡点7沿第一分管1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拼合面上设有内凹的卡孔,卡点7与卡孔一一对应,卡点7能卡进对应卡孔内,卡点7与卡孔紧配,通过卡点7和卡孔能将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相互固定。
[0029]组合管外还套设有一外管8,外管8能与组合管共同弯曲,外管8沿组合管的延伸方向延伸,外管8的一端位于组合管的前端处,外管8包括同心间隔设置的外圈和内圈,组合管位于内圈内,外圈和内圈间隔形成一充气道,充气道位于组合管前端处的一端封闭,充气道的另一端通过一换位组件对接一充气装置,充气道内设有多个分隔部9,分隔部9呈长条状且沿外管8延伸方向延伸,多个分隔部9沿组合管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分隔部9连接外圈和内圈,相邻两个分隔部9之间形成一充气区10,各充气区10相互独立不连通,充气装置能对各充气区10单独充气,外圈、内圈、分隔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胃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能拼合形成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组合管,第一分管(1)前端和第二分管(2)前端齐平,第一分管(1)内设有导光纤维,第一分管(1)的前端面上设有微型图像传感器(3)和透光窗(4),所述第二分管(2)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操作管道(5),操作管道(5)沿第二分管(2)的延伸方向延伸,操作管道(5)贯穿第二分管(2)的前端,操作管道(5)用于夹钳伸入或流通流体,所述组合管外还套设有一外管(8),外管(8)能与组合管共同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管(1)上与第二分管(2)拼合的面为第一拼合面(6),第二分管(2)上与第一拼合面(6)贴合的面为第二拼合面,第一拼合面(6)上设有凸向第二拼合面的卡点(7),第二拼合面上设有内凹的卡孔,卡点(7)与卡孔一一对应,卡点(7)能卡进对应卡孔内,所述卡点(7)设有多个,多个卡点(7)沿第一分管(1)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胃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雁许树长陈莹孙会会熊杰陈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