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机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履带滚轮,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顶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该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通过启动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履带滚轮滚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了挤压板转动,从而达到了收集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碎屑防止污染海面环境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加工
,具体为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外板因为长期被海浪腐蚀会产生锈迹,就需要抛光机器人对其进行抛光工作,攀爬机器人可以很好的在船舶外板附着且抛光机器人可以有效的对大型物件进行抛光工作,抛光机器人完美的将两者的特性合二为一。
[0003]市面上现有的抛丸作业机器人往往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常见的抛丸作业机器人进行清洁工作时往往将金属碎屑直接排入海洋中容易造成污染,同时海边作业常常会有较大的风浪抛丸作业机器人可能会晃动掉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具备回收利用金属碎屑防止污染环境、遇到较大风浪可良好的固定在外板表面的优点,解决了机器人抛丸作业产生的碎屑直接落入海中可能造成污染、较大风浪的环境下机器人有掉落的隐患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回收利用金属碎屑防止污染环境、遇到较大风浪可良好的固定在外板表面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机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履带滚轮,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顶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机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底部贯穿连接有除尘管,所述弹性气囊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机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磁块;
[0009]所述机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抛丸装置,所述机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移动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棒,所述移动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移动箱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滑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电阻。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电阻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板。
[0011]优选的,所述导棒的外表面缠绕有通电导线,所述导棒的顶部为绝缘橡胶材质。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导棒,所述导棒的横截面直径小于两个滚轮之间的距离。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左侧贯穿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收集箱的右侧开设有排风孔。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贯穿连接有除尘管,所述固定箱的右侧贯穿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除尘管和排气管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通过启动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履带滚轮滚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了挤压板转动,且挤压板的转动会反复击打固定箱内腔中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受到挤压后将含有金属碎屑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收集箱中,弹性气囊回弹时通过除尘管收集抛丸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同时收集箱内腔中的磁块吸收金属碎屑且废气通过收集箱右侧的排风孔排出,从而达到了收集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碎屑防止污染海面环境的效果。
[0018]2、该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通过海风带动滑板滑动,滑板的滑动挤压限位弹簧,滑板的滑动使滑动电阻电阻变小产生电流,导棒外表面缠绕的通电导线电流增大后,导棒产生磁力向下移动与船舶外板磁力吸附增大了装置的整体吸附性,风浪减小后滑板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且同时导棒磁力减小解除固定效果,导棒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且机器人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了遇到风浪较大的环境保持机器人工作的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移动箱左侧示意图。
[0022]图中:1、机箱;2、隔板;3、驱动装置;4、驱动轴;5、履带滚轮;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转动轴;9、挤压板;10、固定箱;11、弹性气囊;12、除尘管;13、排气管;14、收集箱;15、磁块;16、抛丸装置;17、移动箱;18、底板;19、复位弹簧;20、导棒;21、滚轮;22、滑板;23、滑动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机箱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履带滚轮5,所述驱动轴4的外表面活动
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的顶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7,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所述机箱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0,所述固定箱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弹性气囊11,所述弹性气囊11的底部贯穿连接有除尘管12,所述弹性气囊1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机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收集箱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磁块15;
[0025]所述机箱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抛丸装置16,所述机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箱17,所述移动箱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移动箱17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棒20,所述移动箱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1,所述移动箱17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滑板22,所述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电阻23。
[00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装置3带动驱动轴4转动,驱动轴4的转动带动履带滚轮5滚动,进而机箱1开始移动,驱动轴4的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6的转动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的转动同时带动了挤压板9转动,且挤压板9的转动会反复击打固定箱10内腔中的弹性气囊11,弹性气囊11受到挤压后将含有金属碎屑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3排入收集箱14中,弹性气囊11回弹时通过除尘管12收集抛丸装置16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同时收集箱14内腔中的磁块15吸收金属碎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外板环缝抛丸作业机器人,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机箱(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履带滚轮(5),所述驱动轴(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的顶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7),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所述机箱(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0),所述固定箱(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弹性气囊(11),所述弹性气囊(11)的底部贯穿连接有除尘管(12),所述弹性气囊(1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排气管(13),所述机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所述收集箱(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磁块(15);所述机箱(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抛丸装置(16),所述机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箱(17),所述移动箱(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移动箱(17)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棒(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江忠良蒋振峰辛善臣曲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