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23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单相补偿模块和三相补偿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束线机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束线连接板、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束线机构,由于本装置将箱体的内部的元器件设置为单相补偿模块和三相补偿模块,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对应的模块安装在所需位置,并将对应的模块与束线机构内的第二连接线进行连接,束线机构内的束线板即可通过第一连接线,完成对应模块与无功功率控制器的连接,本装置整体的安装布局更加整洁有序,大大降低了后期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时的难度。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时的难度。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时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具体为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适用于频率50Hz电压0.4kV城市配网的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它采用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技术和最新的元器件,集无功补偿与电网监测于一体,不但可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从而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供电质量;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运行数据,可完成对整个低压配电线路的监测、分析处理、报表输出等综合管理,为低压配电线路的科学管理提供第一手数据。
[0003]现有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缺陷是:
[0004]1、现有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一般主要包括一台控制器和若干低压电力电容器,投切低压电力电容器开关和一些保护组件在屏柜或箱内组装而成,产品的体积相对大,内部的结构相对复杂,并没有合理的将其规划成对应的模块,给后期的维护保养带来的一定的不便。
[0005]2、现有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一般都是一个相对密封的箱体,并不具备通风的功能,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的空气不流通,非常容易出现箱体内部潮湿的现象,进而非常容易造成内部元器件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单相补偿模块和三相补偿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束线机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束线连接板、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束线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线,所述束线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线,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通风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箱体、第一箱门和显示面板,箱体的内顶部安装有无功功率控制器,箱体的正面设有第一箱门,且第一箱门的顶部设有显示面板。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T型槽,T型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T型滑块,且单相补偿模块和三相补偿模块底端均和T型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设有第二箱门,底座的背面设有通风网,且底座的内顶部设有控制器。
[0011]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空气循环风扇、连接管和通风管,空气循环风扇安装在底座内底部的中央,空气循环风扇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外部的两侧安装有通
分管。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央设有湿度传感器,且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和空气循环风扇之间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束线机构,由于本装置将箱体的内部的元器件设置为单相补偿模块和三相补偿模块,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对应的模块安装在所需位置,并将对应的模块与束线机构内的第二连接线进行连接,束线机构内的束线板即可通过第一连接线,完成对应模块与无功功率控制器的连接,本装置整体的安装布局更加整洁有序,大大降低了后期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时的难度。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通风机构,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当通风机构内的空气循环风扇进行工作时,即可通过通风网和通风管,将外界的空气排入箱体的内部,并通过另一侧的通风管将箱体内部的空气排放至外部,即可使箱体内部的空气与外界形成循环流动,可减少箱体内部空气不流通,造成内部出现潮湿的现象,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装置内部的元器件因为空气潮湿而出现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右视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底座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101、箱体;102、第一箱门;103、显示面板;2、底座;201、第二箱门;203、通风网;3、无功功率控制器;4、通风机构;401、空气循环风扇;402、连接管;403、通风管;5、支撑板;501、T型槽;502、T型滑块;6、单相补偿模块;7、三相补偿模块;8、湿度传感器;801、控制器;9、束线机构;901、束线连接板;902、第一连接线;903、第二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部安装有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束线机构9,束线机构9包括束线连接板901、第一连接线902和第二连接线903,束线连接板9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线902,束线连接板90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线903,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通风机构4。
[0026]具体的,由于本装置将箱体101的内部的元器件设置为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通过T型滑块502滑动至T型槽501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将T型滑块502和T型槽501进行固定,当完成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的固定安装时,即可直接将束线机构9内的第二连接线903分别与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进行电性连接,本装置整体的安装布局更加整洁有序,大大降低了后期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安装有单相补偿模块(6)和三相补偿模块(7),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束线机构(9),所述束线机构(9)包括束线连接板(901)、第一连接线(902)和第二连接线(903),所述束线连接板(9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线(902),所述束线连接板(90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线(903),所述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通风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箱体(101)、第一箱门(102)和显示面板(103),箱体(101)的内顶部安装有无功功率控制器(3),箱体(101)的正面设有第一箱门(102),且第一箱门(102)的顶部设有显示面板(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沈刘叶杨醒武吴晓蕾刘志叶王文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阴华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