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11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包括:防护罩,固定在防护罩上的固定套管,插入在固定套管中的活动管,活动管上的圆头体、活动胶盖和出液孔,与活动管连接的储液袋,活动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罩在活动管的圆头体插入至患者的肛门中时,能够将喷溅处的污物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医护人员的身上被溅到,污染环境;在圆头体的侧部,出液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活动胶盖,能够在外界的压强大于活动管内部的压强时,自动闭合在豁口槽上盖住出液孔,防止外部的污物倒流至活动管中,当活动管内灌肠液的压强大于其外界的压力时,灌肠液又能够将活动胶盖顶开,使出液孔进行出液。行出液。行出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大多数肠道以及腹部的临床手术前,必须进行的一道操作,用来清洗肠道内的污物及排泄物;在操作时,通过将灌肠管的头部从患者的肛门处插入至直肠中,然后灌肠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液袋,将储液袋中的灌肠液通过灌肠管挤入到患者的直肠中进行灌肠操作。
[0003]但是,现有的灌肠管在灌肠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灌肠管的端部插入至患者肛门处的一瞬间,由于患者直肠内的压强比较大,因此容易造成直肠内的排泄物向外喷溅,溅到医护人员的身上以及病床上,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第二,由于灌肠时患者的肠内压强过大,有时会造成肠内污物从灌肠管的端部倒流的情况,不仅影响灌肠时的出液压力造成堵塞,而且还容易污染灌肠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从而克服现有的灌肠管在灌肠的过程中,肠内排泄物易倒流并且在插入肛门时排泄物容易外溅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中部向其一侧拱起,形成中空腔,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的腔口;固定套管,其固定在所述防护罩的中部,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从所述腔口处向外延伸,所述固定套管的另一端从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固定套管内设有套管孔;活动管,其一端以能够活动的方式插入至所述套管孔中并从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活动管的另一端与储液袋连接;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包括圆头体,所述圆头体的一端设有封闭的圆头,所述圆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圆头体的侧面开设有豁口槽,在所述豁口槽中开设有与所述活动管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豁口槽处设有活动胶盖,所述活动胶盖的一端朝向所述圆头并与豁口槽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胶盖的另一端可打开,并能够将所述出液孔盖住。
[000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管上还设有活动阀,所述活动阀能够沿所述活动管滑动,并能够控制所述活动管的通断。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储液袋的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袋的顶部设有注液口。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活动管的轴线垂直。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设有止推面,所述止推面与所述台阶面能够相互配合。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头体的侧面的轮廓与所述固定套管的侧面的轮
廓相对应,当所述止推面与所述台阶面相互抵接时,所述圆头体的侧面与所述固定套管的侧面之间平滑过渡。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豁口槽共有两个,其以所述圆头体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圆头体的侧面。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圆头体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切平面,所述豁口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切平面上;所述固定套管的侧面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切平面相对应的第二切平面。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胶盖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活动胶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切平面之间平滑过渡。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胶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台阶面相平齐。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的防护罩的中部向其一侧拱起,形成了一个碗状结构,在活动管的圆头体插入至患者的肛门中时,能够将喷溅处的污物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医护人员的身上被溅到,污染环境。
[0017]2.本技术中的活动管的端部设置有圆头体,圆头体带有圆头,出液孔开设在圆头体的侧部,能够使其更容易地插入至患者的肛门处,减轻痛苦。
[0018]3.本技术在圆头体的侧部,出液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活动胶盖,其能够在外界的压强大于活动管内部的压强时,自动闭合在豁口槽上以将出液孔盖住,防止外部的污物倒流至活动管中,当活动管内灌肠液的压强大于其外界的压力时,灌肠液又能够将活动胶盖顶开,使出液孔进行出液。
[0019]4.本技术中的灌肠管在插入至患者的肛门部位时,固定套管的止推面能够与活动管的台阶面相互抵接,从而将圆头体顶住,防止其产生滑动,使其更容易地被插入至肛门中。
[0020]5.本技术的活动胶盖的横截面为矩形,没有弧形结构,使其在受到不平衡的压差时能够更好地弯折。
[0021]6.本技术中的圆头体的外轮廓与固定套管的外轮廓能够平滑无缝对接过渡,从而使灌肠管在插入肛门的过程中更加通顺,不会对肛门处造成刮伤和勾伤。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防倒流防漏灌肠管的结构图。
[0023]图2是防护罩和固定套管的结构图。
[0024]图3是活动管的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防护罩,11

中空腔,12

腔口;
[0027]2‑
固定套管,21

套管孔,22

止推面,23

第二切平面;
[0028]3‑
活动管,31

圆头体,32

圆头,33

豁口槽,34

出液孔,35

活动胶盖,36

台阶面,37

第一切平面;
[0029]4‑
储液袋,41

注液口;
[0030]5‑
活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2]如图1到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包括:防护罩1,中空腔11,腔口12,固定套管2,套管孔21,止推面22,第二切平面23,活动管3,圆头体31,圆头32,豁口槽33,出液孔34,活动胶盖35,台阶面36,第一切平面37,储液袋4,注液口41,活动阀5。
[0033]防护罩1的中部向其一侧拱起,并形成碗形的中空腔11,防护罩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中空腔11相连通的腔口12。
[0034]固定套管2固定在防护罩1的中部并与防护罩的轴线相重合,套管2的一端从腔口12处向外延伸,固定套管2的另一端从防护罩1的一侧向外延伸,贯穿于固定套管2的两端开设有套管孔21。
[0035]活动管3的一端插入至套管孔21中并从固定套管2的一端向外延伸,该活动管3能够在套管孔21中滑动,活动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袋4的底部连接,储液袋4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41;活动管3的一端设置有圆头体31,该圆头体31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的圆头32,圆头体31的另一端与活动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中部向其一侧拱起,形成中空腔(11),所述防护罩(1)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中空腔(11)相连通的腔口(12);固定套管(2),其固定在所述防护罩(1)的中部,所述固定套管(2)的一端从所述腔口(12)处向外延伸,所述固定套管(2)的另一端从所述防护罩(1)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固定套管(2)内设有套管孔(21);活动管(3),其一端以能够活动的方式插入至所述套管孔(21)中并从所述固定套管(2)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活动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袋(4)连接;所述活动管(3)的一端包括圆头体(31),所述圆头体(31)的一端设有封闭的圆头(32),所述圆头体(3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圆头体(31)的侧面开设有豁口槽(33),在所述豁口槽(33)中开设有与所述活动管(3)相连通的出液孔(34),所述豁口槽(33)处设有活动胶盖(35),所述活动胶盖(35)的一端朝向所述圆头(32)并与豁口槽(33)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胶盖(35)的另一端可打开,并能够将所述出液孔(34)盖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上还设有活动阀(5),所述活动阀(5)能够沿所述活动管(3)滑动,并能够控制所述活动管(3)的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防漏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与所述储液袋(4)的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袋(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素准李雅韦雪曼李美玲黄浦张婷婷黄丽丽韦和煦黄谦莫毓韦合雷蔡尚坤李海寿褚立岩施彩金韦素密
申请(专利权)人:河池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