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8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拆卸式变压器,包括高压线圈、防溅套、低压线圈及变压器主体。防溅套耦接于高压线圈的一端,并利用高压线圈的另一端与变压器主体接合,将填充剂注入后,使其充填于高压线圈与变压器主体之间,放置低压线圈及铁心后,即完成变压器的装配工作。另外,可在高压线圈的顶端设置防溅部分。也可将防溅套管放置入高压线圈内,使填充剂充填在二者间隙空间内,以强化高压线圈的绝缘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线圈与主体分离的变压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体积也越加小巧,在产品迷你化的同时,其相关的零部件的设计势必也要相应配合,才能使迷你效果更加显著。举例来说,目前的显示器除了对显像效果的要求严格以外,轻薄短小也一直是重要的设计方向,例如短管显示器始终是市场中的畅销产品,在这股风潮的引导下,所有的研制人员都在为产品的微型化而不断努力。一般来说,在设计显示器时,常利用高压元件作为显像系统的关键元件,例如在阴极射线管中,就需要高压使电子游离或加速。由此可知,高压元件实际上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之一,而将低压转换为高压的变压器,便肩负起供应高压的工作,地位相当重要;如何使变压器能兼顾小巧和高效能,则一直是研制人员重要的努力方向。参照附图说明图1,其显示一种传统的变压器结构,首先介绍这种变压器的组装情况。变压器100包括有低压线圈110、高压线圈120以及变压器主体130。如图中所示,高压线圈120为中空结构,具有耦接腔120a,而低压线圈110也是中空结构,组合时可将低压线圈110放置入耦接腔120a中,使低压线圈110与高压线圈120合为一体。另一方面,变压器主体130应是完整的中空筒状结构,并具有主体腔130a;但为使附图表示清晰容易辨别,仅部分示出变压器主体130的剖面,下面的类似附图都用这种方法表示,不再重复说明。低压线圈110与高压线圈120组合后,可一起放置入主体腔130a内,使低压线圈110、高压线圈120与变压器主体130三者结合为一体。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主体130具有开孔130b,开孔130b与主体腔130连通,设计时需使低压线圈110底部能与开孔130b接合,当组装完成后,仅需要将铁心自开孔130b插入低压线圈110内,变压器100即可工作。在选用线材方面,为能使变压器100的体积小巧,在制作高压线圈120时,必需采用极细的绕线,方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匝数,以产生相对应的高压。由于绕线极细,所以涂布在绕线表面的绝缘层也相当薄,在绕线缠绕在高压线圈120上的制作过程中,往往因拉力作用而使绕线表面的绝缘层损坏,于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绝缘效果,也使得漏电的危险性增大。因此,为避免高压线圈120的绕线因绝缘层受损而影响绝缘效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在技术上可利用填充剂加以克服。参照图2,其表示组合完毕后变压器100的剖面图。依照传统的制造过程,低压线圈110、高压线圈120与主体腔130a三者的结合,是借助于低压线圈110底部与开孔130b的接合才得以稳固。组合完毕后,将填充剂210加入主体腔130a内,其中填充剂210是可凝固的流体绝缘物质。由于将填充剂210渗入高压线圈120的绕线与绕线之间,可加强绕线的包覆效果,达到增强绝缘的目的;且因为低压线圈110底部与开孔130b的边缘接合,所以可将填充剂210完全密封在主体腔130a内,不致从开孔130b中溢出。需要注意的是,填充剂210的填充高度到达低压线圈110的低压端子115末端,由于低压线圈110上的绕线是与低压端子115末端连接,所以利用填充剂210覆盖到低压端子115末端,即可确定低压线圈110上的绕线全部为填充剂210所包覆,以确保绝缘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填充剂210作为稳固线圈的介质,以强化线圈间的固定关系。加入填充剂210并待其固化后,即可将低压线圈110与高压线圈120稳固在主体腔130a内,使变压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强化。当然,要达到上述目的,填充剂210必须是良好的绝缘材料,并需要兼有渗透性及良好的固化效果。达到这种要求的物质很多,而目前产业界普遍使用环氧树脂(EPOXY)作为填充剂210。在现有的制造过程中,低压线圈110时常发生镀锡不良或多股线断线的现象,因而造成直流阻抗异常。如制造过程中管控不当,常常在出厂检验时才猛然发现,但为时已晚;因这时变压器与线圈已用填充剂固定而不可分离,因此产品只好报废。就低压线圈110而言,目前产业界广泛采用0uew规格的铜线作为绕线使用,此种铜线的单体绝缘破坏电压可承受3.5KV以上,而目前变压器100在低压侧的集电极脉冲电压(Vcp,collector pulse)通常在1.5KV以下;与高压线圈120相比,由于低压线圈110上的绕线较粗而且涂布的绝缘层较厚,因此在额定操作电压下,不特别需要另外对绕线加强绝缘。再有,因显示器线路不断改进,许多大尺寸显示器均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使变压器的转换效率提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在选用显示器的驱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Drive MOSFET)时,均采用VDS额定值较低的晶体,一般来说,广为采用的额定VDS为600V。因此,变压器为配合驱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驱动电压,需要将低压侧的额定电压设计在600V左右,而低压侧的集电极脉冲电压约为650V,与先有的变压器结构比较,该电压值达不到先有的一半(传统设计的集电极脉冲电压约1.5KV),因此在目前的设计结构中,低压线圈110在额定电压操作下,不需要另对绕线加强绝缘。另一方面,在充填还氧树脂过程中常会产生气泡,气泡破裂后造成低压端子115粘胶,一旦还氧树脂固化后,粘胶的部分会造成接触不良,使低压端子开路。再有,由于还氧树脂充填完毕并固化后,即将低压线圈110与高压线圈120稳固于主体腔130a内,因此如果产品发生问题便完全报废,高低压线圈因为被封死在主体腔130a内,当然也无法进行铜线回收,因而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针对客户不同的需要,变压器在设计时都需要分别设计不同规格的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以符合客户的需求;由于制造过程标准化的程度低,增加了设计与制作的时间,也由于备料的库存成本增加,使生产成本相对提高,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由上可知,因为传统的变压器结构上的缺陷,在制造过程中至少造成如下的缺点一、修复性低由于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都封固在主体腔内,如果仅是低压线圈损坏,则无法单独更换,需要整体报废,从而无法修复。二、资源浪费就目前设计而言,低压端子侧并不需要额外加强绝缘,制造过程中却仍用还氧树脂进行充填,因此形成资源的浪费。三、标准化低因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而要重新设计高低压线圈,因而增加了设计与作业的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四、不易保管充填还氧树脂时容易因气泡破裂使低压端子开路,因而产品的良好率降低。五、环保问题还氧树脂充填后即将高低压线圈封固在主体腔内,无法进行铜线回收,形成资源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变压器结构,专利技术的目的如下一、提高产品的可修复性二、减少资源浪费三、提高制造过程的标准化程度四、使保管容易五、为环保作贡献根据上述诸多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拆卸式变压器,其结构特征简述如下可拆卸式变压器包括有高压线圈、防溅套、低压线圈和变压器主体。高压线圈为中空结构,防溅套耦接于高压线圈的一端,通过适当设计,可利用高压线圈的另一端与变压器主体接合,使高压线圈稳固于变压器主体内,以便进行填充剂的充填工作。在注入填充剂时,由于所需要的充填高度较防溅套低,因此借助防溅套的阻挡作用,可避免填充剂进入高压线圈内,使填充剂确实充填在高压线圈与变压器主体之间;然后将低压线圈放置入高压线圈内,并安置入铁心,这时即完成变压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式变压器,包括:一高压线圈,该高压线圈具有一耦接腔,该耦接腔的一端是一耦接腔顶,耦接腔的另一端是一耦接腔底;一防溅套,该防溅套以一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耦接腔顶接合;一低压线圈,其位于所述耦接腔内;一变压器主体,该变压 器主体具有一主体腔,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防溅套与所述低压线圈都位于该主体腔内;以及一填充剂,该填充剂充填于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主体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正修苏振隆吕绍安林朝荣李建铭王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