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3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包括壳体、底板和雾化仓,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输送管连接雾化仓,所述雾化仓内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雾化盘,所述雾化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内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固定座设置有UPS电源,且UPS电源的一侧通过定位板设置有电源保护器,所述壳体的底侧一端设置有输出管,所述壳体内壁一侧通过卡箍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侧通过输出孔连接分散管。该新型气道吸氧湿化器具有过滤的功能,能对湿化后的气体进行加热,能对电源进行保护,适合广泛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抢救及治疗手段,如果气管被切开,上呼吸道就完全丧失了吸入气体的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因为正常状态下气体通过上呼吸道,经鼻腔过滤及周围组织加温、加湿吸入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当人工气道建立后,人体天然屏障作用消失,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气道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功能下降,使痰液粘稠结痂,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因此,患者需要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持续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治疗,如果对人工气道的湿化程度不够,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就会形成痰痂,痰痂极易阻塞支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引起周围性呼吸困难,甚至引发窒息死亡。
[0003]现有的气道吸氧湿化器存在以下缺点:1、气道吸氧湿化器不具有过滤的功能;2、不能对湿化后的气体进行加热;3、不能对电源进行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包括壳体、底板和雾化仓,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输送管连接雾化仓,所述雾化仓内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雾化盘,所述雾化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内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固定座设置有UPS电源,且UPS电源的一侧通过定位板设置有电源保护器,所述壳体的底侧一端设置有输出管,所述壳体内壁一侧通过卡箍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侧通过输出孔连接分散管,所述分散管的下端通过陶瓷安装座安装有电加热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保护器的输出端与UPS电源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机、电加热板和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散管具体设置有三组,所述壳体顶侧一端设置有输氧管,且输氧管的一端部贯穿壳体连接连通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利用进液管将液体水通入雾化仓内,利用电磁阀调整液体水的进液速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液体水滴落在雾化盘上,开启电机带动雾化仓快速转动,利用雾化盘将液体雾化后下落,最终经输送管落入壳体内。
[0013]2.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利用输氧管将氧气输送到多组分散管内,并
且从分散管的微孔吹出,分散的氧气直接与雾化液接触,对氧气实现湿化的效果,开启电加热板对湿化的氧气进行加热,提高温度,提高吸氧的舒适性,减小对人体的刺激。
[0014]3.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开启控制阀便于将湿化的氧气从输出管排出,利用过滤网便于对输送的液体进行过滤,提高纯度,利用电源保护器可在UPS电源发生过压、欠压、缺相、错相等故障时通过继电器输出的形式给用户提供报警输出和保护电路动作输出的触点控制信号,起到报警和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雾化盘;2、进液管;3、电磁阀;4、雾化仓;5、电机;6、输送管;7、壳体;8、连通管;9、输氧管;10、分散管;11、电加热板;12、控制阀;13、输出管;14、过滤网;15、底板;16、电源保护器;17、UPS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包括壳体7、底板15和雾化仓4,所述壳体7的顶部通过输送管6连接雾化仓4,所述雾化仓4内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雾化盘1,所述雾化仓4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内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壳体7的一侧通过固定座设置有UPS电源17,且UPS电源17的一侧通过定位板设置有电源保护器16,所述壳体7的底侧一端设置有输出管13,所述壳体7内壁一侧通过卡箍设置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一侧通过输出孔连接分散管10,所述分散管10的下端通过陶瓷安装座安装有电加热板11。
[0021]其中,所述进液管2上设置有电磁阀3,所述输出管13上设置有控制阀12。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开启控制阀12便于将湿化的氧气从输出管13排出。
[0023]其中,所述电源保护器16的输出端与UPS电源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利用电源保护器16可在UPS电源17发生过压、欠压、缺相、错相等故障时通过继电器输出的形式给用户提供报警输出和保护电路动作输出的触点控制信号,起到报警和保护作用。
[0025]其中,所述UPS电源17的输出端与电机5、电加热板11和电磁阀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UPS电源17给电机5、电加热板11和电磁阀3供电使用。
[0027]其中,所述分散管10具体设置有三组,所述壳体7顶侧一端设置有输氧管9,且输氧管9的一端部贯穿壳体7连接连通管8。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工作时,利用进液管2将液体水通入雾化仓4内,利用电磁阀3调整液体水的进液速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液体水滴落在雾化盘1上,开启电机5带动雾化仓4快速转动,利用雾化盘1将液体雾化后下落,最终经输
送管6落入壳体7内,利用输氧管9将氧气输送到多组分散管10内,并且从分散管10的微孔吹出,分散的氧气直接与雾化液接触,对氧气实现湿化的效果,开启电加热板11对湿化的氧气进行加热,提高温度,提高吸氧的舒适性,减小对人体的刺激,开启控制阀12便于将湿化的氧气从输出管13排出,利用过滤网14便于对输送的液体进行过滤,提高纯度,利用电源保护器16可在UPS电源17发生过压、欠压、缺相、错相等故障时通过继电器输出的形式给用户提供报警输出和保护电路动作输出的触点控制信号,起到报警和保护作用。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包括壳体(7)、底板(15)和雾化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顶部通过输送管(6)连接雾化仓(4),所述雾化仓(4)内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雾化盘(1),所述雾化仓(4)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内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壳体(7)的一侧通过固定座设置有UPS电源(17),且UPS电源(17)的一侧通过定位板设置有电源保护器(16),所述壳体(7)的底侧一端设置有输出管(13),所述壳体(7)内壁一侧通过卡箍设置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一侧通过输出孔连接分散管(10),所述分散管(10)的下端通过陶瓷安装座安装有电加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清李富兰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