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气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2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气片,它包括暖气片本体,其具有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发热单元,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顶部设有出风口;第一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进风口处,用于净化进入进风口内的空气;激光发射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其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发射激光,且发射的激光位于发热单元的上方,用于在发热单元发热时干涉发热单元上方热空气中的微粒。该电暖气片空气净化效果好、散热速度快、取暖效果好。取暖效果好。取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暖气片


[0001]本技术涉及暖通设备
,具体讲是一种电暖气片。

技术介绍

[0002]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墙壁上或放置在地面上使用,也称取暖器,是一种取暖为主的取暖设备,主要在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区使用,具有给室内保暖的作用。现有技术的暖气片包括水暖暖气片和电暖暖气片,水暖暖气片是以热水为媒介利用散热模组散热取暖,而电暖暖气片则是以电热发热体如电加热管、PTC发热体通电发热经散热模组散热取暖。现有技术的电暖气片为了增加其使用功能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人们在电暖气片上增加了空气净化功能,空气加湿功能等。但现有技术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暖气片,其一般是在电暖气片的冷空气入口处安装空气净化模块,如空气净化发生器、紫外线消毒灯等。该空气净化模块净化从冷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净化后的空气与发热体及散热模组进行热量交换升温并由出风口流出,以达到在取暖的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该现有技术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暖气片,其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因电暖气片壳体内发热体及散热模组与周边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壳体内空气流动形成紊流,从而会带动空气内的粉尘颗粒上升并经出风口向外扩散,因此该现有技术的电暖气片其空气净化功能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再者,现有技术的电暖气片其散热模组的排列或分布不太合理,其一般是有一组沿发热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散热片或者有多组沿电暖气片高度方向整齐排列的散热片,使壳体内热交换空间较小,空气流通受阻,导致散热模组散热速度慢,取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效果好、散热速度快、取暖效果好的电暖气片。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暖气片:
[0005]它包括
[0006]暖气片本体,其具有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发热单元,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顶部设有出风口;
[0007]第一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进风口处,用于净化进入进风口内的空气;
[0008]激光发射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其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发射激光,且发射的激光位于发热单元的上方,用于在发热单元发热时干涉发热单元上方热空气中的微粒。
[0009]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第二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的第二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外壳内的出风口处,用于向空气中释放负氧离子。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下方的外壳内壁上连接一护网,所述的护网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阻挡经出风口掉落的物体进入发热单元。
[0011]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单元的顶部与出风口之间设有空间,所述的护网水平设置在
空间内且护网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内侧壁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单元包括多个沿暖气片本体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发热体,所述的发热体上设有沿发热体长度方向分布的散热片组;所述暖气片本体下部散热片组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暖气片本体上部散热片组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空气净化模块为紫外线消毒模块。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设形成所述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开形成所述的进风口,外壳的顶部可拆式连接一顶板,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顶板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后侧板上连接有用于将暖气片本体连接在墙壁上的连接件。
[001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电暖气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电暖气片在外壳内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空气净化模块,该第一空气净化模块可以是紫外线消毒灯、活性炭吸附网等,用于净化进入进风口内的空气;在发热单元加热的过程中,冷空气不断地从进风口进入,然后经发热单元热交换加热后经出风口向外扩散;由于激光发射模块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发射激光,且发射的激光位于发热单元的上方,激光的光束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也即光的波粒二象性,再加上激光光束的能量较强,所以热空气内飘动的粉尘或灰尘微粒遇到激光光束后其运动轨迹被改变或被干涉,从而使粉尘或灰尘微粒不会轻易随热空气从出风口向外扩散,从而减少了从出风口向外扩散的热空气中粉尘或灰尘微粒的含量,从而使空气净化效果好;再加上第二空气净化模块向空气中释放负氧离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暖气片的空气净化效果。另外,发热单元的顶部与出风口之间设置的空间,不仅提供护网的安装空间,而且可产生虹吸效应,使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在被发热单元加热升温后能快速经出风口向外扩散,从而使电暖气片散热速度快、取暖效果好;再者,暖气片本体下部散热片组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暖气片本体上部散热片组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这样充分利用外壳内部的空隙,使外壳内暖空气的流通性加强,进一步提高电暖气片的散热速度和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电暖气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电暖气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电暖气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电暖气片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所示:
[0022]1、暖气片本体,100、外壳,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前面板,104、后面板,105、前侧板,106、后侧板,107、顶板,108、连接件,2、第一空气净化模块,3、激光发射模块,4、第二空气净化模块,5、护网,6、空间,7、发热单元,700、发热体,701、散热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电暖气片,应用在普通家庭中,利用电能加热发热体700,然后通过散热片组701与空气热交换向室内供热。本实施例的电暖气片,其结构
包括暖气片本体1,其具有外壳100及设置在外壳100内的发热单元7,所述外壳100的底部设有进风口101,外壳100顶部设有出风口102;所述的外壳100包括前面板103、后面板104、前侧板105和后侧板106,所述的前面板103、后面板104、前侧板105和后侧板106围设形成所述的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的底部敞开形成所述的进风口101,外壳100的顶部可拆式连接一顶板107,所述的出风口102设置在顶板107上,顶板107一般活动卡接或螺丝连接在外壳100顶部。暖气片本体1的后侧板106上连接有用于将暖气片本体1连接在墙壁上的连接件108,该连接件108通过挂接或螺丝连接的方式与墙面固定。当然,该电暖气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且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空气净化模块2、第二空气净化模块4和激光发射模块3电性连接。
[0025]本技术一种电暖气片还包括第一空气净化模块2和第二空气净化模块4,第一空气净化模块2设置在外壳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01处,用于净化进入进风口10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暖气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暖气片本体,其具有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发热单元,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顶部设有出风口;第一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并位于进风口处,用于净化进入进风口内的空气;激光发射模块,设置在外壳内,其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发射激光,且发射的激光位于发热单元的上方,用于在发热单元发热时干涉发热单元上方热空气中的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气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的第二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外壳内的出风口处,用于向空气中释放负氧离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下方的外壳内壁上连接一护网,所述的护网沿发热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于阻挡经出风口掉落的物体进入发热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的顶部与出风口之间设有空间,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徐增
申请(专利权)人:瑞弗德宁波暖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