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51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8:59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包括:电除尘系统、水除尘系统。所述电除尘系统与外部排放装置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和水除尘系统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水除尘系统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包括:除尘腔。所述除尘腔一端为半圆弧面,另一端通过绝缘隔离板将除尘腔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内设有移动阴极板。所述绝缘隔离板在靠近半圆弧面的一端设有电控转动机构,所述电控转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电除尘进气管与外部排气装置连通,并设有阳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采用电除尘和水除尘的方式进行复合除尘,且可进行连续化电除尘和水除尘。且可进行连续化电除尘和水除尘。且可进行连续化电除尘和水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0003]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0004]粉尘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一种常见污染形式,现有的粉尘污染处理方式分为电除尘方式或水除尘方式。电除尘可除去能被赋予电荷的粉尘,但是对于绝缘性的粉尘缺乏处理能力,同时当阴极板或阳极板吸附的粉尘过多时,需要对阴极板或阳极板进行排尘,连续化除尘能力较差,影响除尘效率。水除尘方式可处理大部分粉尘,但是大部分粉尘一般不溶于水,很容易在处理液内形成堆积和富集,造成管道堵塞或不能完全有效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包括:电除尘系统、水除尘系统。所述电除尘系统与外部排放装置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和水除尘系统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水除尘系统与排气管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除尘系统包括:除尘腔。所述除尘腔一端为半圆弧面,另一端设有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将除尘腔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均沿绝缘隔离板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以上移动阴极板。所述移动阴极板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所述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远离半圆弧面的一端分别通过电除尘导气管与电除尘排气管连通。所述电除尘排气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绝缘隔离板在靠近半圆弧面的一端设有电控转动机构。所述电控转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除尘腔的半圆弧壁内壁面运动。所述除尘腔在半圆弧面上与绝缘隔离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电除尘进气管。所述电除尘进气管与外部排气装置连通,并在管道内沿电除尘进气管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以上相互不接触的阳极板。所述阳极板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除尘系统包括:水除尘腔、进水管、排水管。所述进水管、排水管与水循环系统连通,并在水除尘腔形成积液部分和气体部分。所述积液部分底端通过进气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气体部分顶端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靠近水除尘系统的一端与排气孔一一对应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阴极板包括:阴电极、阴极板、螺柱、阴极板震动腔。所述阴电
极为凹字形,其内凹面与阴极板相匹配且电连通。所述阴极板一侧内设有螺柱滑动腔,并在螺柱滑动腔一侧设有内螺纹固定螺套。所述阴极板震动腔内设有与阴极板相匹配的空腔,所述空腔在远离阴极板的一端设有网孔板。所述螺柱位于阴极板与网孔板之间,其一端与内螺纹固定螺套螺接,另一端与轴承的内环固定。所述阴极板震动腔内在靠近螺柱底端的部位设有驱动螺柱沿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轴承的外环与网孔板固定。所述阴极板震动腔侧壁设有凹字型夹片。所述凹字型夹片的凹槽与阴极板相匹配,其外壁与震动机的震动端接触。所述阴极板震动腔在网孔板下方设有除尘袋。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螺柱固定的第一锥齿轮。垂直于第一锥齿轮并于第一锥齿轮齿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轴处固定有长转轴。所述长转轴外套设有轴套,并穿过轴套和阴极板震动腔的腔壁,与驱动器的驱动端固定。所述轴套一端与阴极板震动腔的腔壁固定,其底端设有三角支撑板。所述三角支撑板底端与阴极板震动腔的腔壁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干燥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干燥器内设有内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剂腔和与干燥剂腔底端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排气管与干燥剂腔顶端连通。所述排气腔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干燥器排气管。
[0011]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12]1. 本技术同时采用电除尘和水除尘的方式进行复合除尘,除尘效果较好,除尘率高。
[0013]2. 本技术可进行连续化电除尘和水除尘,除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电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移动阴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除尘系统1、水除尘系统3。所述电除尘系统1与外部排放装置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1和水除尘系统3之间通过连接管2连通。所述水除尘系统3与排气管4连通。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电除尘系统1包括:除尘腔101。所述除尘腔101一端为半圆弧面,另一端设有绝缘隔离板105。所述绝缘隔离板105将除尘腔101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均沿绝缘隔离板105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或3块或其他必要数量的移动阴极板108。所述移动阴极板108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所述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远离半圆弧面的一端分别通过电除尘导气管109与电除尘排气管103连通。所述电除尘排气管103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绝缘隔离板105在靠近半圆弧面的一端设有电控转动
机构106。所述电控转动机构106上固定安装有隔离板107。所述隔离板107沿除尘腔101的半圆弧壁内壁面运动。所述除尘腔101在半圆弧面上与绝缘隔离板105对应位置处设有电除尘进气管102。所述电除尘进气管102与外部排气装置连通,并在管道内沿电除尘进气管102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或3块或其他必要数量的相互不接触的阳极板104。所述阳极板104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水除尘系统3包括:水除尘腔206、进水管204、排水管205。所述进水管204、排水管205与水循环系统连通,并在水除尘腔206形成积液部分202和气体部分203。所述积液部分202底端通过进气管201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气体部分203顶端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4靠近水除尘系统3的一端与排气孔一一对应连通。
[0023]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外部排气装置排出的尾气通过电除尘进气管102进入除尘腔101。此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控转动机构106带动隔离板107转动,使得电除尘进气管102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尾气中的粉尘在电除尘进气管102内被阳极板104赋予正电荷,尾气进入除尘腔101的一个腔室内时,被赋予正电荷的粉尘吸附在移动阴极板108上,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除尘系统(1)、水除尘系统(3);所述电除尘系统(1)与外部排放装置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1)和水除尘系统(3)之间通过连接管(2)连通;所述水除尘系统(3)与排气管(4)连通;所述电除尘系统(1)包括:除尘腔(101);所述除尘腔(101)一端为半圆弧面,另一端设有绝缘隔离板(105);所述绝缘隔离板(105)将除尘腔(101)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均沿绝缘隔离板(105)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以上移动阴极板(108);所述移动阴极板(108)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所述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远离半圆弧面的一端分别通过电除尘导气管(109)与电除尘排气管(103)连通;所述电除尘排气管(103)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绝缘隔离板(105)在靠近半圆弧面的一端设有电控转动机构(106);所述电控转动机构(106)上固定安装有隔离板(107);所述隔离板(107)沿除尘腔(101)的半圆弧壁内壁面运动;所述除尘腔(101)在半圆弧面上与绝缘隔离板(105)对应位置处设有电除尘进气管(102);所述电除尘进气管(102)与外部排气装置连通,并在管道内沿电除尘进气管(102)的截面方向设有2块以上相互不接触的阳极板(104);所述阳极板(104)上沿气流流动方向设有供气流通过的气孔;所述水除尘系统(3)包括:水除尘腔(206)、进水管(204)、排水管(205);所述进水管(204)、排水管(205)与水循环系统连通,并在水除尘腔(206)形成积液部分(202)和气体部分(203);所述积液部分(202)底端通过进气管(201)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气体部分(203)顶端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4)靠近水除尘系统(3)的一端与排气孔一一对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湿式电除尘超低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阴极板(108)包括:阴电极(1084)、阴极板(1081)、螺柱(1087)、阴极板震动腔(1085);所述阴电极(1084)为凹字形,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伟付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霁泓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