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37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包括一盖板、一传动轴、一导流口和一周边外板;所述导流口形成于所述周边外板中部;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并通过所述传动轴枢接于所述导流口内;所述导流口形状与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周边外板固定于一船体;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周边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船体配合;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呈流线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针对中小型、方形系数较小等侧推管口区域空间十分有限的船舶,占用空间小、对侧推推力影响小。对侧推推力影响小。对侧推推力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

技术介绍

[0002]侧推管口是船舶较大的阻力、噪声、气泡来源。在侧推管口安装盖板,是解决侧推管口增阻效应的有效途径。盖板按照侧推管口处的外板线型进行设计,使用侧推时开启,正常航行时锁闭。当盖板处于锁闭状态时,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区域外板线型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在侧推管口形成额外的阻力。此外,侧推管盖对降低水下辐射噪声、抑制气泡产生、保证船底设备正常工作也是有利的。
[0003]但侧推管口区域空间狭窄,同时侧推管盖与侧推存在相互作用,对侧推管盖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存在空间要求高、对侧推推力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4]侧推装置可显著改善船舶在靠离码头或低速航行时的操纵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但是,由于船体外板表面存在侧推管开口,在正常航行状态下,将对船舶阻力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首侧推管口造成的阻力增值可达裸船体阻力的1.4%~3.1%。对首侧推管口区域线型变化较大的船舶而言,管口的增阻效应更加明显。以2 400TEU内贸集装箱船为例,经模型试验验证,首侧推管口造成的阻力增值约3.7%,将使船舶航速降低约0.1kn。这对船舶性能而言是不能忽略的损失;从长期来看,将为船东增加巨额的燃料成本。
[0005]在侧推管口安装盖板,是解决侧推管口增阻效应的有效途径。盖板按照侧推管口处的外板线型进行设计,使用侧推时开启,正常航行时锁闭。当盖板处于锁闭状态时,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区域外板线型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在侧推管口形成额外的阻力。此外,侧推管盖对降低水下辐射噪声、抑制气泡产生、保证船底设备正常工作也是有利的。
[0006]现有的侧推管盖专利产品主要包括栅板多叶式(CN210191789U)、双扇翻转式(CN108725725B)和内收式(CN204979141U)。栅板多叶式侧推管盖采用类似于百叶窗式构造,叶面为单板结构,由轴传动。双扇翻转式采用双扇盖板构造,盖板为双面翼型结构,由水平轴传动。内收式采用带臂盖板结构,打开时收存入侧推管顶部的腔体中。
[0007]现有技术的侧推管盖主要存在以下优缺点:
[0008]1、栅板多叶式的叶片受力小,占用空间较小,可应用于中小型或方形系数较小的船舶,但难以用于侧推管口线型曲面复杂的船舶,传动机构复杂,叶片数多,对侧推推力的影响较大。
[0009]2、双扇翻转式侧推管盖传动机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线型匹配,但需要对侧推管进行扩孔,占用空间较大,对船体结构改动较大,对侧推推力的影响也较大,目前仅用于方形系数较大的大中型船舶。
[0010]3、内收式侧推管盖对侧推推力的影响是三者中最小的,线型匹配性好,但传动、锁紧机构复杂,对空间的需求是三者中最大的,目前也仅应用于方形系数较大的大中型船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针对中小型、方形系数较小等侧推管口区域空间十分有限的船舶,占用空间小、对侧推推力影响小。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包括一盖板、一传动轴、一导流口和一周边外板;所述导流口形成于所述周边外板中部;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并通过所述传动轴枢接于所述导流口内;所述导流口形状与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周边外板固定于一船体;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周边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船体配合;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呈流线型。
[0013]优选地,还包括一传动臂和一液压油缸,所述传动轴一端伸入所述船体内并与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枢接;所述液压油缸固定于所述船体内。
[0014]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船体的连接部安装有一密封轴承。
[0015]优选地,还包括一锁紧装置;所述传动臂开设有与所述锁紧装置配合的两锁紧孔;所述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臂旁。
[0016]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锁紧销和一锁紧油缸,所述锁紧销与所述锁紧油缸传动连接;所述锁紧销与所述锁紧孔配合。
[0017]优选地,所述传动轴沿所述周边外板的流线方向布设。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同时满足了安装空间需求小和对侧推推力影响小两项主要技术指标,为中小型、小方形系数船舶安装侧推管盖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0020]2、盖板、传动轴、导流口和周边外板形成模块化结构,安装时,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0021]3、传动轴沿所述周边外板的流线方向布设,可减小盖板打开状态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盖板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盖板、液压油缸和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根据附图图1~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功能、特点。
[0026]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包括一盖板1、一传动轴2、一导流口3和一周边外板4;导流口3形成于周边外板4中部;盖板1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传动轴2上并通过传动轴2枢接于导流口3内;导流口3形状与盖板1配合;周边外板4固定于一船体;盖板1的外表面和周边外板4的外表面与船体配合;盖板1的内表面呈流线型。
[0027]还包括一传动臂5和一液压油缸6,传动轴2一端伸入船体内并与传动臂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臂5的第二端与液压油缸6的伸缩杆枢接;液压油缸6固定于船体内。
[0028]传动轴2与船体的连接部安装有一密封轴承。
[0029]还包括一锁紧装置7;传动臂5开设有与锁紧装置7配合的两锁紧孔;锁紧装置7设置于传动臂5旁。
[0030]锁紧装置7包括两锁紧销和一锁紧油缸,锁紧销与锁紧油缸传动连接;锁紧销与锁紧孔配合。
[0031]传动轴2沿周边外板4的流线方向布设。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1)盖板1采用单扇翻转式构造;2)盖板1为双面翼型构造,外表面与船体外板线型保持一致,内表面为流线型;3)盖板1关闭时,收存在侧推管口的导流口3处;4)盖板1由传动轴2传动,盖板1与传动轴2之间采用螺栓可拆连接,传动轴2的安装方向与周边外板4的流线方向一致,以减小盖板1打开状态的阻力;5)船体内部的驱动、传动机构均按照传动轴2的方向进行布置,极大减小了对横向空间的需求;6)传动轴2通过传动臂5与液压油缸6连接,由油缸驱动;7)传动轴2穿出船体处设置密封轴承;8)传动臂5上设置锁紧孔,盖板1在打开及关闭状态均通过自动锁紧油缸进行锁紧;9)盖板1与周边外板4、导流口3形成一个装置模块,在实船建造时进行模块化安装,驱动和锁紧组件在模块安装后进行现场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板、一传动轴、一导流口和一周边外板;所述导流口形成于所述周边外板中部;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并通过所述传动轴枢接于所述导流口内;所述导流口形状与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周边外板固定于一船体;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周边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船体配合;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呈流线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扇翻转式侧推管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臂和一液压油缸,所述传动轴一端伸入所述船体内并与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枢接;所述液压油缸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剑刚黎峰刘向冬陆毅倪银钢谢立新沈威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