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37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中,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加快组培苗根、茎、叶的强健生长,使组培苗更快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显著提高组培苗株高和株茎,组培苗成活率达95%以上。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组织培养技术对于抢救性保存重要种质,快速扩繁珍贵植物品种,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存、挖掘、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0003]然而,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组培苗生长在高湿、低透气性、弱光照、恒温、充足养分的条件下,这样的生长环境条件形成了组培苗根、茎、叶特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脱离这种环境,进行炼苗移栽,极容易失水发生萎焉,或是染病等导致死亡。如何在炼苗移栽过程中,提高炼苗成活率,成为组织培养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组培苗抗逆性,增强光合作用,显著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0006]优选的,所述叶面喷施处理包括两次叶面喷施所述海藻素。
[0007]优选的,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前,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中,在所述移栽后第3d进行第一次叶面喷施,在所述移栽后第10d进行第二次叶面喷施。
[0008]优选的,进行所述移栽时,移栽的空气湿度为70~80%,温度为25~30℃。
[0009]优选的,所述炼苗基质为包括珍珠岩、蛭石和腐殖酸的混合物,所述珍珠岩、蛭石和腐殖酸的质量比为1:1:0.5。
[0010]优选的,所述组培苗包括樱桃番茄组培苗、辣椒组培苗或黄瓜组培苗。
[0011]优选的,将所述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前,还包括闭瓶炼苗处理,得到组培苗。
[0012]所述闭瓶炼苗处理的时间为7d,遮阴度为50%~70%,温度为25~30℃。
[0013]优选的,得到组培苗后,还包括使用0.1wt.%多菌灵溶液对所述组培苗进行消毒。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本专利技术使用0.1wt.%海藻素处理组培苗,海藻素含有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素和矿质元素、螯合金属离子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激动素、海藻多糖,促使植物细胞快速分裂、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抗逆性;并且海藻素中含有藻红素和藻蓝素,能够吸收绿光和橙黄光,将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提高组培苗光合作用效率,有效的促进芽的分化,加快了组培苗根、茎、叶的强健生长,使组培苗更快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显著的提高了组培苗的炼苗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组培苗成活率达95%以上,易于推广,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中,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0016]本专利技术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本专利技术进行移栽时,所述移栽的湿度优选为75%;所述移栽的温度优选为25~30℃,进一步优选为26~28℃;本专利技术所述炼苗基质优选为包括珍珠岩、蛭石和腐殖酸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珍珠岩、蛭石和腐殖酸的质量比为1:1:0.5。本专利技术优选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后,逐渐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直至产生新叶,从而提高组培苗的适应性,提高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对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强度的速率,湿度和光照强度没有严格要求,满足组培苗正常生长即可。
[0017]移栽组培苗前,本专利技术优选为株高4.5~6cm,进一步优选为5~5.5cm,根系发育良好的试管苗进行闭瓶炼苗处理,所述试管苗生长健壮,经闭瓶处理后成活率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温室或遮阳网室内进行闭瓶炼苗处理;所述闭瓶炼苗处理的时间优选为7d;所述闭瓶炼苗处理的遮阴度优选为50%~70%,进一步优选为55%~65%;所述闭瓶炼苗处理的温度优选为25~30℃,进一步优选为26~28℃;所述闭瓶炼苗处理的光照强度优选为2000~4000lx,进一步优选为2500~3500lx。本专利技术进行光照时,优选使用自然光。
[0018]本专利技术对闭瓶处理时使用的培养基没有严格要求,优选使用1/2MS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1/2MS培养基中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具体的,每升1/2MS培养基中,包括硝酸钾475mg,硝酸铵412.5mg,磷酸二氢钾42.5mg,硫酸镁92.5mg,氯化钙110mg,碘化钾0.83mg,硼酸6.2mg,硫酸锰22.3mg,硫酸锌8.6mg,钼酸钠0.25mg,硫酸铜0.025mg,氯化钴0.025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3mg,硫酸亚铁27.8mg,肌醇100mg,甘氨酸2.0mg,盐酸硫胺素0.1mg,盐酸吡哆醇0.5mg,烟酸0.5mg和IBA 0.05mg。
[0020]闭瓶处理结束,本专利技术优选移出长势一致的试管苗,清洗残留的培养基,得闭瓶处理的试管苗,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培苗。本专利技术选择长势一致的试管苗满足植株健康、叶片数量、大小基本一致;株高、株径相同即可。
[0021]本专利技术移出试管苗后,移栽前,保证遮阴度50%~90%,能够减少蒸腾作用,使试管苗慢慢适应移栽后的环境,提高炼苗成活率。
[0022]得组培苗后,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0.1%多菌灵溶液对所述组培苗进行消毒。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毒的方式优选为蘸根。本专利技术所述蘸根的时间优选为1~2min。本专利技术使用0.1%多菌灵溶液对所述组培苗进行消毒不会对组培苗根系造成影响,能够彻底清洗残留的培养基,避免移栽后组培苗污染。
[0023]消毒完成后,本专利技术移栽所述组培苗,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本专利技术所述叶面喷施处理优选包括两次叶面喷施,进一步优选为移栽组培苗后的第3d进行第一次叶面喷施,移栽组培苗后的第10d进行第二次叶面喷施。本专利技术对海藻素的来源没有要求,可以直接购买或者从海藻中提取。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使用的海藻素购买自广州申晶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液态海藻提取物(海藻酸含量≥20g/L)。
[0024]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组培苗的种类并没有特殊限定,实施例中以樱桃番茄组培苗、辣椒组培苗和黄瓜组培苗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能仅将其认定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
的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6]实施例1以组织培养的健壮樱桃番茄植株作为实验材料,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处理:(1)选取株高5cm,根系发育良好的同批次樱桃番茄组培苗,放置在培养瓶中,将培养瓶移到温室中进行闭瓶练苗7天,遮阴度宜为50%~70%,温度不高于25℃。闭瓶炼苗结束后,用长镊子将100株长势一致的组培苗从琼脂培养基中小心取出,彻底清洗干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0.1wt.%海藻素对所述组培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喷施处理包括两次叶面喷施所述海藻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前,将组培苗移栽至炼苗基质中,在所述移栽后第3d进行第一次叶面喷施,在所述移栽后第10d进行第二次叶面喷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移栽时,移栽的空气湿度为70~80%,温度为25~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琳李金育武玉芬魏美甜韩宇睿郭建秋李晓杰王雪张娜杨浩东理查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