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沥青技术

技术编号:31092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沥青,属于沥青再生领域。沥青再生剂包括如下质量配比的组分:饱和烃25~40%、芳香烃30~50%、胶质13~25%、沥青质2~8%。再生剂制备方法:通过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中得到的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按比例混合。原料油采用环烷基原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老化沥青的老化机理分析,采用含蜡量低,含环烷烃、芳香烃、胶质含量高的原料油,经过常减压装置,得到沥青四组分含量不同的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通过按比例对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混合,使混合后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具有与老化沥青性能互补的特性,使用时加入老化沥青中,防止路面开裂,延长路面使用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沥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再生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沥青。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路面形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受环境影响沥青会逐渐老化,路面上沥青材料发生老化后使得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降低,出现隆起、坑洼或裂痕的现象。由于沥青老化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所以沥青老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0003]从沥青组分和胶体结构变化来分析沥青的老化机理,发现沥青老化的本质是组分的定向迁移,具体为较小分子量的组分向大分子量的组分迁移转化,最终导致比例失调,性质裂化。如沥青组分中的芳香分分子量最小,极易挥发,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不饱和键,因此性质不稳定,化学性质易发生变化,逐步向胶质迁移、转化。胶质和沥青质则因各自特殊的结构会在光、热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明显的性质、结构变化和转化,即胶质向沥青质转化,沥青质转化为相对更大分子量的成分。因此,沥青的老化过程,即为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的单向转化过程,使沥青中的轻组分减少,而沥青质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沥青质性能逐步裂化。
[0004]本申请就是在分析上述沥青老化机理基础上,创设的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沥青,使其具有与老化沥青性能互补的软化点低、胶质和芳香烃含量高且抗低温性能好的特点,以增加老化沥青的粘合性、柔韧性、低温弹性和延伸性能,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防止路面开裂,延长路面使用时间,解决旧路面沥青废弃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新资源不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使其具有与老化沥青性能互补的软化点低、胶质和芳香烃含量高且抗低温性能好的特点,以增加老化沥青的粘合性、柔韧性、低温弹性和延伸性能,防止路面开裂,延长路面使用时间,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克服现有的路面沥青的不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包括如下质量配比的组分:饱和烃25%~40%、芳香烃30%~50%、胶质13%~25%、沥青质2%~8%。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剂的制备方法为:通过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中得到的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按比例混合得到,其中,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为:减三线油25%~33%,减四线油10%~20%,减底渣油45%~60%。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油采用环烷基原油。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中的生产过程包括:电脱盐、初馏塔、馏出
石脑油后,初底油分四路进入常压炉、常压塔,馏出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后,常底油进入减压炉、减压塔,馏出减顶油、减一线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剩余为减底渣油。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常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60~365℃,塔顶压力为0.008Mpa,减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70~380℃,塔顶压力为

96.6Kpa,减一线油的馏出温度为108~118℃,减二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45~255℃,减三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95~305℃,减四线油的馏出温度为350~360℃。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是根据对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中的四组分含量、60℃运动黏度、闪点、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低温柔性或TFOT后指标检测分析后得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含蜡量低,含环烷烃、芳香烃、胶质含量高的原料油;(2)所述原料油进入常减压装置,依次经过电脱盐,初馏塔,馏出石脑油后,初底油分四路进入常压炉、常压塔,馏出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后,常底油进入减压炉、减压塔,馏出减顶油、减一线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剩余为减底渣油;(3)根据得到的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中四组分含量、60℃运动黏度、闪点、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低温柔性或TFOT后指标检测分析,得出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使混合后的所述防裂沥青再生剂中包括如下质量配比的组分:饱和烃25%~40%、芳香烃30%~50%、胶质13%~25%、沥青质2%~8%。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原料油采用环烷基原油;所述步骤(2)中常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60~365℃,塔顶压力为0.008Mpa,减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70~380℃,塔顶压力为

96.6Kpa,常一线油的馏出温度为175~185℃,常二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50~260℃,常三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95~305℃,减一线油的馏出温度为108~118℃,减二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45~255℃,减三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95~305℃,减四线油的馏出温度为350~360℃。
[0014]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为:减三线油25%~33%,减四线油10%~20%,减底渣油45%~6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所述再生沥青由上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混合而成。
[0016]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老化沥青的老化机理分析,采用含蜡量低,含环烷烃、芳香烃、胶质含量高的原料油,经过常减压装置,得到含沥青四组分含量不同的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然后根据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中四组分含量、60℃运动黏度、闪点、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低温柔性或TFOT后指标检测分析,得出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使混合后的防裂沥青再生剂中包括25%~40%质量配比的饱和烃、30%~50%质量配比的芳香烃、13%~25%质量配比的胶质和2%~8%质量配比的沥青质,得到的该防裂沥青再生剂具有与老化沥青性能互补的软化点低、胶质和芳香烃含量高且抗低温性能好的特点,以增加老化沥青的粘合性、柔韧性、低温弹性和延伸性能,防止路面开裂,延长路面使用时间,解决旧路面沥青废弃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新资源不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
破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18]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产制备防裂沥青再生剂的常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环烷基原油得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的色谱图。
[0021]图3是中间基原油得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沥青的化学组分和沥青的物理性质与路用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配比的组分:饱和烃25%~40%、芳香烃30%~50%、胶质13%~25%、沥青质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剂的制备方法为:通过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中得到的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按比例混合得到,其中,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为:减三线油
ꢀꢀꢀꢀ
25%~33%减四线油
ꢀꢀꢀꢀ
10%~20%减底渣油
ꢀꢀꢀꢀ
45%~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采用环烷基原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中的生产过程包括:电脱盐、初馏塔、馏出石脑油后,初底油分四路进入常压炉、常压塔,馏出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后,常底油进入减压炉、减压塔,馏出减顶油、减一线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剩余为减底渣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在常减压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常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60~365℃,塔顶压力为0.008Mpa,减压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70~380℃,塔顶压力为

96.6Kpa,减一线油的馏出温度为108~118℃,减二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45~255℃,减三线油的馏出温度为295~305℃,减四线油的馏出温度为350~3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裂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的混合比例是根据对所述减三线油、减四线油和减底渣油中的四组分含量、60℃运动黏度、闪点、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低温柔性或TFOT后指标检测分析后得到。7.一种防裂沥青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柏杨刘国东刘增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