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变压器,其包括:初级线圈架(1),在该初级线圈架(1)中,在卷筒部(4)的外周,缠绕有初级线圈(3),并且在上述卷筒部(4)的下部,设置有具有多个管脚(11)的端子座(8);次级线圈架(2),在该次级线圈架(2)中,缠绕有上述初级线圈架(1)的所述初级线圈(3)的卷筒部(4)部分被接纳于该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7)内,并且该次级线圈架(2)设置于上述端子座(8)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次级线圈架(2)的所述卷筒部(17)的外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凸缘(18),在这些凸缘(18)的外周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次级线圈引出线搭接用的搭接槽(18a),可选择具有上述搭接槽(18a)的多个凸缘(18),缠绕次级线圈(19)。(*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变压器(スイツチンゲトランス),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比如TV中的开关变压器。
技术介绍
开关变压器包括有各种类型。目前,如果从构造上对一般使用的开关变压器进行分类,包括有边缘绝缘胶带(マ一ジンタイプ)型,树脂封装型,线圈的电线采用3层电线的3层电线型,将线圈分为多个,具有多个凸缘(フランジ)的所谓的多凸缘型等。这些类型均具有优点和缺点。比如,边缘绝缘胶带型的开关变压器必须要求采用绝缘胶带类材料,并且要进行将绝缘胶带缠绕于线圈架的两端的作业。另外,树脂封装型的开关变压器要求进行模制的工序。此外,对于3层电线型的开关变压器,工作电路被限定。还有,在过去的多凸缘型的开关变压器中,由于变为将初级、次级线圈交替地缠绕,具有间隔,所以线圈较大。另外,这些各种的开关变压器,除了边缘绝缘胶带型以外,在使用时,必须获得与电路的匹配,故难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流变压器,其线圈的作业性良好,并且容易获取与电路的匹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该方案包括初级线圈架(1),该初级线圈架(1)中,在卷筒部(4)的外周,缠绕有初级线圈(3),并且在上述卷筒部(4)的下部,设置有具有多个管脚(11)的端子座(8);次级线圈架(2),在该次级线圈架(2)中,被上述初级线圈架(1)的所述初级线圈(3)缠绕的卷筒部(4)的部分被收容于卷筒部(17)内,并且该次级线圈架(2)设置于上述端子座(8)上,在上述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7)的外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凸缘(18),在这些凸缘(18)的外周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形成多个次级线圈引出线搭接用的搭接槽(18a),可选择具有上述搭接槽(18a)的多个凸缘(18),缠绕次级线圈(19)。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初级线圈架与次级线圈架组合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缠绕有初级线圈的初级线圈架装配到次级线圈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表示在装配有初级线圈架的次级线圈架的外周,缠绕次级线圈的实例;图4表示另一缠绕实例;图5表示再一缠绕实例;图6表示装配有铁芯的完成实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线圈架结构采用由初级线圈架1,以及把该初级线圈架1收容于次级线圈架2内部形成的双组件结构。另外,外侧的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7的外周,以适当间距形成有多个凸缘18,作为所谓的多凸缘型的开关变压器,其结构特征在于在这些凸缘18上的适合位置,形成有多个搭接槽18a,以便能够搭接次级线圈19的引出线。其原因在于可通过凸缘,将次级线圈的绕组进行定位,并且可通过选择凸缘间隔,容易调整绕组宽度,即可容易进行电压调整等,并可容易获得与电路的匹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架的基本结构的说明图。图2为表示装配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在次级线圈架上缠绕次级线圈的步骤实例。首先,在图1和图2中,标号1表示初级线圈架。该初级线圈架1呈中空状,EE型,或ER型等的适合形状的如铁氧体芯体那样铁芯的中间脚可插入其内部,并且具有在其外周缠绕有初级线圈3的中空圆筒状的卷筒部4。在该卷筒部4的顶部,形成有基本呈圆板形的凸缘5。在该凸缘5的上面,形成有定位在次级线圈架2的上部形成的凸缘7用的突部6。另外,在该卷筒部4的下方,形成端子座8。端子座8在卷筒部4的下方朝水平方向外侧伸出,在两侧的外端部,分别形成有厚度较大的端子部9,10。在各端子部9,10的外侧下面,分别以适当间距插设有适合数量的管脚11。在插设于内侧的各管脚11之间的适当位置,在端子部9的外端面上,从上向下,沿纵向形成导向槽12,该导向槽12用于将初级线圈3的引出线(图示省略)送向规定的管脚11侧。另外,在各端子9,10的背面9a,10a之间,形成切口13,该切口13用于对铁芯的两个脚(参照图6)进行导向、收纳。此外,铁芯的两个脚呈与该切口形状等相对应的形状。此外,在其中一个端子座9的上面9b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有突部9c,9d,该突部9c,9d用于将次级线圈架2中的较大厚度部14定位、安装。换言之,在分别形成于两端部的突部9c,9d之间,形成有凹部9e,该凹部19e的宽度与次级线圈架2的较大厚度部14的宽度相等,次级线圈架2中的较大厚度部14设置于此处。在对次级线圈架2的结构进行说明时,将对此进行具体描述。在另一端子座10上,形成有卡合部16,该卡合部16可与其下部基本呈L字形的次级线圈架2中的卡合部15相卡合。上述次级线圈架2具有中空圆筒状的卷筒部17。在该卷筒部17的上部,形成有圆形的凸缘7,在该凸缘7的上面中间部,形成有孔7a,该孔7a用于使铁芯的中间脚穿过,该孔7a与初级线圈架1的卷筒部4内的中空部相连通。另外,在凸缘7的上面的孔7a的两侧,形成有一对突部7b,7c,该对突部7b,7c将铁芯定位。此外,在凸缘7上,形成有切口7d,其用于指示凸缘7的朝向。还有,在次级线圈2的卷筒部17的外周,沿长度方向,以适当间隔,按照从下方起的顺序,形成有比如,第1~第3的多个凸缘18,形成所谓的多凸缘型的开关变压器。该凸缘18的个数不限于图示实例。在凸缘18中的其中一个端子座9一侧的外周部,沿周向形成有多个搭接槽18a,该搭接槽18a用于将缠绕于卷筒部17上的次级线圈19(参照图4~6)的搭接线导向其它的部分,形成多个搭接槽18a的目的在于在将搭接线搭接出时,可选择最适合位置的搭接槽18a。在其它的凸缘18上,同样也形成搭接槽18a。再有,在图2中仅仅示出凸缘18中的搭接槽18a形成于初级线圈架1中的其中一个端子座9一侧,但是其也可形成于相反侧,即,初级线圈架1的另一端子座10一侧。在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7的最下部,形成有基本呈矩形的凸缘20,上述较大厚度部14形成于该凸缘20的其中一个端部的下侧,在该较大厚度部14上,形成导向槽21。该导向槽21与初级线圈架的其中一个端子部9一侧的导向槽12相对应形成。此外,在该较大厚度部14的其中一个侧面14a上,形成与初级线圈架1相组合时的定位用的突部14b。即,该较大厚度部14位于端子座8的凹部9e间,并且突部14b位于在初级线圈架1的端子座8上形成的其中一个突部9c上,上述较大厚度部14的底面以微小的间隙g,设置于端子部9的上面(参照图1)。次级线圈架2的下方的凸缘20的另一端部如图1,图6等所示,放置于初级线圈架1的另一端子部10一侧的顶面上。此外,在上述凸缘20的侧部,形成配置铁芯的两脚用的切口22。在组装时,将缠绕有初级线圈3的初级线圈架1的卷筒部4部分插入到次级线圈架2的中空部内。在此场合,如图1所示,初级线圈架1的突部6与次级线圈架2的凸缘7的内面凹部相卡合。另外,图2所示的次级线圈架2的突部14b位于初级线圈架1侧的台阶状的突部9c上,此外,次级线圈架2的卡合部15中的被折曲的前端部分位于初级线圈架1侧的突部16的下侧,被卡合。并且,将次级线圈19缠绕于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7的外周上。下面参照图3~图6,对在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19上缠绕次级线圈19的实例进行说明。首先,图3表示下述实例,在该实例中,从次级线圈2的卷筒部17的下方,向上方,在各凸缘18间的全部的节段上,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变压器,其包括初级线圈架(1),在该初级线圈架(1)中,在卷筒部(4)的外周,缠绕有初级线圈(3),并且在上述卷筒部(4)的下部,设置有具有多个管脚(11)的端子座(8);次级线圈架(2),在该次级线圈架(2)中,缠绕有上述初级线圈架(1)的所述初级线圈(3)的卷筒部(4)部分被接纳于该次级线圈架(2)的卷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修,宫下贵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