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00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支架和竖向承托板,所述加工设备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承托板,所述竖向承托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拿捏杆,且拿捏杆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在竖向承托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现有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可以达到对玻璃瓶盖的移取的作用,并且改进后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可以通过调节作用,达到对不同尺寸玻璃瓶盖的移取,这样可通过一部设备实现不同尺寸玻璃瓶盖的移取,同时,生产时也可以避免生产多种类型的玻璃瓶盖移取设备,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瓶盖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瓶装水的普及,瓶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瓶盖的加工工序中,需要对瓶盖进行拿取以放置于指定位置,然而,现有的瓶盖都是手工拿取,很是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饮料瓶盖加工装置进行对盖子的拿取,将盖子沿着导轨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加工,此过程由气缸和导轨自动工作,降低了公司的用人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现有该装置中拿取爪无法实现调节,这样该设备只能适用于同一尺寸的瓶盖,从而使得设备的使用范围较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支架和竖向承托板,所述加工设备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承托板,所述竖向承托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拿捏杆,且拿捏杆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在竖向承托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滑块和第一支撑通孔,所述支撑滑块固定套设在拿捏杆外,且支撑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通孔内,所述第一支撑通孔开设在竖向承托板上,所述支撑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动复位组件,且推动复位组件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滑块的下端面上铰接有推拉连接杆,且推拉连接杆的自由端铰接在竖向滑动板的侧壁上,所述竖向滑动板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滑槽内,且第一移动滑槽开设在竖向承托板上,所述竖向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板,且横向连接板上固定插接有驱动气缸臂,所述驱动气缸臂与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气缸固定插接在加工设备支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复位组件包括推动复位杆、推动复位筒和推动复位弹簧,所述推动复位杆活动插接在推动复位筒内,所述推动复位弹簧缠绕连接在推动复位杆外,且推动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推动复位杆的侧壁上和推动复位筒的外侧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托板上设置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的设置,用于拿捏杆调节时尺寸的准确快速的读取。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滑槽和第二支撑通孔,所述第二移动滑槽和第二支撑通孔均开设在竖向承托板上,且第二支撑通孔用于第二移动滑槽和第一支撑通
孔的连通,所述第二移动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横向移动板,且横向移动板与支撑滑块相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侧壁镶嵌有测量标尺,且测量标尺的侧壁设置有测量指针,所述测量指针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上端面上,且固定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竖向承托板的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托板上设置有位置锁定机构,位置锁定机构的设置,用于横向移动板的锁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位置锁定机构包括U型支撑板和第三支撑通孔,所述U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竖向承托板的上端面上,且U型支撑板罩设在第二移动滑槽外,所述第三支撑通孔开设在U型支撑板上,且第三支撑通孔内活动插接有限位锁定杆,所述限位锁定杆外缠绕连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锁定杆的侧壁上和U型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限位锁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盘,且磁铁盘的正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杆,且横向固定杆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竖向固定杆,所述竖向固定杆固定设置在U型支撑板上,所述限位锁定杆活动插接在限位锁定槽内,且限位锁定槽开设在横向移动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垫。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锁定槽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锁定槽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锁定槽之间存在有间隙,且间隙的距离小于0.1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磁铁盘的直径大于第三支撑通孔的孔径。
[0017](3)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现有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可以达到对玻璃瓶盖的移取的作用,并且改进后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可以通过调节作用,达到对不同尺寸玻璃瓶盖的移取,这样可通过一部设备实现不同尺寸玻璃瓶盖的移取,同时,生产时也可以避免生产多种类型的玻璃瓶盖移取设备,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增设了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设置可对两个拿捏杆实现调节,这样两个拿捏杆之间距离的改变,可通过两个拿捏杆对不同尺寸的玻璃瓶盖进行移取,并且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可以达到简单高效的作用,这样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20]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测量机构,测量机构的设置,可达到快速读取尺寸数据的作用,具体地,在驱动机构驱动拿捏杆运动的过程中,可同步确保测量机构发生运动,测量机构的运动,可快速读取到两个拿捏杆的之间距离大小,这样在对不同尺寸的玻璃瓶盖进行移取时,能够达到快速高效率的工作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增设了位置锁定机构,位置锁定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对横向移动板的锁定,具体地,位置锁定机构通过对横向移动板的锁定,可以对拿捏杆的当前位置起到锁定的作用,这样可以防止在移取玻璃瓶盖时拿捏杆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图4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图4中C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如下:
[0029]加工设备支架1、竖向承托板2、拿捏杆3、驱动机构4、支撑滑块41、第一支撑通孔42、推动复位组件43、推动复位杆431、推动复位筒432、推动复位弹簧433、推拉连接杆44、第一移动滑槽45、竖向滑动板46、横向连接板47、驱动气缸臂48、驱动气缸49、测量机构5、第二移动滑槽51、第二支撑通孔52、横向移动板53、测量标尺54、测量指针55、固定支撑板56、位置锁定机构6、U型支撑板61、第三支撑通孔62、限位锁定杆63、支撑弹簧64、磁铁盘65、电磁铁66、横向固定杆67、竖向固定杆68、限位锁定槽6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

6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支架1和竖向承托板2,加工设备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承托板2,竖向承托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拿捏杆3,且拿捏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支架(1)和竖向承托板(2),所述加工设备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承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托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拿捏杆(3),且拿捏杆(3)通过驱动机构(4)连接在竖向承托板(2)上,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支撑滑块(41)和第一支撑通孔(42),所述支撑滑块(41)固定套设在拿捏杆(3)外,且支撑滑块(41)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通孔(42)内,所述第一支撑通孔(42)开设在竖向承托板(2)上,所述支撑滑块(4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动复位组件(43),且推动复位组件(4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42)的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块(41)的下端面上铰接有推拉连接杆(44),且推拉连接杆(44)的自由端铰接在竖向滑动板(46)的侧壁上,所述竖向滑动板(46)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滑槽(45)内,且第一移动滑槽(45)开设在竖向承托板(2)上,所述竖向滑动板(4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板(47),且横向连接板(47)上固定插接有驱动气缸臂(48),所述驱动气缸臂(48)与驱动气缸(49)的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气缸(49)固定插接在加工设备支架(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复位组件(43)包括推动复位杆(431)、推动复位筒(432)和推动复位弹簧(433),所述推动复位杆(431)活动插接在推动复位筒(432)内,所述推动复位弹簧(433)缠绕连接在推动复位杆(431)外,且推动复位弹簧(4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推动复位杆(431)的侧壁上和推动复位筒(432)的外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托板(2)上设置有测量机构(5),测量机构(5)的设置,用于拿捏杆(3)调节时尺寸的准确快速的读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瓶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5)包括第二移动滑槽(51)和第二支撑通孔(52),所述第二移动滑槽(51)和第二支撑通孔(52)均开设在竖向承托板(2)上,且第二支撑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曼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峰众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