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0867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基板集成有NFC天线,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驱动IC和扇出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IC向显示区的数据线上输出的数据信号的谐波中至少第一频率的谐波滤除,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最接近所述NFC天线的通信频率的谐波的频率。通过在显示基板的扇出区和/或驱动IC区设置滤波电路,能够将驱动IC向显示区的数据线上输出的数据信号的谐波中最接近NFC天线的通信频率的谐波滤除,有效降低由于NFC天线与源漏线的布线带来的耦合影响,从而提高了NFC信号的传输精度。的传输精度。的传输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该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都开始附带NFC功能,用户通过将具备NFC功能的移动终端靠近对方设备,两设备之间就会自动建立通讯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0003]为了小型化,在一种已知的结构中,NFC天线可以设置在上述电子产品的显示基板中,然而,这样的话,NFC天线与显示基板中各种信号线(例如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太近,会带来耦合的问题。而NFC IC的接收端需要对接收信号毫伏级的幅值变化进行区分,如果显示部分信号耦合过来的频率与载波频率相近,将严重干扰NFC信号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集成NFC天线的显示基板、智能家居设备及制作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集成有NFC天线,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06]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驱动IC和扇出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IC向显示区的数据线上输出的数据信号的谐波中至少第一频率的谐波滤除,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最接近所述NFC天线的通信频率的谐波的频率。
[000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NFC天线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与栅线和/或数据线同层的部分。
[000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为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被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频率。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扇出区,包括:
[0010]第一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第二端电连接显示区的数据线;
[0011]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驱动IC中,包括:
[0013]第二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扇出区的数据线;
[0014]第二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器电路包括:
[0016]位于所述扇出区中的扇出区单元,包括:
[0017]第一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第二端电连接显示区的数据线;
[0018]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
[0019]位于所述驱动IC中的驱动IC单元,包括:
[0020]第二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扇出区的数据线;
[0021]第二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
[0022]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电阻值,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
[002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器为ITO材料,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0024]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与显示基板的存储电容的两个极板同层设置。
[002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的薄膜晶体管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
[002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扇出区,包括:
[0027]第三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
[0028]第三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
[0029]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负向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并且电连接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
[003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包括:
[0031]差分放大级,所述差分放大级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第二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输出差分放大信号;
[0032]共模放大级,所述共模放大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差分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共模放大信号;
[0033]输出缓冲级,所述输出缓冲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共模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推挽输出信号至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
[003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驱动IC中,包括:
[0035]第四电阻器,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0036]第四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
[0037]第二运算放大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负向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并且电连接所述扇出区的数据线。
[003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包括:
[0039]差分放大级,所述差分放大级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第
二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输出差分放大信号;
[0040]共模放大级,所述共模放大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差分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共模放大信号;
[0041]输出缓冲级,所述输出缓冲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共模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推挽输出信号至所述扇出区的数据线。
[004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放大级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至第十二薄膜晶体管,其中
[0043]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源极电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0044]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地,漏极电连接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0045]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以及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电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
[0046]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源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电压端;
[0047]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栅极与源极短接;
[0048]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0049]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
[0050]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集成有NFC天线,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驱动IC和扇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IC向显示区的数据线上输出的数据信号的谐波中至少第一频率的谐波滤除,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为最接近所述NFC天线的通信频率的谐波的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FC天线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与栅线和/或数据线同层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为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被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第二端电连接显示区的数据线;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驱动IC中,包括:第二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扇出区的数据线;第二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电路包括:位于所述扇出区中的扇出区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第二端电连接显示区的数据线;第一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驱动IC中的驱动IC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扇出区的数据线;第二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电阻值,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7.根据权利要求4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器为ITO材料,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与显示基板的存储电容的两个极板同层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薄膜晶体管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非晶
硅薄膜晶体管。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三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第三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负向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并且电连接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单元包括:差分放大级,所述差分放大级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第二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输出差分放大信号;共模放大级,所述共模放大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差分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共模放大信号;输出缓冲级,所述输出缓冲级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共模放大信号,输出端输出推挽输出信号至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驱动IC中,包括:第四电阻器,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IC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第四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接地,第二极板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负向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云刘雨杰冯春楠石萌赵晶冯也彧梁达鹏郭书玮黄超白梓璇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