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57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8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电梯本体、控制模块、智能网关、监控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楼层输入终端、计时模块、用户终端;所述电梯本体的轿厢包括:若干个灯源,均匀设置在轿厢顶部;若干个光线感应器,均匀设置在轿厢底部;若干个反射镜,设置在轿厢侧壁上。本申请通过计算优先级指数判断电梯本体优先响应的指令,根据不同楼层指令的进行先后相应,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通过记录所有指令的发出时间和发出楼层,在不同时间段将电梯本体停靠在该时间段呼梯次数密集的楼层减少了电梯的等待时间;并且,以一个星期为周期记录数据,考虑了数据的时效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确度。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楼宇管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MS(楼宇管理系统)是为建筑的所有技术功能提供一体化管理的系统,包括门禁、安全、火灾报警、照明、智能电梯和空调。现代高层楼宇中,电梯是人们来往最主要的搭乘工具,任何人都可利用电梯穿梭于各楼层。但现实的[1]中,大厦中的部分楼层并不希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梯进入;或者,有时某些特定时间内用户需使用电梯,但电梯却因保安管理需要已停运。这些情况都给保安管理和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0003]CN202011213545.2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学习功能的电梯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视觉采集装置、全息投影呼梯装置、语音通话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系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视觉采集装置用于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将采集的人脸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处理,检索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人脸信息对应的电梯控制数据,若存在,则执行对应的电梯控制数据;若不存在,则采集全息投影呼梯装置中的呼梯信息,将视觉采集装置采集的人脸信息及全息投影呼梯装置中采集的呼梯信息一起发送至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捆绑处理后,载入数据库;所述全息投影呼梯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用户进行无接触投影呼梯;所述语音通话装置用于进行语音播报提醒用户进行呼梯动作以及在紧急状态下与物业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视觉采集装置和全息投影呼梯装置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至数据库中进行储存;所述数据库用于接收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进行储存和调取数据发送至电梯控制系统中进行电梯运行控制;所述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接收的数据整合出各用户对应的电梯控制数据。
[0004]该具有智能学习功能的电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视觉采集装置将用户的人脸信息采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分析,通过与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对比后,执行相应的电梯运行程序,当数据库中已有该用户的运行数据,则直接发送至电梯控制系统中执行相应的呼梯动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呼梯装置进行呼梯指令修改,使用智能化程度高;而当数据库中没有该用户的运行数据时,数据采集系统会通过视觉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及全息投影呼梯装置中采集呼梯信息,从而形成对应用户的运行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供下一次呼梯使用,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整合,制定相应的运行方案,使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记载在数据库中,作为用户数据信息整理的基础数据,从而形成具有学习功能的电梯系统。
[0005]但是,该具有智能学习功能的电梯系统也具有以下缺点:人员数量较多时,对不同人员数据组的数据收集过程时间较长,调试时间较长,前期使用时系统运行效果较差;未考虑呼梯顺序先后,可能导致部分楼层呼梯时间较早,但是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每天电梯闲时停靠楼层为固定楼层,未考虑一天内不同时间电梯的使用情况不同,对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适应能力不足,造成部分楼层使用频繁时段,电梯等待时间较长。
[0006]因此,需要一种调试时间短、能考虑呼梯顺序、适应一天内的实际使用情况的电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调试时间较长、未考虑呼梯顺序、无法适应一天内的实际使用情况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电梯本体、控制模块、智能网关、监控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楼层输入终端、计时模块、用户终端:
[0009]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梯本体电性连接,并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和发出控制信号;
[0010]所述计时模块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记录电梯本体运行时间;
[0011]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楼宇内各楼层的电梯等待区,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采集电梯等待区的图像信息并上传至智能网关;
[0012]所述图像识别模块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接收监控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
[0013]所述楼层输入终端具体为触摸屏,设置在楼宇内各楼层的电梯等待区,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输入楼层去向指令并上传至智能网关;
[0014]所述用户终端,与智能网关无线连接,用于预订电梯使用时间、使用人数、出发楼层和楼层去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模块具体为监控摄像头;
[0016]所述图像识别模块通过智能网关连接互联网并接入云计算平台的图像识别API接口。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监控模块采集电梯等待区的等待人群的图像信息,经图像识别模块分析,配合云计算平台的图像识别的开放平台,以头肩为识别目标,进行人体检测和追踪,统计图像中检测到的人数,即可实时监测各楼层电梯等待区的等待人数,并将数据上传给智能网关,用于提供数据计算优先级指数。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梯本体的轿厢包括:若干个灯源,均匀设置在轿厢顶部,灯源竖直向下,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若干个光线感应器,均匀设置在轿厢底部,感应端竖直向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若干个反射镜,设置在轿厢侧壁上;
[0019]所述若干个灯源之间间隔小于三十厘米;
[0020]所述光线感应器数量至少为灯源数量的两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灯源紧密地设置在轿厢顶部,并通过反射镜反射至轿厢内各处,降低了由于灯源数量较少或者灯源位置不均匀导致大量光线被轿厢内的使用者遮挡的情况,提高了精确性。使用者进入轿厢后,身体遮挡光线感应器,被遮挡处的光线感应器未感应到光照,未被遮挡处的光线感应器能感应到光照,即可通过遮挡处的光线感应器数量与总的光线感应器数量比值估算轿厢内的人数。
[002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指令收集:使用者根据需求在其所在楼层电梯等待区的楼层输入终端输入楼层去向指令;
[0024]步骤二,参数收集:计时模块记录指令发出时间,监控模块采集各楼层电梯等待区图像信息,并由图像识别模块配合云计算平台识别各楼层电梯等待区等待人数,将数据上传至智能网关;
[0025]步骤三,依优先级派梯:智能网关收到多条指令,根据各条指令的指令发出时间、楼层位置、等待人数对优先级进行计算并排序,控制模块根据所得优先级指数大小顺序,先大后小依次派梯;
[0026]步骤四,动态调整停梯位置:当无指令发出时,根据上一工作周期内每日不同时间段各楼层指令发出次数,确定闲时停梯位置。
[00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还包括:使用者利用用户终端,提前预订使用时间、使用人数、出发楼层以及楼层去向,并上传至智能网关,到达预订的使用时间时,智能网关将预订的楼层去向发送至出发楼层电梯等待区的楼层输入终端,在该楼层输入终端中显示,并计算该指令的优先级指数。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在用户终端如手机中,通过小程序或应用程序连接智能网关,并提前输入使用时间、使用人数、出发楼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电梯本体(1)、控制模块(2)、智能网关(3)、监控模块(4)、图像识别模块(5)、楼层输入终端(7)、计时模块(8)、用户终端(9),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与电梯本体(1)电性连接,并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和发出控制信号;所述计时模块(8)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记录电梯本体(1)运行时间;所述监控模块(4)设置在楼宇内各楼层的电梯等待区,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采集电梯等待区的图像信息并上传至智能网关(3);所述图像识别模块(5)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接收监控模块(4)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所述楼层输入终端(7)具体为触摸屏,设置在楼宇内各楼层的电梯等待区,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输入楼层去向指令并上传至智能网关(3);所述用户终端(9),与智能网关(3)无线连接,用于预订电梯使用时间、使用人数、出发楼层和楼层去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4)具体为监控摄像头;所述图像识别模块(5)通过智能网关(3)连接互联网并接入云计算平台(6)的图像识别API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1)的轿厢(10)包括:若干个灯源(101),均匀设置在轿厢(10)顶部,灯源(101)竖直向下,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若干个光线感应器(102),均匀设置在轿厢(10)底部,感应端竖直向上,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若干个反射镜(103),设置在轿厢(10)侧壁上;所述若干个灯源(101)之间间隔小于三十厘米;所述光线感应器(102)数量至少为灯源(101)数量的两倍。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指令收集:使用者根据需求在其所在楼层电梯等待区的楼层输入终端(7)输入楼层去向指令;步骤二,参数收集:计时模块(8)记录指令发出时间,监控模块(4)采集各楼层电梯等待区图像信息,并由图像识别模块(5)配合云计算平台(6)识别各楼层电梯等待区等待人数,将数据上传至智能网关(3);步骤三,依优先级派梯:智能网关(3)收到多条指令,根据各条指令的指令发出时间、楼层位置、等待人数对优先级进行计算并排序,控制模块(2)根据所得优先级指数大小顺序,先大后小依次派梯;步骤四,动态调整停梯位置:当无指令发出时,根据上一工作周期内每日不同时间段各楼层指令发出次数,确定闲时停梯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使用者利用用户终端(9),提前预订使用时间、使用人数、出发楼层以及楼层去向,并上传至智能网关(3),到达预订的使用时间时,智能网关(3)将预订的楼层去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傲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