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磁流变液用轻质磁性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51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磁流变液的轻质磁性微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利用碳纳米管的特有电磁性能,在其表面包覆上一层Fe↓[3]O↓[4]组成。具体由碳纳米管、分散剂、强酸、三价铁盐、二阶铁盐及碱等组份按一定的重量配比经一定工艺制备获得。该磁性复合微粒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沉降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流变液的轻质磁性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技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传统的磁流变液中的磁性微粒由于密度远高于介质密度,具有易团聚,易沉降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磁流变液的使用性能。虽然很多研究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而有些文献报道,降低了磁性材料的密度,解决了易沉降的问题,但是却以大大牺牲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为代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制得具有优良沉降稳定性和高剪切屈服应力的磁流变液的磁性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磁性微粒是利用碳纳米管独特的纳米一维结构、低密度、高强度和特有的电磁性能,在其表面包覆上一层Fe3O4而获得。上述用于磁流变液的轻质磁性微粒,其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如下碳纳米管 100份(重量)分散剂 0-100份(重量)强酸 10-1000份(重量)三价铁盐 10-1000份(重量)二价铁盐 5-1000份(重量)碱 10-500份(重量)所述的碳纳米管包括各种型号的碳纳米管。所述的分散剂是指各种有机、无机、复合型的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强酸要求浓度较大的强酸或几种酸的混合液,如硫酸、硝酸、盐酸等,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的三价铁盐是指含有三价铁离子的盐,如FeCl3,Fe(NO3)3,Fe2(SO4)3等,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的二价铁盐是指含有二价铁离子的盐,如FeCl2,FeSO4,Fe(NO3)2等,但不仅限于此。所述的碱是指其溶液的PH值能大于9的碱性物质,如NaOH,NH3·H2O等,但不仅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步骤如下(1)碳纳米管的前处理①碳纳米管的提纯将一定量碳纳米管(样品a)加入强酸溶液中,加热回流1-10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过滤,得样品b。②化学处理取样品b加入强酸中,超声分散,离心分离后,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得样品c。(2)Fe3O4包覆碳纳米管将三价铁盐溶液和二价铁盐溶液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样品c,并加入碱,50-90℃温度下搅拌反应0.5-5小时,停止反应,加入分散剂,搅拌下冷却。(3)后处理样品的洗涤,过滤和干燥。目前,已有在碳纳米管表面镀Au等报道(李霞,马希骋,李士同等,碳纳米管的化学镀Au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22(1)48-51),但还没有类似本专利技术的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Fe3O4的报道。而且至今还没有以碳纳米管为原料制备磁流变液用轻质磁性复合微粒的报道。附图说明图1为Fe3O4包覆CNTs和未包覆的CNTs的TEM照片。图2为Fe3O4微粒和Fe3O4包覆CNTs复合微粒在水中的沉降稳定性。图3为基于Fe3O4包覆CNTs复合微粒的磁流变液(复合微粒含量5wt%)表观粘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是仅为更进一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不违反本专利技术的主旨下,本专利技术应不限于以下实验例具体明示的内容。实施例1所用原料如下碳纳米管(CNTs),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管径8-15nm,管长约50μm,纯度>95wt%,比表面积>233m2/g,电导率>102s/cm。硫酸,分析纯,含量95%-98%,上海建鑫化工试剂厂。硝酸,分析纯,HNO3含量65.0%-68.0%,上海前进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分析纯,上海山海工学团实验二厂。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学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上海山海工学团实验二厂。三氯化铁,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碳纳米管 100份(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 25份(重量)硫酸 108份(重量)硝酸 28份(重量)三氯化铁 500份(重量)七水合硫酸亚铁250份(重量)氢氧化钠 320份(重量)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按上述组份份额比例,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回流10h,冷却后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过滤,得样品a。将三氯化铁和七水合硫酸亚铁配成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样品a,再将NaOH溶于去离子水配成溶液,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85℃左右,搅拌反应1h后,停止加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下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磁分离。磁性复合微粒的性能(1)Fe3O4包覆CNTs磁性复合微粒的形貌采用透射电镜(TEM)来表征,其结果如图1所示,Fe3O4较紧密地包覆在CNTs的表面,复合微粒呈一维纳米结构。由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较大,CNTs/Fe3O4纳米复合微粒相对于圆形纳米颗粒来说会具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2)采用密度梯度管法测得复合微粒表观密度为1.8,约为Fe3O4微粒密度的三分之一。(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轻质磁性颗粒具有优良的沉降稳定性。在不加任何添加剂、以水为载液的情况下,当磁性复合微粒含量大于10wt%时几乎没有沉降。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微粒含量为5wt%时,与含量为20wt%、粒径为50nm左右的Fe3O4颗粒沉降性能曲线。磁性颗粒的沉降性能用沉降率V表示,其中V=a/(a+b)×100%,a为上层清液的体积,b为下层混浊液的体积。Fe3O4包覆CNTs磁性复合微粒的沉降率约是Fe3O4微粒的三分之一。(4)将Fe3O4包覆CNTs磁性复合微粒和Fe3O4微粒以水为介质制成磁流变液,采用改装过的NDJ-79型旋转式粘度计(同济大学机电厂)研究其磁流变性能,结果如图3所示,两种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性能较为接近,零场粘度均较低,而随着磁场强度的升高,磁流变液的表观粘度也随之急剧升高。实施例2所用原料按重量份额的配比如下碳纳米管 10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 100份硫酸 500份盐酸 200份Fe(NO3)3600份FeCl2800份NH3·H2O 500份磁性复合微粒的制备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其中加热回流时间5h,反应温度控制为50℃以上,反应时间2小时左右。得到的磁性微粒,其性能如图1-图3所示类似。实施例3所用原料按重量份额的配比如下碳纳米管 100份硫酸 15份FeCl3100份Fe(NO3)3100份NaOH 100份制备流程同实施例,其中加热回流时间1h,反应温度控制为60℃以上,反应时间2小时左右。得到的磁性微粒,其性能如图1-图3所示类似。上述实施例中,各组份原料和用量以及制备过程的参数,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而选取的代表。实际上大量的实验表明,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所限定的范围内,均能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性能的磁性复合微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用于磁流变液的轻质磁性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碳纳米管100份分散剂0-100份强酸10-1000份三价铁盐10-1000份二价铁盐5-1000 份碱10-5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用于磁流变液的轻质磁性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碳纳米管100份分散剂 0-100份强酸10-1000份三价铁盐10-1000份二价铁盐5-1000份碱 10-5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各种有机、无机、复合型的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酸为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之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液。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价铁盐为FeCl3,Fe(NO3)3,Fe2(SO4)3之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微粒,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鸿汀蒋峰景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