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及模拟墓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50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6
本申请公开一种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及模拟墓坑,涉及考古遗址模拟展示的领域,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确定的模拟墓葬位置和排水管位置;步骤二、清挖出墓坑,并埋设排水管;步骤三、布设钢筋网片;步骤四、在墓坑侧壁内侧支设模板;步骤五、在墓坑底部以及墓坑侧壁和模板之间浇筑基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层;步骤六、仿真面层施工:在混凝土基层上施做仿真面层,施做过程中在墓坑底部的仿真面层中埋设仿自然裂缝模板;步骤七、将腐蚀剂滴注在仿自然裂缝模板上,溶化仿自然裂缝模板,形成与排水管进水端连通的仿自然排水裂缝。模拟墓坑采用上述工艺制成。本申请具有便于模拟墓葬进行露天展示的效果。葬进行露天展示的效果。葬进行露天展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及模拟墓坑


[0001]本申请涉及考古遗址模拟展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墓葬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史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墓葬中大量出土的珍贵文物既体现了华夏文明的璀璨,也成为探究当时社会文化的窗口。为了充分展示历史发展及时代特点,通常会依照墓葬情况修建一些遗址公园或者遗址博物馆,以模拟还原墓葬遗址并展示墓葬考古发掘状态。
[0003]目前,墓葬模拟展示通常是采用夯土工艺在室内构筑墓坑,但是,对于大型墓葬遗址而言,常常在墓葬回填后,直接在墓葬区域上方修筑模拟墓葬,若采取室内展示方式,不仅防护工程的工程量较大,而且不能充分展示考古状态,展示效果不佳。而采用室外露天展示,夯土工艺构筑的模拟墓葬强度和耐久性均难以满足长期展览展示要求,并且露天展示对于模拟墓坑排水性能要求较高,模拟墓坑排水性能与仿真度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模拟墓葬存在不适于露天展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模拟墓葬不适于露天展示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位:在墓葬遗址回填区域地面上确定模拟墓葬位置及朝向,根据地势高低确定排水管埋设位置及清挖深度,根据确定的模拟墓葬位置和排水管位置放线;步骤二、清挖: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清挖出墓坑,并埋设排水管,使得排水管进水端位于墓坑内,排水管出水端伸出地表,且排水管自自身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向下倾斜;步骤三、布设钢筋网片:在挖设出的墓坑内布设钢筋网片;步骤四、模板支设:在墓坑侧壁内侧支设模板;步骤五、基层混凝土浇筑:在墓坑底部以及墓坑侧壁和模板之间浇筑基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层,墓坑底部形成的混凝土基层顶面与排水管进水端齐平,混凝土基层固化后拆除模板;步骤六、仿真面层施工:在混凝土基层上施做仿真面层,施做过程中将仿真棺木和仿真陪葬品砌固在仿真面层中;另外,施做前模拟自然裂缝形状,将泡沫板表面凿毛,得到仿自然裂缝模板;施做过程中在墓坑底部的仿真面层中埋设仿自然裂缝模板,埋设的仿自然裂缝模板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排水管进水端对排水管进水端进行封闭,且部分仿自然裂缝模板顶部高出仿真面层设置;
步骤七、仿自然排水裂缝成型:将腐蚀剂滴注在仿自然裂缝模板上,溶化仿自然裂缝模板,形成与排水管进水端连通的仿自然排水裂缝。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拟墓坑内构筑混凝土基层和仿真面层,模拟出墓坑遗址的颜色和形貌,不仅仿真度高,且强度和耐久性均较夯土工艺构筑的墓坑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通过构筑仿自然排水裂缝的隐形排水结构,极大提升了模拟墓坑的排水性能,克服了模拟墓坑排水性能与仿真度之间的矛盾,改善了模拟墓葬不适于露天展示的缺陷。
[0008]可选的,所述基层混凝土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8

2.2):(2.6

2.8):(0.15

0.30):(0.35

0.39)的混合灰、砂、碎石、丙烯酸酯粘合剂和水,所述混合灰为水泥和染料的混合物。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添加有丙烯酸酯粘合剂的改性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基层的原料,不但利用丙烯酸酯粘合剂酯的粘合作用增强改性面土的强度和成型性,而且利用丙烯酸酯粘合剂酯的填充作用对改性面土中的孔隙进行填充,使得改性面土的防水性得以提升,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潮湿或者多雨环境,有效抵抗雨水冲刷,且具有较高的抗冻性,充分提升了混凝土基层的耐久性,并使得雨水能够快速通过排水管排出,减少了在混凝土基层中积蓄的可能性,提升了模拟墓坑的排水性能。
[0010]可选的,所述仿真面层由改性面土抹砌制成,所述改性面土原料包括混合灰、砂、丙烯酸酯粘合剂、杜拉纤维和水,所述混合灰、砂、丙烯酸酯粘合剂和杜拉纤维的重量比为1:(0.9

1.1):(0.08

0.1):(0.015

0.019)。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杜拉纤维和丙烯酸酯粘合剂共同作为补强剂,提升形成的仿真面层的强度;并且通过丙烯酸酯粘合剂提升仿真面层的抗渗性,使得雨水落入模拟墓坑后主要通过仿自然排水裂缝进入排水管排出,进一步提升了模拟墓坑的耐久性。
[0012]可选的,所述改性面土坍落度不大于10mm,所述改性面土原料中的砂为粗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改性面土流动性较低的特点,使得抹砌时无需支模,即可进行墓坑侧壁立面的施工,而且有助于模拟出自然地层形貌,提升仿真度。
[0014]可选的,所述步骤三包括:S31、设置绑扎基础:在清挖好的墓坑侧壁上矩阵状插设钢筋桩,钢筋桩部分外漏;在墓坑底壁上矩阵状放置预制的混凝土垫块,形成混凝土垫块层;S32、钢筋网片绑扎:在外露的钢筋桩中部沿平行墓坑侧壁的方向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网格;在混凝土垫块层上沿平行墓坑底壁的方向绑扎钢筋,也形成钢筋网格;然后再在钢筋网格上绑扎钢筋网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钢筋网片和墓坑基础之间的联系,进而加强了混凝土基层和墓坑基础的结构联系,有助于提升模拟墓坑的强度和耐久性。
[0016]可选的,所述步骤六中,仿真面层施做时,首先进行墓坑侧壁立面仿真面层施工,再进行墓坑侧壁仿真面层施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墓坑侧壁立面的仿真面层施工对墓坑底壁仿真面层造成污染,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
[0018]可选的,所述步骤六中,顶部高出仿真面层的仿自然裂缝模板设置于仿真棺木和仿真陪葬品放置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仿真棺木和仿真陪葬品对仿自然排水裂缝部位进行
遮挡,进一步提升排水结构的隐蔽性,提升仿真度。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模板支设在钢筋网片远离墓坑侧壁一侧,并使的钢筋网片位于模板和对应墓坑侧壁中间部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钢筋网片能够充分发挥骨架作用,不仅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基层的强度,而且有助于减小基层混凝土各个位置的强度偏差。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墓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模拟墓坑,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建成。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模拟墓坑强度和耐久性均能够满足长期露天展览展示要求,并且通过构筑的仿自然排水裂缝能够实现隐形排水,使得模拟墓葬能够具备较高的排水性能,克服了排水性能与仿真度之间的矛盾。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模拟墓坑内构筑混凝土基层和仿真面层,模拟出墓坑遗址的颜色和形貌,不仅仿真度高,且强度和耐久性均较夯土工艺构筑的墓坑得到大幅度提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位:在墓葬遗址回填区域地面上确定模拟墓葬位置及朝向,根据地势高低确定排水管埋设位置及清挖深度,根据确定的模拟墓葬位置和排水管位置放线;步骤二、清挖: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清挖出墓坑,并埋设排水管,使得排水管进水端位于墓坑内,排水管出水端伸出地表,且排水管自自身进水端至出水端逐渐向下倾斜;步骤三、布设钢筋网片:在挖设出的墓坑内布设钢筋网片;步骤四、模板支设:在墓坑侧壁内侧支设模板;步骤五、基层混凝土浇筑:在墓坑底部以及墓坑侧壁和模板之间浇筑基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层,墓坑底部形成的混凝土基层顶面与排水管进水端齐平,混凝土基层固化后拆除模板;步骤六、仿真面层施工:在混凝土基层上施做仿真面层,施做过程中将仿真棺木和仿真陪葬品砌固在仿真面层中;另外,施做前模拟自然裂缝形状,将泡沫板表面凿毛,得到仿自然裂缝模板;施做过程中在墓坑底部的仿真面层中埋设仿自然裂缝模板,埋设的仿自然裂缝模板相互连接,并延伸至排水管进水端对排水管进水端进行封闭,且部分仿自然裂缝模板顶部高出仿真面层设置;步骤七、仿自然排水裂缝成型:将腐蚀剂滴注在仿自然裂缝模板上,溶化仿自然裂缝模板,形成与排水管进水端连通的仿自然排水裂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拟展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混凝土原料包括重量比为1:(1.8

2.2):(2.6

2.8):(0.15

0.30):(0.35

0.39)的混合灰、砂、碎石、丙烯酸酯粘合剂和水,所述混合灰为水泥和染料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考古墓葬发掘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逸杨俊任甜王福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点土石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