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线圈,利用从卷绕部中引出的导线,形成刚性好、容易卷绕的引线部。对从线圈(1)的卷绕部(2)延伸的被覆导线(3)进行前后折回,扎成扁平状并进行固定,来形成引线部(10)。在引线部(10)的前端形成焊接的连接部(12),在基部形成焊接的基端连接部(13)。把基端连接部(13)焊接在面板(20)上的接点部(21),由此能够把引线部(10)引出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线圈,使从卷绕部延伸的被覆导线所形成的引线部具有规定的刚性,容易引出该引线部。
技术介绍
过去,线圈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安装在电路板上使用,或者组装到扬声器或传动机构中使用。线圈有两种,一种是仅用被覆导线绕成空心结构;另一种是在骨架上卷绕被覆导线。过去的线圈,用被覆导线来形成卷绕部,同时把从该卷绕部引出的上述导线的前端部,焊接到电路板上所形成的接点部上或者电路板等上所设置的端子上。再者,从电路板等处向外部布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与接点部相导通的其他接点部上焊接挠性电缆的末端,或者,在上述端子上焊接挠性电缆的末端,把该挠性电缆引出到外部。并且,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形成线圈的导线进行扭捻,套上管子的结构。<专利文献1>技术登录第3092944号。如上所述,把从线圈中引出的被覆导线焊接到接点部和端子上,以这些接点部或端子为中继,并且在外部设置挠性电缆的布线结构中,除线圈外还需要挠性电缆,所以,零件数量增多。同时必须在接点部或端子等中继部上焊接线圈的被覆导线和挠性电缆两者,所以,布线作业烦杂。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捻导线并套管子,来提高引线部的强度。但是,套管子作业需要人手,比较烦杂,此外,尚未公开如把该引线部引出到例如电路板外部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过去的问题,提供这样一种线圈,它能够把引线部从线圈中引出到外部,并且,也能够以接点部等为中继,向外部引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具有用被覆导线卷绕形成的卷绕部,以及上述被覆导线从上述卷绕部延伸的引线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线部,通过使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前后多次折回,在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上,形成位于折回点和折回点之间的多条线部分,各线部分结成束,且上述线部分相互固定,在从上述引线部的上述卷绕部远离的前端部或其附近,去除上述被覆导线的被覆,形成了连接部。该线圈把从卷绕部延伸的被覆导线的多条线部分重叠成束,而且通过互相固定多条线部分,形成引线部。因此,能够提高引线部的刚性,能够对引线部进行和挠性电缆一样的处理,来引出到外部。例如,本专利技术中,在上述连接部,多条上述线部分在除去被覆的状态下,互相用熔融金属接合。例如,若用熔融金属-焊锡来接合线部分之间,则能够简单形成上述连接部。同样地,若在靠近上述引线部的上述卷绕部一侧的基端上,多条上述线部分通过熔融金属互相接合,形成了基端连接部,则即使是引线部的基部,也能够很容易接合线部分之间。在此情况下,上述引线部的上述基端连接部在中继部用熔融金属固定,上述引线部在固定于上述中继部的状态下被引出。这样,若在接点部和端子等的中继部通过焊接等固定基端连接部,则能够使上述引线部在其基端被固定的状态下,稳定地引出到外部。并且,在上述引线部,也可以使形成上述线部分的被覆导线的各被覆相互熔接。专利技术效果线圈通常由极细的被覆导线形成,从卷绕部引出的被覆导线也是单条时较细,容易变形。但是,本专利技术把被覆导线札成束,加以固定,形成引线部,所以能够提高该引线部的刚性,和挠性电缆一样使用,便于向外部布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端面图。图2是表示在上述线圈引出部形成有引线部的状态的端面图。图3是表示上述线圈安装在面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是表示形成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的引线部的工序的端面图。图3是表示安装了上述线圈时的引线部的引出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和图2所示的线圈1是没有骨架的空心线圈,由极细的被覆导线3形成。该被覆导线3的铜等低电阻金属导线的表面由绝缘树脂被覆。卷绕部2用被覆导线3卷绕成圆筒状或多角筒状。在空心线圈的情况下,卷绕部2中,被覆导线3之间由粘合剂互相粘接。或者在被覆导线3的绝缘被覆的最外表面是热熔粘接层的情况下,用热粘接上述热熔粘接层之间,保持卷绕部2的形状。在卷绕部2的卷绕始端侧和卷绕末端侧,上述被覆导线3向卷绕部2的外部延伸,形成引出部4、4。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引出部4、4的被覆导线3来形成图2所示的规定长度的引线部10、10。成对的引线部10、10是相同结构,所以,以下仅说明一边的引线部10。如图1所示,在上述引出部4中,被覆导线3的折回点5a、5b、5c、5d、……中,前后折回,这时,使得位于折回点和折回点之间的线部分6a、6b、6c、6d、……的长度相互整齐地进行折回。如图2所示,把线部分6a、6b、6c、6d、……整齐地扎成束,使线部分6a、6b、6c、6d、……相互固定,形成引线部10。该线部分6a、6b、6c、6d、……的固定是如下进行,即,在离开卷绕部2的末端,把各线部分6a、6b、6c、6d、……的被覆导线3的绝缘被覆除去,利用熔融金属-焊锡来相互接合导线,在接近卷绕部2的基部,同样地,把形成线部分6a、6b、6c、6d、……的被覆导线的绝缘被覆除去,并相互焊接。其结果,在引线部10的末端,形成焊锡被覆的连接部12,在引线部10的基部形成焊锡被覆的基端连接部13。在上述连接部12和基端连接部13之间的中间部11,最好使线部分6a、6b、6c、6d、……在局部或全长上互相接合。被覆导线3在金属导线表面上实施了绝缘被覆。在该绝缘被覆的最外表面上,设有采用聚乙烯等热熔融性树脂的热熔接部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热熔接性树脂的热熔接力,能够使线部分6a、6b、6c、6d、……互相接合。或者,也可以用粘合剂使各线部分之间接合。在上述中间部11中,也可以把各线部分扎成束,使其束的断面大体上形成圆形。但是最好在上述中间部11,各线部分以平整状态即束的断面形成长方形地扎成束,并使线部分之间相互接合。当使中间部11形成平整状态时,能够把引线部10和挠性电缆一样处理来进行布线。图3表示线圈1安装在电路板等面板20上的状态。线圈1的卷绕部2用粘合剂等粘接固定在面板20的表面上。在面板20上形成接点部21、21作为中继部,所述接点部21、21由互相没有电连接的导电体层形成。引线部10的基端连接部13、13分别焊接固定在接点部21、21上。引线部10、10在其基端部牢固地固定在板20上的状态下,被引出到外部,引线10、10前端的连接部12、12与外部电路等连接。这样,即使布线时对引线部10、10作用外力,也能够防止线圈1的引出部4断线。并且,引线部10因为是多条线部分互相固定在一起,所以能够提高刚性,也能够防止其在卷绕时断线。而且,在线圈1被安装在电路板的面板以外的结构部等上的情况下,即使引线部10的基端连接部13、13作为中继部,也可以使其与中继端子连接。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100的立体图。该线圈100的卷绕部102由被覆导线3卷绕成筒状。该卷绕部102用作扬声器的传动机构以及其他驱动装置的传动机构。设置了从卷绕部102中引出被覆导线3的引出部4、4。图4表示在一边的引出部4形成引线部10的工序,但在另一边的引出部4形成引线部10的结构也是一样。在该实施方式中,把多条引出部4的被覆导线3卷绕在圆筒状、椭圆状、长方形等夹具的周面上。按规定匝数卷绕后,取出夹具,把卷绕部分压制成扁平状。这样,也能够形成位于多个折回点和折回点之间的线部分,能够形成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具有用被覆导线卷绕形成的卷绕部,以及上述被覆导线从上述卷绕部延伸的引线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线部,通过使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前后多次折回,在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上,形成位于折回点和折回点之间的多条线部分,各线部分结成束,且上 述线部分相互固定,在从上述引线部的上述卷绕部远离的前端部或其附近,去除上述被覆导线的被覆,形成了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6 000744/20041.一种线圈,具有用被覆导线卷绕形成的卷绕部,以及上述被覆导线从上述卷绕部延伸的引线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线部,通过使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前后多次折回,在相同的上述被覆导线上,形成位于折回点和折回点之间的多条线部分,各线部分结成束,且上述线部分相互固定,在从上述引线部的上述卷绕部远离的前端部或其附近,去除上述被覆导线的被覆,形成了连接部。2.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功一,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