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41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挖沟槽,沟槽两侧壁上安装止水板;步骤2),槽底钻挖桩孔至岩石层;步骤3),桩孔内放入钢筋笼,注入桩体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支撑桩;步骤4),槽底铺设钢筋网,注入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基层;步骤5),在路基层铺设沥青混凝土,形成缓冲层;步骤6),在缓冲层上铺设碎石形成碎石层;步骤7),在碎石层上铺设砂,形成砂层;步骤8),在砂层上注入路面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的优点。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剧增,道路是承载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道路的建设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交通需求,在软土地基上也需要进行道路建设。
[0003]软土由于其含水量较大,承载力较低,抗剪强度较低,作为地基时,无法稳定支撑路基层结构,若支护桩不足,路基层容易在两支护桩之间的部分出现断裂,因此,需要在软土中设置更多的支护桩以制成路基层,从而保障路基层的稳定性,才能保持道路的稳定,所以通常在软土地基上铺设道路时,常需要布置较为密集的支撑桩。
[0004]而软土流动性强,若采用沉管桩,会产生十分明显的挤土效果,因此更多采用灌注桩的工艺,但是由于所需支护桩数量较多,而且软土中钻挖桩孔时更易出现塌孔,难度较大,使得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较高,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开挖沟槽,沟槽两侧壁上安装止水板;
[0009]步骤2),槽底钻挖桩孔至岩石层;
[0010]步骤3),桩孔内放入钢筋笼,注入桩体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支撑桩;/>[0011]步骤4),槽底铺设钢筋网,注入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基层;
[0012]步骤5),在路基层铺设沥青混凝土,形成缓冲层;
[0013]步骤6),在缓冲层上铺设碎石形成碎石层;
[0014]步骤7),在碎石层上铺设砂,形成砂层;
[0015]步骤8),在砂层上注入路面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制成路基层,使得路基层不易断裂,结构稳定,使得支护桩数量可大幅减少,通过支护桩与路基层的配合,形成受力的“桥梁”,从而稳定支撑道路结构,使得行车时,道路不易损坏,由于可以减少支护桩的数量,使得灌注桩施工数量大幅减少,可有效降低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
[0017]通过采用沥青混凝土制成缓冲层,使得路面受力通过缓冲层吸能,减少对路基层的冲击,使得路基层不易破损,使得道路结构持久保持稳定安全。
[0018]通过碎石层和砂层与缓冲层配合,进一步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很好地保护路基层,保障道路结构稳定与安全。
[0019]通过混路面混凝土拌和料制成路面,使得路面平整,行车体验较佳,使得道路质量
较高。
[0020]优选的,所述路基层厚度为25

30c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路基层具有合适的厚度,承重能力强,受力不易破损,结构稳定,同时避免厚度太大导致材料浪费,控制成本,而且减少自重对支撑桩带来额外的负担。
[0022]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厚度为3

5cm。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层具有合适的厚度,具有足够的形变范围,吸能效果较好,对路基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24]优选的,所述碎石层厚度为10

12cm。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碎石层具有足够的厚度,吸能效果较好,结构稳定,还有较好的透水性,以及足够多的储水空间,排水效果较佳。
[0026]优选的,所述砂层厚度为2

3cm。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砂层具有足够的厚度,填充碎石层表面的坑洼,避免碎石层与路面直接接触,充分通过砂层进一步缓冲,缓冲吸能效果更佳,碎石层以及路面均不易破损,结果更为稳定。
[0028]优选的,所述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9]水100份;
[0030]水泥338

345份;
[0031]粉煤灰33.5

34.2份;
[0032]砂395

405份;
[0033]碎石770

780份;
[0034]抗裂助剂0.8

1.1份。
[0035]优选的,所述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6]水100份;
[0037]水泥340

342份;
[0038]粉煤灰33.8

34份;
[0039]砂398

401份;
[0040]碎石776

778份;
[0041]抗裂助剂0.9

1份。
[00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适的水灰比,使得制成的路基层结构抗压强度较高,通过抗裂助剂的配合,使得制成的路基层结构抗裂性能更强,配合钢筋网,使得路基层结构在大跨度下也不易断裂,配合少量的支撑桩即可实现稳定支撑,以在地下行政稳定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稳定支撑道路结构,使得制成的道路结构稳定,安全性较佳。
[0043]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氯酸钙、溴化钾的复配,所述氯酸钙与溴化钾的质量比例为3:1。
[00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氯酸钙与溴化钾以特定比例复配,使得提高制成的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的效果更佳,使得路基层不易开裂,稳定性较高。
[0045]对此,专利技术人猜测,氯酸钙与溴化钾的加入,会在水泥体系中引入氯酸根离子与溴离子,而当氯酸根离子与溴离子以一定比例存在时,可能会对水泥胶体即水化硅酸钙起到
一定的影响,使得水泥胶体与骨料的粘结力有所提升,使得固化后,水泥石与骨料之间连接稳定,不易分离,从而使得路基层结构在受力时,不易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处形成薄弱点,从而使得路基层结构不易开裂也不易断裂,配合钢筋的补强效果,可使得路基层结构稳定,安全性较佳。
[0046]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7]1、由于本申请通过采用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制成路基层,使得路基层不易断裂,结构稳定,使得支护桩数量可大幅减少,通过支护桩与路基层的配合,形成受力的“桥梁”,从而稳定支撑道路结构,使得行车时,道路不易损坏,由于可以减少支护桩的数量,使得灌注桩施工数量大幅减少,可有效降低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难度。
[0048]2、本申请中优选通过合适的水灰比,使得制成的路基层结构抗压强度较高,通过抗裂助剂的配合,使得制成的路基层结构抗裂性能更强,配合钢筋网,使得路基层结构在大跨度下也不易断裂,配合少量的支撑桩即可实现稳定支撑,以在地下行政稳定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稳定支撑道路结构,使得制成的道路结构稳定,安全性较佳。
[0049]3、本申请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挖沟槽,沟槽两侧壁上安装止水板;步骤2),槽底钻挖桩孔至岩石层;步骤3),桩孔内放入钢筋笼,注入桩体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支撑桩;步骤4),槽底铺设钢筋网,注入抗裂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基层;步骤5),在路基层铺设沥青混凝土,形成缓冲层;步骤6),在缓冲层上铺设碎石形成碎石层;步骤7),在碎石层上铺设砂,形成砂层;步骤8),在砂层上注入路面混凝土拌和料,养护形成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厚度为25

3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厚度为3

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厚度为10

12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层厚度为2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权赵日东林亨蒋若琳丁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