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偏心盘,偏心盘的前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下面转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线管,第一螺线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铁片,第一铁片的下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线管。该装置使用时,活动杆带动滑动杆一起移动,滑动杆在移动时会带动线圈框移动并切割磁铁组产生的磁场从而使线圈框产生电流,第一螺线管的磁性将第一铁片及其第二螺线管与下方的铁板上移,此时铁制医疗器械被吸附走,从而不需要人为的移动待检测铁制医疗器械,避免了操作人员被医疗器械上的细菌污染并降低了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的概率。被二次污染的概率。被二次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医疗器械在使用过后往往需要进行杀菌,然后再利用装置进行无菌检查检查,目前市面上的杀菌检查装置一般需要人工配合着使用,并且在进行无菌检查时存在诸多问题:检查人员与医疗器械接触过于频繁,容易造成检查人员被污染以及医疗器械的二次污染;检查人员在进行无菌检查时需要手动控制杀菌液的使用量,容易造成杀菌液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先提出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具备利用装置进行自动化除菌并检查器械,避免检查人员与器械接触过于频繁以及器械的二次污染,合理使用杀菌液,避免资源浪费等优点,解决了检查人员与医疗器械接触过于频繁,容易造成检查人员被污染以及医疗器械的二次污染;检查人员在进行无菌检查时需要手动控制杀菌液的使用量,容易造成杀菌液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偏心盘,所述偏心盘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偏心盘的前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面转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后面固定安装有磁铁组,所述磁铁组的内侧设置有线圈框,所述滑动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铁片,所述第一铁片的下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二螺线管的下面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滑动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第一气囊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U型管,所述储液箱的内部搭接有第二气囊,所述U型管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储液箱的下方设置有杀菌箱,所述杀菌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杀菌箱的左壁与右壁贯穿连接有检查管,所述检查管的内部设置有悬浮块,所述检查管的外侧设置有直光灯,所述检查管的内侧且与杀菌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所述杀菌箱的下端
固定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螺线管,所述第三螺线管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螺线管靠近出液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铁片,所述第二铁片固定连接有堵塞块。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后面转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偏心盘上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与活动杆之间活动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与活动杆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与活动杆之间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磁铁组固定连接,所述磁铁组与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均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的外侧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导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0011]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部充满除菌液,所述U型管的上端与除菌液的液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2]优选的,所述光敏电阻与第三螺线管电性连接,所述堵塞块以出液管道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出液管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液管道均贯穿连接在杀菌箱的底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在使用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与偏心盘一起转动,偏心盘转动时带动活动杆开始移动,活动杆带动滑动杆一起移动,滑动杆在移动时会挤压第一气囊并带动第一螺线管及其相关的第二螺线管与铁板一起移动,滑动杆在移动时会带动线圈框移动并切割磁铁组产生的磁场从而使线圈框产生电流,线圈框使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通电并产生磁性,第二螺线管磁化铁板使铁板产生磁性并吸附下方的铁制医疗器材,同时第一螺线管的磁性将第一铁片及其第二螺线管与下方的铁板上移,此时铁制医疗器械被吸附走,从而不需要人为的移动待检测铁制医疗器械,避免了操作人员被医疗器械上的细菌污染并降低了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的概率。
[0015]2、第一气囊被挤压时气体进入第二气囊并使第一气囊鼓起来,从而使储液箱中的除菌液被挤压并通过出液管进入杀菌箱中,并且随着第二气囊停止从第一气囊中进气时,第一气囊逐渐鼓起并通过导管吸进气体以供下一次使用,由于每次第一气囊被挤压的体积是恒定的,所以第二气囊鼓起的体积不变从而保证除液箱中含有的除菌液在每次流出的量都是不变的,从而达到了合理使用杀菌液,避免资源浪费的效果。
[0016]3、随着杀菌箱中的液体液面的上升,回收的杀菌液进入检查管并带动悬浮块上移,悬浮块上移到光敏电阻处时会将光敏电阻遮挡住,从而使直光灯不能照射到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受不到光照则会电阻变小,从而使接入第三螺线管的电流增大,第三螺线管的磁性增强从而带动第二铁片与堵塞块移动,使得出液管道可以正常出液,回收的杀菌液进入到收集箱中,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偏心盘及其相关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气囊及其相关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杆结构后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杀菌箱及其相关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3]其中:100、装置主体;101、收集箱200、偏心盘;201、驱动轴;202、活动杆;203、滑动杆;204、磁铁组;205、线圈框;300、第一螺线管;301、第一铁片;302、第二螺线管;303、铁板;400、放置盒;500、第一气囊;501、导管;600、储液箱;601、第二气囊;602、U型管;603、出液管;700、杀菌箱;701、放置板;702、检查管;703、悬浮块;704、直光灯;705、光敏电阻;800、出液管道;801、第三螺线管;802、缓冲弹簧;803、第二铁片;804、堵塞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查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101),所述装置主体(10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偏心盘(200),所述偏心盘(200)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1),所述偏心盘(200)的前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02),所述活动杆(202)的下面转动连接有滑动杆(203),所述滑动杆(203)的后面固定安装有磁铁组(204),所述磁铁组(204)的内侧设置有线圈框(205),所述滑动杆(20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线管(300),所述第一螺线管(3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铁片(301),所述第一铁片(301)的下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线管(302),所述第二螺线管(302)的下面固定连接有铁板(303),所述铁板(303)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盒(400),所述滑动杆(203)远离活动杆(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囊(500),所述第一气囊(50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501),所述第一气囊(500)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600),所述储液箱(60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U型管(602),所述储液箱(600)的内部搭接有第二气囊(601),所述U型管(602)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603),所述储液箱(600)的下方设置有杀菌箱(700),所述杀菌箱(7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01),所述杀菌箱(700)的左壁与右壁贯穿连接有检查管(702),所述检查管(702)的内部设置有悬浮块(703),所述检查管(702)的外侧设置有直光灯(704),所述检查管(702)的内侧且与杀菌箱(7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705),所述杀菌箱(70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杨海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