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仿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05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仿形模具,包括内层刚性芯模(1)、外层柔性垫层(2)、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稳定底盘(5),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的底部与稳定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设置于内层刚性芯模(1)和外层柔性垫层(2)之间。中间层变刚性垫层采用分层设计,刚性由内向外逐渐提高,通过调整中间层填充物比例实现刚性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中间层变刚性垫层内部设置加热电阻丝,以实现模具在制备过程中加热,保证满足织物成型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具仿形精度高,可重复利用性高,成本低,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仿形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织物仿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织物仿形模具是用于有外形仿形需求的针刺织物的成型过程的模具。主要用 于具有一定三维型面、有仿形成型要求的针刺织物成型过程。通过将原材料铺放 在模具表面,利用特殊形状刺针反复针刺,使原材料按模具外形固结,最终形成 仿形针刺织物。现有技术中的织物仿形模具制备的预制体仿形精度不高,同时可 重复利用性低,成本高,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形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织物仿形模具。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织物仿形模具,包括内层刚性芯模、外层柔性垫层、中间层变刚性垫层、 稳定底盘,
[0006]所述内层刚性芯模的底部与稳定底盘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设置 于内层刚性芯模和外层柔性垫层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刚性芯模一体成型或由多块拼接成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刚性芯模由多块拼接成型时,所述内层刚性芯模包括中 心轴安装孔、模具定位孔、电气元件安装孔,通过中心轴安装孔,保证模具能固 定于中心轴上;利用定位销和模具定位孔保证模具位置精确;电器元件安装孔方 便控制元件内嵌于织物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的材料为铝或橡胶或尼龙,其结构为中空 结构或表面镂空结构或实体仿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采用网格状或蜂窝状结构拼接而成,包括 多个网格填充单元,各网格填充单元之间可拆卸,在不同网格填充单元的空心区 域内填充不同材料,以实现中间层的变刚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的刚性由内向外逐渐提高。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感 应不同区域在针刺过程中所受压力,并通过测试结果实时反馈,调整针刺压力, 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内部设置加热电阻丝,以实现模具在制备过程中加热,保 证满足织物成型要求,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内部预设电机及叶片,实现模具内 部热风烘干,满足不同工艺要求时,对织物层间粘合剂的烘干需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柔性垫层上设置有厚度检测装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底盘上安装位置标定装置,用于预制体外形检测标定, 位置标定装置包括标定点和支撑杆。
[0015]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底盘的底部设置有重量检测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仿形模具创新性地采用内层刚性芯模、外层柔性垫层、中间层 变刚性垫层三层结构,内层刚性芯模的材料选用具有一定刚性、不易变形、易于 机加工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铝、铜,外层柔性垫层的材料选用柔性材料, 既能使刺针刺入后不折断,又能保持一定的仿形,刺针拔出后回弹,可用材料包 括但不限于羊毛毡、有机塑料、代木等,为减轻中间层重量,提高可仿形性,中 间层变刚性垫层三层结构采用网格状、蜂窝状结构等拼接而成,各网格填充单元 之间可拆卸,同时,为调整中间层刚性,在不同空心区域内填充不同材料,以实 现中间层的变刚度;
[0018](2)中间层变刚性垫层采用分层设计,刚性由内向外逐渐提高,通过调整 中间层填充物比例实现刚性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中间层变刚性垫层内部设置 加热电阻丝,以实现模具在制备过程中加热,保证满足织物成型要求;
[0019](3)厚度检测装置,实时反馈垫层厚度,检测垫层形变及损伤情况,厚度 检测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分为感应片与信号接收器,感应片固定于织物表面,信 号接受器由检测人员手持,信号接收器在织物表面检测,并根据信号显示织物厚 度,稳定底盘上安装位置标定装置,用于预制体外形检测标定,位置标定装置由 标定点及支撑杆组成,稳定底盘下方设置重量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安置在稳定底 盘中心,实时反馈预制体总重;
[0020](4)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层设计,外层采用高精度仿形设计,外层模具材质加工 方便快捷,模具成型后,利用形面检测技术对外层模具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对模具进行二次修整,可保证模具外形高精度,根据模具结构,每进行一次织物 成型,只需更换外层模具,即可实现模具再利用,模具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杜 绝了由于重复使用产生的模具形面误差,外层模具采用柔性材料,材料成本低, 加工便捷,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 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织物仿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内层刚性芯模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稳定底盘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内层刚性芯模结构底面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织物仿形模具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三角形变刚性垫层示意图。图7是正方形变刚性垫层示意图。图8是蜂窝状变刚性垫层示意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1

内层刚性芯模,2

外层柔性垫层,3

中间层变刚性垫层, 4

厚度检测装置,5

稳定底盘,6

定位螺栓,7

位置标定装置,8

提升支撑,9
‑ꢀ
固定楔,10

模具定位孔,11

标记线,12

底盘固定孔,13

顶部区域,14

两侧区 域,15

重量检测装置,16

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织物仿形模具,包括内层刚性芯模1、外层柔性垫层2、中间层变刚性垫 层3、稳定底盘5,
[0031]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的底部与稳定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 3设置于内层刚性芯模1和外层柔性垫层2之间。模具成型后,其外形与预制体 内型面形状完全相同,误差不超过1mm。
[0032]进一步地,模具形状包括但不限于规则回转体、变截面回转体及变截面立体。
[0033]进一步地,内层刚性芯模1材料选用具有一定刚性,不易变形,易于机加工 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铝、铜。其外形形状根据预制体内型面形状内缩形成, 表面精加工处理,光滑无毛刺。内层刚性芯模1底部设置定位孔,用于连接稳定 底盘5。芯模1表面光滑,内腔中空,外表面无明显拼接痕迹,外形整体相较预 制体内腔偏小10mm。内层刚性芯模1表面刻有标记线,用于划分变刚性区域。 其中顶部区域13采用的铝合金材料相较其他区域硬度更高,且内腔非中空。两 侧区域14芯模厚度较大,中间区域芯模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仿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刚性芯模(1)、外层柔性垫层(2)、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稳定底盘(5),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的底部与稳定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设置于内层刚性芯模(1)和外层柔性垫层(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仿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一体成型或由多块拼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仿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由多块拼接成型时,所述内层刚性芯模(1)包括中心轴安装孔、模具定位孔(10)、电气元件安装孔,通过中心轴安装孔,保证模具能固定于中心轴上;利用定位销和模具定位孔(10)保证模具位置精确;电器元件安装孔方便控制元件内嵌于织物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仿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的材料为铝或橡胶或尼龙,其结构为中空结构或表面镂空结构或实体仿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仿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变刚性垫层(3)采用网格状或蜂窝状结构拼接而成,包括多个网格填充单元,各网格填充单元之间可拆卸,在不同网格填充单元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炜刘延友王浩陈建剑刘晓乐程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