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电梯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00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1),包括:顶板(4;40;400);多个壁部(2);地板(3);一个或多个门(5);以及运输空间(10),被所述顶板(4;40;400)、所述多个壁部(2)、所述地板(3)和所述至少可打开并且可关闭的门(5)界定,门(5)用于允许进入所述运输空间(10)。顶板(4;40;400)可从第一正常使用位置(I)竖直向上移动到第二货物使用位置(II),以供增大运输空间(10)的高度,并且可从第二位置(II)竖直向下移动回第一位置(I),以供降低运输空间(10)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梯以及一种实施电梯轿厢(1)的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电梯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一种电梯以及一种用于运输乘客和物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的建造期间,人和物品需要竖直移动以使得能够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的上部中进行建造工作。例如,建筑工人需要移动到其建筑工地所在的楼层以及离开该楼层。同样,物品(诸如工具、装备和建筑材料)需要移动到相应的工具、装备和建筑材料的施工现场所在的楼层。另外,不参与建筑工作的人可能需要在楼层之间移动。
[0003]在现有技术中,大型建筑材料的运输已经通过用建筑用曳引机和/或通过临时升降机和/或通过被安装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外部的临时电梯被执行。人已经被在建筑物的井道中操作的轿厢运输。
[0004]所述用于运输物品和人的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就人和物品的流动效率而言,这些解决方案尚未被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新的电梯轿厢、一种新的电梯和一种新的方法,其促进要在建筑物中被运输的人和物品两者的安全、方便和高效的流动。
[0006]目的是介绍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现有技术的上文所定义的问题和/或说明书中其他地方所讨论或暗示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解决。
[0007]目的是进一步介绍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例如提供人和大型物品(诸如建造时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的安全、方便和高效的流动。当建筑物是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时,所述目的被实现,同时促进了简单和快速的转变以服务于最终建筑物的运输需求,这些运输需求可能与建筑物在其建造时期间的运输需求不同。
[0008]提出一种新的电梯轿厢,包括:顶板;多个壁部;地板;一个或多个门;以及运输空间,被所述顶板、所述多个壁部、所述地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门界定。顶板可从第一“正常使用”位置I竖直向上移动到第二“货物使用”位置II,以供增大运输空间的高度,并且可从所述第二位置II竖直向下移动回所述第一位置I,具体地以供降低运输空间的高度。通过该解决方案,上文所提及的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实现。
[0009]特别地,这提供了电梯轿厢可以被迅速且高效地临时转移到其可以容纳比正常更大的物品的状态。因此,电梯轿厢可以被用于在顶板处于其正常使用位置时高效、方便且安全地运输乘客,而在顶板处于货物使用位置时用于运输大型物品。作为顶板的可移动结构提供了它在位置之间相对快地移动。
[0010]优选的其他细节在下文中被介绍,这些其他细节可以与电梯轿厢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被组合。
[0011]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包括在顶板下方的可移位地安装的面板,该面板具体地覆盖顶板的下表面。覆盖面板可以是例如装饰面板或承载光源的面板。覆盖面板提供了
顶板可以是坚固的,并且就可能的光源的定位而言,它不需要是可见的、美学的或优化的。因此,在运输非常大型物品期间也可以保护轿厢的表面。
[0012]在优选实施例中,顶板形成工作平台,具体地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人可以在该工作平台的顶部上站立在电梯轿厢外部。
[0013]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优选地包括被安装在轿厢顶部上的栏杆,具体地是人可以站立在轿厢外部的栏杆之间。
[0014]在优选实施例中,顶板可在栏杆之间的空间内竖直移动。
[0015]在优选实施例中,栏杆包围顶板的竖直投影。
[0016]在优选实施例中,栏杆壁部横向地包围工作空间。
[0017]在优选实施例中,栏杆包括在竖直定向与倾斜定向之间枢转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例如,倾斜定向可以是水平的。
[0018]在优选实施例中,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地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D1超过1.8米,并且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地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D2比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长距离Dd,该距离Dd优选地为至少30cm。距离D1超过1.8米提供当顶板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乘客站在顶板下方。所述距离Dd优选为至少30cm,然而更优选为至少50cm,并且更优选为至少1米。所述距离Dd一般优选小于2米。
[0019]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最下端极限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是最上端极限位置,并且顶板仅可在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被阻止在所述第一位置之下移动并被阻止在所述第二位置之上移动。
[0020]在优选实施例中,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地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D2超过2.5米。
[0021]在优选实施例中,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地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D2小于5米。
[0022]在优选实施例中,顶板在所述第二位置II中是水平的。优选地,当顶板是水平的时,顶板的平坦的上表面是水平的。水平的顶板的所述平坦的上表面f优选地形成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具体地当顶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I时,人可以在该工作平台的顶部上站立在电梯轿厢外部。顶板的水平上表面f的面积优选为至少0.5m2,优选更大,诸如至少1m2。
[0023]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包括锁定装备,该锁定装备可操作以将顶板不可移动地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II和/或所述第一位置I中。
[0024]在优选实施例中,锁定装备包括锁定杆,该锁定杆被可移动地安装在顶板上,并且可移动到至少在竖直方向上不可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凹部或从该一个或多个凹部移动。
[0025]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竖直延伸的支撑机构,顶板通过该一个或多个可竖直延伸的支撑机构被安装在轿厢的固定结构上,具体地相对于这些固定结构,顶板可移动,固定结构优选是例如轿厢框架或轿厢壁部。优选地,电梯轿厢包括多个所述可延伸支撑机构。多个所述可延伸支撑机构被布置在水平移位的地点处,以供促进顶板具体地在其第二位置II处的稳定性。
[0026]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可竖直延伸的支撑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枢转臂。
[0027]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位置I和II处,顶板呈相同的水平姿势。
[0028]在优选实施例中,顶板包括可移位以供在顶板中形成开口的部分。
[0029]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布置,以用于将顶板从所述第一位置I竖直向上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II和/或从所述第二位置II竖直向下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I。因此,顶板可以容易地在位置之间被移动。致动布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致动器优选地是电动机。
[0030]在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布置是螺旋千斤顶(jack)。
[0031]在优选实施例中,顶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其竖直投影覆盖了运输空间的竖直投影的大部分,即超过50%,然而最优选地超过运输空间的竖直投影的75%。
[0032]在优选实施例中,门是可打开和可关闭的,例如,优选地是滑动门或平开门。
[0033]在优选实施例中,门是自动门。门优选地可由在轿厢中所包括的门操作器自动打开和关闭。自动门为乘客使用提供了高度便利性,同时还促进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因此,在电梯轿厢可以运输大型物品(诸如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1),包括顶板(4;40;400);多个壁部(2);地板(3);一个或多个门(5);以及运输空间(10),由所述顶板(4;40;400)、所述多个壁部(2)、所述地板(3)和所述一个或多个门(5)界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40;400)能够从第一位置(I)竖直向上移动到第二位置(II),以用于增大所述运输空间(10)的高度,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II)竖直向下移动回所述第一位置(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所述电梯轿厢(1)包括在所述顶板(4;40;400)之下的可移位地安装的面板(7),所述面板特别地覆盖所述顶板(4;40;400)的下表面。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所述顶板(4;40;400)形成工作平台,特别地至少当所述顶板(4;40;4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I)时,人能够在所述电梯轿厢(1)外部站立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上。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所述电梯轿厢(1)包括被安装在所述轿厢(1)的顶部上的栏杆(11),特别地人能够在所述轿厢(1)外部站立在栏杆(11)之间。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所述顶板(4;40;400)能够在所述栏杆(11)之间的空间(W)内竖直移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所述栏杆(11)包围所述顶板(4;40;400)的竖直投影。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当所述顶板(4;40;4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地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4;40;400)的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D1)超过1.8米,并且当所述顶板(4;40;4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地板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顶板(4;40;400)的所述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D2)比当所述顶板(4;40;40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长距离Dd,所述距离Dd优选地为至少30cm。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其中当所述顶板(4;40;4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地板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顶板(4;40;400)的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自由距离(D2)超过2.5米。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