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47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排气环管,每个排气环管上均开设有连接开口,每个排气环管的连接开口上均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排气环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排气环管上开设有安装有若干个出气嘴,所述箱体外设有气源组件。本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在电梯底部设置盛放有水的箱体,轿厢失速下坠时落入到含有气泡的水中,水中气泡使单位体积中的水质量变小,较于轿厢直接掉落没有气泡的水中装置降低轿厢落入水中时阻力、降低了人员收到的冲击,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防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电梯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常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建设建筑用施工电梯多采用电机钢丝绳提升轿厢或者齿轮齿条啮合提升轿厢,使轿厢作上下移动运送工人或者物料,现有的建筑施工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失速下坠的风险,建筑施工电梯下坠触地安全防护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在电梯底部设置盛放有水的箱体,轿厢失速下坠时落入到含有气泡的水中,水中气泡使单位体积中的水质量变小,较于轿厢直接掉落没有气泡的水中,装置降低轿厢落入水中时阻力、降低了人员收到的冲击,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排气环管,每个排气环管上均开设有连接开口,每个排气环管的连接开口上均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排气环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排气环管上开设有安装有若干个出气嘴。
[0005]所述箱体外设有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导管、单片机、电磁阀门和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出气口和电磁阀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门的出气口和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管与导气管位于箱体外的一端连通,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和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和电磁阀门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开口和套环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环的上端安装有遮挡布。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上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安装管,所述箱体排气口和安装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开合的扣板,所述扣板的内侧和安装管的内壁通过弹性件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壁的上部安装有弹性网。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下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侧和内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套管外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和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示例的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建筑施工电梯的轿厢发生失速下坠时,单片机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轿厢经过红外测距传感器的速度大于预设速度,单片机控制电磁阀门由关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压缩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经电磁阀门、导管、导气管、排气环管并由出气嘴喷出,箱体内的水中产生气泡,水中气泡使单位体积中的水质量变小,相较于轿厢直接掉落没有气泡的水中本技术降低轿厢落入水中时阻力,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
[0013]2、本技术示例的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遮挡布的外侧边和套环的上端密封固定,套环和遮挡布降低箱体内水分的蒸发,当出现建筑施工电梯失速下坠误判时,箱体内注入的空气经安装管并顶开扣板进入到大气中,避免遮挡布损坏。
[0014]3、本技术示例的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当轿厢落入到箱体内腔底部,轿厢压断外套管和内套管,箱体内的水由箱体上的排水口排出,保证轿厢内人员的安全;外套管和内套管起到双层防护,避免其中一个因老化等意外损坏造成箱体内水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红外测距传感器、2遮挡布、3套环、4排气组件、41安装管、42扣板、43弹性件、5箱体、6导气管、7导管、8单片机、9排水管、10电磁阀门、11压缩气罐、12弹性网、13出气嘴、14排气环管、15外套管、16内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5,箱体5位于建筑施工电梯的底部,箱体5内盛放有水,所述箱体5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排气环管14,每个排气环管14上均开设有连接开口,每个排气环管14的连接开口上均安装有导气管6,所述导气管6远离排气环管1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5的外侧,所述排气环管14上开设有安装有若干个出气嘴13。
[0022]所述箱体5外设有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1、导管7、单片机8、电磁阀门10和冲入有压缩空气的压缩气罐11,所述压缩气罐11的出气口和电磁阀门1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门10的出气口和导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导管7与导气管6位于箱体5外的一端连通,所述单片机8的输入端和红外测距传感器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和电磁阀门10的输入端电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5的开口和套环3的下端通过粘接、密封扣合、螺栓固定等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环3的上端安装有遮挡布2,遮挡布2的外侧边和套环3的上端密封固定,套环3和遮挡布2降低箱体5内水分的蒸发。
[0024]所述箱体5的上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组件4,
所述排气组件4包括安装管41,所述箱体5排气口外侧和安装管41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管41的另一端安装有开合的扣板42,所述扣板42的内侧和安装管41的内壁通过弹性件43连接,弹性件43使扣板42扣合在安装管41的一端。
[0025]所述箱体5内壁的上部安装有弹性网12。
[0026]所述箱体5下部开设有连通其内外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侧和内套管16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套管16的另一端封闭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16外套设有外套管15,所述外套管15的一端和箱体5的内壁连接,所述外套管15的另一端封闭设置。
[0027]单片机8控制电磁阀门10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单片机8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1检测物体移动速度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0028]所用单片机8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80c51单片机,单片机8的输入端和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1可以采用KTR

GP2D12红外测距传感器。
[0029]排气环管14、导气管6、外套管15、内套管16为塑料管材质或者薄金属管材质。
[0030]优选的,箱体5由金属板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排气环管(14),每个排气环管(14)上均开设有连接开口,每个排气环管(14)的连接开口上均安装有导气管(6),所述导气管(6)远离排气环管(1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5)的外侧,所述排气环管(14)上开设有安装有若干个出气嘴(13);所述箱体(5)外设有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1)、导管(7)、单片机(8)、电磁阀门(10)和压缩气罐(11),所述压缩气罐(11)的出气口和电磁阀门(1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门(10)的出气口和导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导管(7)与导气管(6)位于箱体(5)外的一端连通,所述单片机(8)的输入端和红外测距传感器(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8)的输出端和电磁阀门(10)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开口和套环(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远涵刘佳嘉张苏周林袁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