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42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藏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箱体与箱盖通过卡扣相连接,箱体内有储物腔,箱体包括保温层和蓄冷层,保温层为箱体外层,用于保温,保温层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箱体外侧壁上与进气口和进气管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蓄冷层用于存放蓄冷剂并进行传热,蓄冷层设在保温层内侧且与保温层间有空隙,该空隙作为冷流腔,蓄冷层与冷流腔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小孔,小孔用于通入冷流介质至蓄冷层内与蓄冷剂换热,储物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箱盖上设置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耗电并可实现对冷藏箱的快速充冷,还可实时监测储物腔内的温度以保证适宜的储藏环境。藏环境。藏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箱


[0001]本技术属于冷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箱。

技术介绍

[0002]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蔬菜和水果等的巨大浪费,冷藏运输是冷链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冷藏运输即利用制冷或者其他设备使得食品在运输时处于适宜状态,保证食品的新鲜度。目前用于运输不耗电的冷藏箱主要一种为内部中空的泡沫箱体,里面放置冰袋,用冰袋来制冷,这种箱体在使用前需要冷藏备用,费时费力且效果差,在食物的储藏中不同的食物适宜的储藏温湿度会有差异,这种储藏箱不能对巷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利于食品的保藏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冷藏箱,该冷藏箱可以实时的对箱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食物来对箱体的温湿度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食物在储藏和运输中能保持新鲜。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冷藏箱,所述冷藏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与箱盖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箱体内有储物腔,所述箱体包括保温层和蓄冷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箱体的外层,所述蓄冷层设置在保温层的内侧,所述蓄冷层内部为储物腔用于储藏物品,所述保温层与蓄冷层之间有空隙,空隙的厚度在20

40c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空隙的厚度为30cm,所述空隙可作为冷流腔。
[0006]所述储物腔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对储物腔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储物腔内的温湿度与所需温湿度保持一致,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用于显示箱体内温湿度,通过显示屏可以实时获知储物腔中的温湿度具体情况,以判断该温湿度是否适合储物腔内物质的保藏和运输。
[0007]进一步地,保温层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将冷流介质从箱体外通入至冷流腔,在停止使用冷藏箱时,所述出气口可将冷流介质排出冷流腔,为了使箱体快速充冷,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箱体的相对的侧面,出气口设置在箱体侧面接近箱体底部的位置以便在不使用冷藏箱时可将冷流介质全部排出冷流腔,在箱体外侧壁上,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一出气阀,打开第一进气阀即可通过进气口向冷流腔内通入冷流介质以实现对箱体的快速充冷,不使用冷藏箱时,打开第一出气阀插入排气管排出冷流腔内的冷流介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用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所述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一种,所述保温层与冷流腔接触的壁面由惰性材料制成,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所述保温层所
用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0009]进一步地,蓄冷层设置在保温层的内侧,蓄冷层内放置有蓄冷剂,蓄冷层与冷流腔相接触的壁面上设置有小孔,冷流腔中的冷流介质可以通过小孔进入蓄冷层内与蓄冷剂进行冷热交换。
[0010]优选地,所述蓄冷层的侧壁均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材料为铝合金或者氧化铝,以便蓄冷层与储物腔内以及冷流腔内进行冷热传递。所述蓄冷层的边角为圆角,圆角可以使得冷流介质的流动更为顺畅,在冷藏箱的底部,所述蓄冷层与保温层间还设有支撑部件,更为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有四个,分布在箱体底四角,设立支撑部件是为了避免箱体变形,保证蓄冷层与保温层间空隙的恒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腔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设置的目的在于对储物腔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使得储物腔内的温湿度与储藏物所需的储存温湿度保持一致,进而使食物在储存以及运输中保持新鲜。为了将箱体内的湿度调至与待保存食物所需的储藏湿度保持一致,在箱体内壁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出气管从储物腔侧壁穿过蓄冷层、冷流腔以及保温层至箱体外侧壁上,在箱体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出气阀。
[0012]优选地,储物腔侧壁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储物腔内不同位置与进气口、进气管的距离不同,各位置的温湿度也有差异,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储物腔不同位置的温湿度。
[0013]在需调节箱体内湿度时,同时打开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出气阀,从当箱体内湿度小于所需储藏湿度时,向进气管中通入湿度较高的空气,当湿度高于所需储藏湿度时,向进气管中通过干燥的空气,以此来调节储物腔中的湿度。在湿度调节完之后,可通过进气口通入冷流介质结合蓄冷层以及温度传感器将储物腔内的温度调至所需温度。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冷藏箱,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以及蓄冷层,保温层和蓄冷层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作为冷流腔,通过进气口向冷流腔中通过冷流介质,蓄冷层与冷流腔相接触的的壁面上设置有小孔。冷流介质通过小孔进入蓄冷层与蓄冷剂进行冷热交换从而实现在不耗电的情况下对冷藏箱快速充冷,为了进一步优化储藏环境,冷藏箱还设置了进气管以及第二出气口等以此来对冷藏箱湿度进行调节,冷藏箱在储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可以对储物腔中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纵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为:1

箱体;101

保温层;102

冷流腔;103

蓄冷层;104

第一进口;105

第一进气阀;106

湿度传感器;107

第二进气阀;108

进气管;109

湿度传感器;110

支撑部件;111

出气口;112

第一出气阀;113

储物腔;114

第二出气阀;115

出气管;2

箱盖;201

显示屏;3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如附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冷藏箱,所述冷藏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体1与箱盖2通过卡扣3连接,所述箱体1内有储物腔113,所述箱体1包括保温层101和蓄冷层103,所述保温层101为箱体1的外层,所述蓄冷层103设置在保温层101的内侧,所述保温层101与蓄冷层103之间有空隙,空隙的厚度在20

40cm之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箱盖(2)通过卡扣(3)相连接,所述箱体(1)内有储物腔(113),所述箱体(1)包括保温层(101)和蓄冷层(103),所述保温层(101)为箱体外层,用于保温,所述保温层(10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04)和出气口(111),所述箱体(1)外侧壁上与进气口(104)和出气口(111)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进气阀(105)和第一出气阀(112),所述蓄冷层(103)用于存放蓄冷剂并进行传热,所述蓄冷层(103)设在保温层(101)内侧且与保温层(101)间有空隙,该空隙作为冷流腔(102),所述蓄冷层(103)与冷流腔(102)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用于将冷流介质从箱体(1)外通入至蓄冷层(103)内与蓄冷剂换热,所述储物腔(11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9),所述箱盖(2)上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09)电性连接的显示屏(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13)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管(108)和出气管(115),所述进气管(108)和出气管(115)从储物腔(113)侧壁穿过所述蓄冷层(103)、冷流腔(102)、保温层(101)至箱体(1)外侧壁,在箱体(1)外侧壁与进气管(108)和出气管(115)相对位置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瑞雪冷链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