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3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墙板,连接板,连接板由上连板与下连板组成,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处于垂直关系,可以采用一道金属板折弯而成,上连板上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穿孔,用于固定到楼顶板的下侧面上,下连板的侧面部位上排列固定有多道固定杆,其末端部位还配套设置有固定螺母,墙板的上端侧排列设置有多道位置对应的贯通槽,贯通槽呈条形状,固定杆能够插入进贯通槽内,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墙板的厚度,则墙板安装后,固定杆的外端会超出在外,则锚入固定螺母使得墙板的上端得到固定,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安装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板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的普及使得建筑建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装配式施工是将各个建筑部件在工厂内提前预制,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施工,因此其相比现场浇筑施工的速度要快很多,但是涉及到建筑抗震,承重性等问题,建筑的主体结构的装配式施工方式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建筑内部的非承重构件的装配式施工模式还是值得推广,尤其是分隔墙体部分,其可采用轻质墙板,如加气混凝土等浇筑而成的预制墙板,其质量轻,方便运输与搬运,给建筑主体结构带来的承重负担小,但是该类墙板施工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与建筑主体结构部分连接不牢靠,如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部分,由于建筑的楼层高度存在误差,导致墙板顶部与楼顶板设置的连接锚件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对接,从而造成施工困难,该部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便利性,方便施工操作,并提高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墙板,连接板,所述墙板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轻质墙板,这是比较普遍的墙板构造,所述连接板由上连板与下连板组成,上连板与下连板均为长度相同的条形金属板结构,所述下连板的上侧边部位与上连板的侧边部位连接固定,且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形成整体截面为L形状的连接板,其加工时可以采用一道金属板折弯而成,所述上连板上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穿孔,则可采用锚固螺栓将上连板固定到楼顶板的下侧面上,所述下连板的侧面部位上排列固定有多道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螺杆结构,即其外表面上切削有螺丝纹,固定杆与下连板处于垂直关系,固定杆的末端部位还配套设置有固定螺母,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墙板的厚度。
[0005]所述墙板的上端侧排列设置有多道贯通槽,所述贯通槽是前后贯通的,贯通槽呈条形状,其内宽略大于固定杆的外径,则固定杆能够插入进贯通槽内,所述贯通槽的排列数量与固定杆的排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则下连板上的多道固定杆均能对应插入到墙板上端侧排列的贯通槽内,且由于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墙板的厚度,则墙板安装后,墙板的顶端部位贴靠下连板的状态下,固定杆的外端会超出在外,则超过在外的部分能够锚入固定螺母使得墙板的上端得到固定,则墙板的上端部位安装完成。
[0006]本技术的优势是,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只需要先将上连板固定到楼顶板下侧面对应位置,此时下连板则呈竖向状态,后将墙板的上端贴靠下连板并使得固定杆对应插入贯通槽内,最后锚固上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会使得墙板的上端紧贴固定到下连板上,固定
效果牢靠,结构强度好。
[0007]而在墙板上端贴靠下连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为了操作省力,一般会让墙板的下端不移动,墙板处于倾斜状态再慢慢扶正,这样固定杆插入过程并不会一直垂直于墙板,所以本技术中贯通槽呈条形状,有利于固定杆的插入过程,且墙板的高度若与楼层高度存在误差,即墙板的高度略小于楼层高度,也可以通过条形状的贯通槽得到调整。
[0008]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贯通槽的内壁一圈固定设置有通槽圈,则通槽圈的内宽需要略大于固定杆的外径,通槽圈为金属构件,其设置的作用是增加贯通槽部位的结构硬度,防止贯通槽部位与固定杆碰撞接触时出现破损,另外,设置通槽圈还能有利于贯通槽部位制作形成,墙板一般采用轻质加气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预留布置好通槽圈即可自然形成贯通槽。
[0009]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通槽圈的外周排列设置有多道锚入杆,锚入杆嵌入在墙板的材料内部,增加通槽圈的固定效果。
[0010]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固定杆的外端还配套设置有垫环,垫环的内径略大于固定杆的外径,但小于固定螺母的外径,垫环的外径显著大于固定螺母的外径,垫环用于固定墙板时套入到固定杆的外端,其紧贴于墙板的外侧面与固定螺母之间,用于增加与墙板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螺母对墙板的固定效果,同时避免固定螺母对墙板的挤压损坏。
[0011]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固定螺母的内端部位外周一圈固定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径显著大于固定螺母的外径,则使用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时固定圈会与固定螺母一同挤压垫环,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紧固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组装过程立体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部位截面侧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墙板的贯通槽部位截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墙板1,连接板2,所述墙板1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轻质墙板,这是比较普遍的墙板构造,所述连接板2由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组成,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均为长度相同的条形金属板结构,所述下连板22的上侧边部位与上连板21的侧边部位连接固定,且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形成整体截面为L形状的连接板2,如图3截面图所示,其加工时可以采用一道金属板折弯而成,所述上连板21上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穿孔211,如图2所示,则可采用锚固螺栓将上连板21固定到楼顶板的下侧面上,所述下连板22的侧面部位上排列固定有多道固定杆221,所述固定杆221为螺杆结构,即其外表面上切削有螺丝纹,固定杆221与下连板22处于垂直关系,固定杆221的末端部位还配套设置有固定螺母222,固定杆221的长度大于墙板1的厚度。
[0018]所述墙板1的上端侧排列设置有多道贯通槽11,如图2所示,所述贯通槽11是前后
贯通的,贯通槽11呈条形状,其内宽略大于固定杆221的外径,则固定杆221能够插入进贯通槽11内,所述贯通槽11的排列数量与固定杆221的排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则下连板22上的多道固定杆221均能对应插入到墙板1上端侧排列的贯通槽11内,且由于固定杆221的长度大于墙板1的厚度,则墙板1安装后,墙板1的顶端部位贴靠下连板22的状态下,如图3截面图所述,固定杆221的外端会超出在外,则超过在外的部分能够锚入固定螺母222使得墙板1的上端得到固定,则墙板1的上端部位安装完成。
[0019]本技术的优势是,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只需要先将上连板21固定到楼顶板下侧面对应位置,此时下连板22则呈竖向状态,后将墙板1的上端贴靠下连板22并使得固定杆221对应插入贯通槽11内,最后锚固上固定螺母222,固定螺母222会使得墙板1的上端紧贴固定到下连板22上,如图1所示,固定效果牢靠,结构强度好。
[0020]而在墙板1上端贴靠下连板22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为了操作省力,一般会让墙板1的下端不移动,墙板1处于倾斜状态再慢慢扶正,如图2所示,这样固定杆221插入过程并不会一直垂直于墙板1,所以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墙板与楼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连接板(2),所述墙板(1)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轻质墙板,所述连接板(2)由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组成,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均为长度相同的条形金属板结构,所述下连板(22)的上侧边部位与上连板(21)的侧边部位连接固定,且上连板(21)与下连板(22)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形成整体截面为L形状的连接板(2),所述上连板(21)上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穿孔(211),所述下连板(22)的侧面部位上排列固定有多道固定杆(221),所述固定杆(221)为螺杆结构,其外表面上切削有螺丝纹,固定杆(221)与下连板(22)处于垂直关系,固定杆(221)的末端部位还配套设置有固定螺母(222),固定杆(221)的长度大于墙板(1)的厚度,所述墙板(1)的上端侧排列设置有多道贯通槽(11),所述贯通槽(11)是前后贯通的,贯通槽(11)呈条形状,其内宽略大于固定杆(221)的外径,固定杆(221)能够插入进贯通槽(11)内,所述贯通槽(11)的排列数量与固定杆(221)的排列数量相同,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盛世中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