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27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包括微控处理器、直流放电电路、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直流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微控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的采样端连接,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的采样端连接;便携性高,同时通过测量母线电压得到的电流适中,提高了电池内阻的检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内阻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内阻是反映电池健康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它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工程制造等多个领域都得到应用。它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欧姆电阻基本稳定不变,极化电阻会随着影响极化水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0003]目前电池内阻检测仪便携性不高,同时检测时是使用电流源给电池施加一个脉冲信号,测量电池端电压和开路电压的差值,用这个差值除以测试的电流就是电池的直流内阻。理论上测量电流越小,对极化电阻的干扰就越小,但是12V电池的内阻一般不大于10毫欧,24V电池内阻一般不大于20毫欧,都是毫欧级,电流太小会导致测量的精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便携性高,同时通过测量母线电压得到的电流适中,提高了电池内阻的检测精度。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包括微控处理器、直流放电电路、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直流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微控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的采样端连接,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的采样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放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放电电阻组件和二极管V4,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到微控处理器的PWM端口、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放电电阻组件连接到二极管V4的负极端,二极管V4 的正极端连接到电池的电源端子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3、电阻R35、二极管 V5和电容C14,电阻R35、二极管V5、电容C14相互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到放电电阻组件和二极管V4之间的连接节点上、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到微控处理器的AD采样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阻组件包括电阻R27、电阻R28和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相互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到二极管V4的负极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电池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电源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连接到微控处理器AD采样端,另一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连接到微控处理器AD采样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10、运算放大器N2A 和电容C41,电阻R8和电阻R10串联后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端、串联后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N2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到电阻R8 和电阻R10之间的连接节点上,运算放大器N2A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后形成基准电压端,基准电压端连接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0、电容C13、运算放大器 N1、电阻R21和电容C12;
[0012]运算放大器N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电容C13连接到电池信号端子正极电压端、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C10连接到电池信号端子负极电压端,运算放大器N1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压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电阻R21 和电容C12串联后的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串联后的另一端接地,微控处理器的AD采样端连接到电阻R21和电容C12之间的连接节点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内阻检测仪还包括输入信号检测电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信号检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30、限流电阻R32、 RC滤波电路和二极管V6,限流电阻R30的一端连接到电池信号端子负极电压端,RC滤波电路和二极管V6并联后一端连接到限流电阻R30和限流电阻R32之间的连接节点上、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到微控处理器的AD采样。
[0015]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处理器为MC9S12G48的单片机。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通过测量母线电压得到的电流适中,提高了电池内阻的检测精度;便携性高,能够实现电池内阻的灵活检测,可以适用于需要检测电池内阻的场合,实现对电池内阻状态的采集,及时给出预警信息,从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辅助提高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直流放电电路和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0019]图3为信号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4为电池的信号端子正极电压对应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5为电池的信号端子负极电压对应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6为提供2V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电路;
[0023]图7为提供2.5V偏置电压的基准电压电路;
[0024]其中,1

微控处理器,2

直流放电电路,3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4

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5

输入信号检测电路,6

外部设备,7

CAN通讯电路, 41

电源电路,42

基准电压电路,43

信号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6]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包括微控处理器1、直流放电电路2、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和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直流放电电路2的输入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的输
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采样端连接,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 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采样端连接。
[0027]微控处理器1控制驱动直流放电电路2断开,延时2.5mS,然后采集电池两端电压;微控处理器1控制驱动开关接通,延时2.5mS,通过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采集被测电池的电源端子直流电压,以采集母线电压V
BAT
,因此直流放电电流I=V
BAT
/R,R为放电电阻(电阻R27、电阻R28和电阻R29),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对电池两端电压进行检测,得到电压为

V, R0=

V/K/I,因而实现电池内阻R0的测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处理器(1)、直流放电电路(2)、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和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直流放电电路(2)的输入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采样端连接,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与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处理器(1)的采样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放电电路(2)包括三极管Q1、放电电阻组件和二极管V4,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到微控处理器(1)的PWM端口、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放电电阻组件连接到二极管V4的负极端,二极管V4的正极端连接到电池的电源端子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3)包括电阻R13、电阻R35、二极管V5和电容C14,电阻R35、二极管V5、电容C14相互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到放电电阻组件和二极管V4之间的连接节点上、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到微控处理器(1)的AD采样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阻组件包括电阻R27、电阻R28和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相互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到二极管V4的负极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内阻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子电压检测电路(4)包括电源电路(41)、基准电压电路(42)和信号放大电路(43),电池的输出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电源电路(41)、基准电压电路(42)、信号放大电路(43)连接到微控处理器(1)AD采样端,另一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43)连接到微控处理器(1)AD 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方圆王文涌许金峰章涛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合试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