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入式导管以及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20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埋入式导管以及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其中一种埋入式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气囊以及皮肤固定装置,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外侧壁上;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封闭,且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开设有侧孔,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注药口以及充气口,所述导管主体内部包括注药通道以及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侧,所述注药通道连通所述注药口以及所述侧孔,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口以及所述气囊。所述气囊以及皮肤固定装置可将导管固定于病人体内及皮肤上,固定效果好,固定过程简便,所述侧孔作为可作为持续给药出口,达到可随时持续给药目的。达到可随时持续给药目的。达到可随时持续给药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入式导管以及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埋入式导管以及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疼痛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术后切口疼痛问题越来越引起外科医生的重视。腹部术后的切口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近年来,麻醉医生会选择在术中或者术后将止痛药打至腹膜筋膜进行神经阻滞,以实现满意的止痛效果。但是,腹膜筋膜阻滞的时效性只有12

24h,对于部分伤口的止痛时效不够。另外,部分患者的疼痛阈值较高,需增大基础用药量才能充分止痛。现有的术中或者术后的腹横筋膜阻滞,是一次性给予标准剂量,并不具备持续给药、补充给药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埋入式导管以及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床上腹横筋膜阻滞无法实现持续给药和补充给药的问题,达到导管固定效果好,并且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给药的目的。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入式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气囊以及皮肤固定装置,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外侧壁上,位于所述气囊后方;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封闭,且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设置于所述气囊前方,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注药口以及充气口,所述导管主体内部包括注药通道以及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侧,所述注药通道连通所述注药口以及所述侧孔,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口以及所述气囊。
[0005]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为封闭设置,可防止导管置入病人身体后,病人腹部皮下组织通过前端开口进入导管内部,从而造成导管堵塞。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可以将所述导管主体前端固定于病人腹部皮下组织,即将导管留置于腹横筋膜层面。而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外侧壁上,则是用于将导管主体后端在皮肤上进行固定。所述导管主体内部设置有注药通道以及充气通道,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注药口以及充气口,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开设有侧孔,即保证了所述导管可长期放置于病人体内,医生可在病人体外通过向注药通道注射药物,药物经过注药通道从所述侧孔流出,达到了可持续给药的目的,而充气通道则方便医生在体外通过充气通道向气囊充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为圆端面,圆端面圆滑无凸起,可以减少导管置入身体时病人的疼痛与不适,提高病人的舒适感,有助于顺利将导管置入病人身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主体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刻度标识可以方便医生在将导管置入病人身体时,观察置入深度,从而找到置入导管的最佳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孔为对称分布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上,所述侧孔边缘向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部凹陷,所述导管主体的外侧壁是平滑的侧壁。所述侧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上,可使得注入的药物经过所述注药通道均匀的从侧孔流向伤口的各个位置,确保伤口各个位置均得到用药。所述侧孔边缘向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部凹陷,使得侧孔面积增大,使药物更容易从侧孔流出,同时防止所述侧孔边缘凸起,在置入病人身体时造成疼痛与不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通道的横截面积与所述注药通道的横截面积比不超过1:10。所述充气通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注药通道的横截面积,保证了较大的注药通道体积,使得能容纳更多的药物同时注入,可一次注入大剂量药物,有效的减少注药的频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弹性气囊,当所述气囊未充气时,所述气囊贴合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当所述气囊充气后,所述气囊形状为环形环绕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气囊未充气时,收缩贴合在所述导管前端外侧壁上,可减小导管整体体积,降低导管置入的难度;当充气后,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变成环形环绕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可封堵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在病人皮下组织的通道出口,防止导管溜脱,起到固定导管的目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皮肤固定装置为可移动装置,用于在所述导管主体外侧壁上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可在所述导管主体外侧壁上进行前后自由移动,当置入导管达到合适深度时,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可移到皮肤上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固定于不同腹壁厚度的表皮,适用于不同病人,增大了该类导管的使用价值。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主体材质为医用硅胶。医用硅胶不易出现折弯、压挤变形等情况,具有良好的支撑力,置入病人伤口之后,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本形态,便于使用,同时医用硅胶材质柔软,不会对人体皮肤等造成损伤,亲肤程度高,对人体皮肤舒适度高。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的手术设备,包括注射器、刚性引导管以及上述的埋入式导管,所述注射器用于向所述埋入式导管充气以及注药,所述刚性引导管用于定位以及引导所述埋入式导管埋入病人身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引导管为长针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一种埋入式导管中的气囊可在病人体外通过充气口向充气通道充气,使得气囊充气膨胀,从而可封堵导管主体的前端在病人腹部皮下组织的通道出口,防止导管溜脱,起到将导管固定于病人腹部皮下组织、留置于腹横筋膜层面的目的,固定过程简便,且固定效果好;
[0017]2、本技术一种埋入式导管中的皮肤固定装置为可移动装置,在所述导管主体外侧壁上进行前后移动,当置入导管达到合适深度时,可移动到病人皮肤上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固定于不同腹壁厚度的表皮,适用于不同病人,增大了该类导管的使用价值;
[0018]3、本技术一种埋入式导管中的导管主体内部包括注药通道以及充气通道,且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开设有侧孔,药物从注药通道被注入后,从侧孔流出,至分散至伤口,侧孔可作为持续给药出口,实现随时及持续给药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1]其中:1—导管主体,2—气囊,3—皮肤固定装置,4—侧孔,5—注药口,6—充气口,7—注药通道,8—充气通道,9—刻度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埋入式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气囊2以及皮肤固定装置3,所述气囊2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1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皮肤固定装置3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1的后端外侧壁上,位于所述气囊2后方;所述导管主体1的前端封闭,且所述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入式导管,包括导管主体以及气囊,所述气囊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封闭,且前端管壁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设置于所述气囊前方,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注药口以及充气口,所述导管主体内部包括注药通道以及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侧,所述注药通道连通所述注药口以及所述侧孔,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口以及所述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肤固定装置,所述皮肤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气囊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为圆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刻度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为对称分布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管壁上,所述侧孔边缘向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内部凹陷,所述导管主体的外侧壁是平滑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通道的横截面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庆李勇杨梓锋蔡宇晶王晟吕泽坚胡伟贤郑佳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