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708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包括千斤顶、模板、爬杆、提升架、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所述提升架通过千斤顶支撑安装在爬杆上,模板包括外平模、圆弧模,外平模与圆弧模采用螺栓连接,模板的对角处设抱角螺杆加固,外平模与提升架中的提升架立柱之间设有槽钢伸缩装置、调节螺杆,提升架立柱的底部设有固定滚轮,固定滚轮在提升架提升过程中与墩身混凝土接触;主操作平台包括主平台桁架,主平台桁架与提升架立柱焊接,辅助平台安装在主操作平台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利用千斤顶将外平模、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整体一同提升,模板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大型起重设备,减少起重设备使用时间,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方墩模板的施工存在以下缺点:
[0003]1)物资原材方面:模板的周转率低。
[0004]2)进度方面:需要大型机械配合作业,施工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0005]3)质量方面:无法依靠模板自身纠偏,受起重及施工操作影响,模板接缝多,混凝土色差、外观不易控制。
[0006]4)安全方面:高空作业、操作平台狭小,安全隐患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包括千斤顶、模板、爬杆、提升架、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
[0009]所述提升架通过千斤顶支撑安装在爬杆上,所述模板包括外平模、圆弧模,外平模与圆弧模采用螺栓连接,模板的对角处设抱角螺杆加固,所述外平模与提升架中的提升架立柱之间设有槽钢伸缩装置、调节螺杆,提升架立柱的底部设有固定滚轮,所述固定滚轮在提升架提升过程中与墩身混凝土接触;
[0010]所述主操作平台包括主平台桁架,主平台桁架与提升架立柱焊接,所述辅助平台安装在主操作平台下方。
[0011]作为改进,所述提升架为开字型,提升架包括上横梁、提升架立柱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采用10#槽钢,提升架立柱采用16#槽钢,下横梁采用14a#槽钢,所述横梁、提升架立柱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0012]作为改进,所述爬杆选用φ48*3.5mm无缝钢管,爬杆沿墩身高度通长设置。
[0013]作为改进,在爬杆的每50cm高度处,用钢筋将爬杆与墩身竖向筋十字焊接成一整体。
[0014]作为改进,所述千斤顶采用QYD

100型楔块式液压千斤顶,每个千斤顶上安装针型阀。
[0015]作为改进,所述主操作平台的顶面上满铺脚手板,平台四周设置安全护栏,满挂密目式安全网,安全护栏的底部设置高挡脚板。
[0016]作为改进,所述辅助平台与提升架间安装有加强围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利用千斤顶将外平模、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整体一同提升,模板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大型起重设备,减少起重设备使用时间,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A

A向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B

B向视图;
[0021]图中:1、千斤顶,2、模板,3、提升架立柱,4、主平台桁架,5、爬杆,6、提升架,7、调节螺杆,8、槽钢伸缩装置,9、安全护栏,10、脚手板,11、辅助平台,12、固定滚轮,13、加强围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包括千斤顶1、模板2、爬杆5、提升架6、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11;
[0024]所述提升架6通过千斤顶1支撑安装在爬杆5上,所述模板2包括外平模、圆弧模,外平模与圆弧模采用螺栓连接,模板2的对角处设抱角螺杆加固,所述外平模与提升架6中的提升架立柱3之间设有槽钢伸缩装置8、调节螺杆7,提升架立柱3的底部设有固定滚轮12,所述固定滚轮12在提升架6提升过程中与墩身混凝土接触;
[0025]所述主操作平台包括主平台桁架4,主平台桁架4与提升架立柱3焊接,所述辅助平台11安装在主操作平台下方,设置两层操作平台能确保高空作业施工安全。
[0026]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外平模采用钢模,面板厚度4mm,高度2m,用L63*6mm等边角钢作为竖肋,间距24cm,横肋采用12#槽钢,间距75cm,四边倒角处采用定型圆弧钢模,面板厚度4mm,高度2m,肋板厚度6mm,宽6.3cm;
[0027]所述外平模与圆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对角处设置抱角螺杆加固,外平模与提升架立柱3之间设置上、中、下三道槽钢伸缩装置8连接,并设置调节螺杆7,用来控制外模组装、分离及模板上下垂直度的调节。
[0028]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提升架6是模板2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提升架6为开字型门架,提升架立柱3用16#槽钢,上横梁采用10#槽钢,下横梁采用14a#槽钢,提升架立柱3与横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在提升架立柱3的底部设置固定滚轮12,固定滚轮12在提升过程中与墩身混凝土接触,用以保证整个系统提升过程的稳定性及确保墩身垂直度。
[0029]所述提升架6通过安装在横梁顶部的千斤顶1支撑在爬杆5上,整个提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6传递给爬杆5,爬杆5选用φ48*3.5mm无缝钢管,沿墩身高度通长设置。爬杆5连接处采用焊接,爬杆5在连接处焊接后,采用磨光机进行打磨,使钢管表面光滑,让千斤顶1能顺利通过。焊接处要饱满,爬杆5表面不得有油漆和铁锈。在提升架6提升过程中,为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在12根爬杆5的每50cm高处,用两根30cm长φ25钢筋将爬杆5与墩身竖向筋十字焊接连接成一整体。
[0030]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千斤顶1采用QYD

100型楔块式液压千斤顶,配合YKT

36型液压控制台、油管及其他附件等,千斤顶1的设计承载能力为10t,计算承载能力为5t,单次爬升行程30mm,每个千斤顶1上安装针型阀,以控制进油,油路通过分油器连接,采用分组并联主φ16、支φ8高压油路系统同千斤顶相连,形成液压系统。
[0031]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主操作平台不仅为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提升提供施工平台,且与提升架6一同抵抗混凝土侧压力,起到支撑模板2的作用。主操作平台采用桁架结构,截面尺寸为1.2米*1.2米,采用∟100*8和∟63*6等边角钢加工,主平台桁架4与提升架立柱3焊接连接成一体,主操作平台顶面满铺1.5cm的脚手板10,平台四周设置1.5m高的安全护栏9,安全护栏9上满挂密目式安全网,安全护栏9的底部设置20cm高挡脚板,防止高空坠物。
[0032]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辅助平台11与提升架6间安装有加强围檩13。辅助平台11上包括洒水养护、垂直测量、水平测量等装置。洒水管用胶质软管制成,固定在辅助平台11上,沿混凝土壁均匀布孔。中心测量用短重垂线,观察模体的水平位移,在模体的四个面对称设四根重垂线测量,并用激光铅垂仪校正。水平测量利用水准管,观察操作平台的水平度。
[0033]本技术的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利用千斤顶将外平模、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整体一同提升,模板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大型起重设备,减少起重设备使用时间,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1)、模板(2)、爬杆(5)、提升架(6)、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平台(11);所述提升架(6)通过千斤顶(1)支撑安装在爬杆(5)上,所述模板(2)包括外平模、圆弧模,外平模与圆弧模采用螺栓连接,模板(2)的对角处设抱角螺杆加固,所述外平模与提升架(6)中的提升架立柱(3)之间设有槽钢伸缩装置(8)、调节螺杆(7),提升架立柱(3)的底部设有固定滚轮(12),所述固定滚轮(12)在提升架(6)提升过程中与墩身混凝土接触;所述主操作平台包括主平台桁架(4),主平台桁架(4)与提升架立柱(3)焊接,所述辅助平台(11)安装在主操作平台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墩模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6)为开字型,提升架(6)包括上横梁、提升架立柱(3)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采用10#槽钢,提升架立柱(3)采用16#槽钢,下横梁采用14a#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祥李康王健张河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