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05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包括:排风热交换器、新风热交换器、排风风管、送风风管、循环液温管、循环液冷管、排风风机、新风风机和循环泵;循环液冷管、排风热交换器、循环液温管和新风热交换器、依次连通,组成循环液循环管路;循环泵安装在循环液循环管路上;排风风管与排风热交换器连通,禽舍中的温浊气经排风风管进入排风热交换器,与排风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舍外;新风热交换器与送风风管连通;舍外冷新风经过进入新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通过送风风管进入舍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舍内的温暖浊气进行热量回收,并利用该部分热量对舍外新风进行加热,具有节约能源、减小大气污染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禽舍环境调节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冬季北方地区日照短、寒冷、多风,外界气温与禽舍内动物需要的温度相差悬殊。雏禽需要的温度从开始35~36℃,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到成年需要的合适温度也要达到23℃左右。
[0003]目前,禽舍需要通风换气时,通常以室温负压通风的方式将舍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这样会造成较大的热量散失和环境污染。通风和保温往往不能同时存在,排出污浊空气同时必然会带走舍内大量的热能。为了减少舍内热量损失,需要采取各种供暖方式以维持舍内温度,这样会消耗大量能源。或者采取“重保温、轻通风”方式,这样会造成舍内空气质量差,另外,采取负压通风换气的方式,容易使家禽出现缺氧的风险。除此之外,舍内较高温度的污浊空气内含有大量的水汽、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粉尘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到舍外,会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和生物安全风险。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能耗低、减少大气污染的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能够将禽舍内的温暖浊气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导至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升温后的循环液再与禽舍外部的冷新风进行热交换,使冷新风进行升温,并吹至禽舍内部,能够有效提高热回收效率,节约能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包括:排风热交换器、新风热交换器、排风风管、送风风管、循环液温管、循环液冷管、排风风机、新风风机和循环泵;
[0008]所述循环液冷管、所述排风热交换器、所述循环液温管和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依次连通,组成循环液循环管路;所述循环泵安装在所述循环液循环管路上;
[0009]所述排风风管具有温浊气入口;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具有冷浊气出口;所述温浊气入口朝向禽舍中的家禽;所述冷浊气出口位于禽舍底部,并朝向禽舍外部;所述排风风机安装在所述冷浊气出口位置处;所述温浊气入口、所述排风风管、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和所述冷浊气出口依次连通,形成排风管路;禽舍中的温浊气依次经所述温浊气入口和所述排风风管进入所述排风热交换器,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冷浊气出口排出禽舍外部;
[0010]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具有冷新风入口;所述冷新风入口位于禽舍底部,并朝向禽舍外部;所述新风风机安装在所述冷新风入口的位置处;所述送风风管具有温新风出口;所述
温新风出口斜向上朝向禽舍房顶;所述冷新风入口、所述新风热交换器、所述送风风管和所述温新风出口依次连通,形成进风管路;禽舍外冷新风经过所述冷新风入口进入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与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后依次经所述送风风管和所述温新风出口进入禽舍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排风风管安装在禽舍一侧墙壁的中部位置;所述温浊气入口设置有多个,且轴向开设于所述排风风管的管壁上;所述温浊气入口的孔径自所述排风风管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0012]优选的,所述送风风管安装在与所述排风风管相对的另一侧墙壁的顶端;所述温新风出口设置有多个,且轴向开设于所述送风风管的管壁上;所述温新风出口的孔径自所述送风风管与所述新风热交换器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0013]优选的,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包括排风热交换器外管、第一上封盖、第一下封盖和多个第一热交换列管;
[0014]所述第一上封盖和所述第一下封盖间隔安装在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内部,并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的内管壁密封连接,形成第一热交换腔;
[0015]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均匀且纵向布设在第一热交换腔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封盖和所述第一下封盖连接;所述第一上封盖和所述第一下封盖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温浊气入口和冷浊气出口连通;
[0016]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循环液入口和第一循环液出口;所述第一循环液入口、所述第一热交换腔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液出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液入口与所述循环液冷管相连,并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腔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一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循环液温管相连,并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腔的顶端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穹顶;所述第一穹顶与所述第一上封盖之间形成温浊气气室;所述温浊气气室与所述排风风管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下封盖之间形成排气气液分离室;所述冷浊气出口开设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靠近所述第一下封盖的一端;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靠近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开设有冷凝液排出口;所述冷浊气出口和所述冷凝液排出口均与所述排气气液分离室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包括新风热交换器外管、第二上封盖、第二下封盖和多个第二热交换列管;
[0020]所述第二上封盖和所述第二下封盖间隔安装在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外管内部,并与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外管的内管壁密封连接,形成第二热交换腔;
[0021]所述第二热交换列管均匀且纵向布设在第二热交换腔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封盖和所述第二下封盖连接;所述第二上封盖和所述第二下封盖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列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热交换列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冷新风入口和温新风出口连通;
[0022]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外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循环液入口和第二循环液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液入口、所述第二热交换腔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液出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液入口与所述循环液温管相连,并靠近所述第二热交换腔的顶端设置;所述第二循环液出口与
所述循环液冷管相连,并靠近所述第二热交换腔的底端设置。
[0023]优选的,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外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穹顶,底端安装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穹顶与所述第二上封盖之间形成温新风气室;所述温新风气室与所述送风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下封盖之间形成冷新风气室;所述冷新风入口开设于所述新风热交换器外管管壁上,并与所述冷新风气室连通。
[0024]优选的,所述排风风管和所述送风风管的材质为PVC;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和所述新风热交换器的材质为不锈钢。
[0025]优选的,所述循环液温管和所述循环液冷管表面均包覆有保温层。
[002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禽舍内温暖的污浊空气通过排风风管进入排风热交换器顶端,与排风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浊气自上而下逐渐降温,将其热量传导至循环液,达到排风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液自下而上逐渐升温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热交换器(1)、新风热交换器(2)、排风风管(3)、送风风管(4)、循环液温管(5)、循环液冷管(6)、排风风机(7)、新风风机(8)和循环泵(9);所述循环液冷管(6)、所述排风热交换器(1)和所述循环液温管(5)和所述新风热交换器(2)依次连通,组成循环液循环管路;所述循环泵(9)安装在所述循环液循环管路上;所述排风风管(3)具有温浊气入口(301);所述排风热交换器(1)具有冷浊气出口(101);所述温浊气入口(301)朝向禽舍中的家禽;所述冷浊气出口(101)位于禽舍底部,并朝向禽舍外部;所述排风风机(7)安装在所述冷浊气出口(101)位置处;所述温浊气入口(301)、所述排风风管(3)、所述排风热交换器(1)和所述冷浊气出口(101)依次连通,形成排风管路;所述新风热交换器(2)具有冷新风入口(201);所述冷新风入口(201)位于禽舍底部,并朝向禽舍外部;所述新风风机(8)安装在所述冷新风入口(201)的位置处;所述送风风管(4)具有温新风出口(401);所述温新风出口(401)斜向上朝向禽舍房顶;所述冷新风入口(201)、所述新风热交换器(2)、所述送风风管(4)和所述温新风出口(401)依次连通,形成进风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管(3)安装在禽舍一侧墙壁的中部位置;所述温浊气入口(301)设置有多个,且轴向开设于所述排风风管(3)的管壁上;所述温浊气入口(301)的孔径自所述排风风管(3)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1)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管(4)安装在与所述排风风管(3)相对的另一侧墙壁的顶端;所述温新风出口(401)设置有多个,且轴向开设于所述送风风管(4)的管壁上;所述温新风出口(401)的孔径自所述送风风管(4)与所述新风热交换器(2)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舍通风热量回收、利用及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1)包括排风热交换器外管(102)、第一上封盖(103)、第一下封盖(104)和多个第一热交换列管(105);所述第一上封盖(103)和所述第一下封盖(104)间隔安装在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102)内部,并与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102)的内管壁密封连接,形成第一热交换腔(106);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105)均匀且纵向布设在第一热交换腔(106)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封盖(103)和所述第一下封盖(104)连接;所述第一上封盖(103)和所述第一下封盖(104)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105)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31);所述第一热交换列管(10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31)分别与所述温浊气入口(301)和冷浊气出口(101)连通;所述排风热交换器外管(102)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循环液入口(1021)和第一循环液出口(1022);所述第一循环液入口(1021)、所述第一热交换腔(106)以及所述第一循环液出口(1022)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液入口(1021)与所述循环液冷管(6)相连,并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腔(106)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一循环液出口(102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守帅张倩任景乐吕良鹏刘宗正刘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市畜牧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