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循环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0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热交换循环炉,包括第一循环管道,其包括依次连通且围成闭合回路的材料管道、催化管道和回流管道,第一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风机;材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漆包线穿设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材料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催化管道内设有第一催化器,回流管道的进气端与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管道,与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管道上设有排气风机;进气管道,与材料管道相连通,其具有至少一个与排气管道相接触的换热管段。以上结构的热交换循环炉的进气管道的换热管段能够跟从排气管道排出的气流进行换热,使得从外部进入材料管道的空气得到预热,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利用效率,降低热交换循环炉的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循环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循环炉。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漆包线生产时,在铜线的表面覆盖有油漆层后,需要对油漆层烘干,在烘干油漆层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这些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目前的做法是将烘干油漆层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反应,然后再将反应后的气体排出。其中,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热量被直接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费,也容易由于高温而损坏排风风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热利用效率较高的热交换循环炉。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循环炉,包括: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包括依次连通且围成闭合回路的材料管道、催化管道和回流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设有驱使气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机;所述材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可供漆包线穿设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材料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所述催化管道内设有可与挥发的油漆分子反应的第一催化器,所述回流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驱使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风机;进气管道,与所述材料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气管道相接触的换热管段。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循环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6]以上结构的热交换循环炉在材料管道内烘干漆包线的漆面,挥发的油漆分子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流动至催化管道,带有油漆分子的气流经过第一催化器的催化作用之后产生大量的热量,一部分气流流动至回流管道后进入材料管道中循环,另一部分气流从排气管道向外排出,进气管道的换热管段能够跟从排气管道排出的气流进行换热,使得从外部进入材料管道的空气得到预热,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利用效率,降低热交换循环炉的能耗。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管段和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段,所述第一排气管段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催化管道的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入端的一侧相接触,所述排气风机设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上。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管段的内部设有第二催化器。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段的数量为两个,其一所述换热管段设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内,另一所述换热管段紧贴所述第一排气管段的外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相对应的所述换热管段为往
复弯曲的蛇形结构。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催化管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入端的一侧的第二加热组件。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风机,所述排气管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器的输出端的一侧的感温器,所述感温器、所述排气风机和所述进气风机均电性连接在一个控制系统上。
[00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热交换循环炉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9]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参见图1,本技术的热交换循环炉,包括:第一循环管道100,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00包括依次连通且围成闭合回路的材料管道110、催化管道120和回流管道130,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00上设有驱使气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机200;所述材料管道1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可供漆包线穿设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所述材料管道110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300,所述催化管道120内设有可与挥发的油漆分子反应的第一催化器400,所述回流管道130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管道500,与所述第一催
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500上设有驱使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风机600;进气管道700,与所述材料管道110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700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气管道500相接触的换热管段710。其中,图1中示出了第一循环管道100、排气管道500和进气管道700的气体流动路径。
[0021]以上结构的热交换循环炉在材料管道110内烘干漆包线的漆面,挥发的油漆分子在循环风机200的作用下流动至催化管道120,带有油漆分子的气流经过第一催化器400的催化作用之后产生大量的热量,一部分气流流动至回流管道130后进入材料管道110中循环,另一部分气流从排气管道500向外排出,进气管道700的换热管段710能够跟从排气管道500排出的气流进行换热,使得从外部进入材料管道110的空气得到预热,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利用效率,降低热交换循环炉的能耗。
[0022]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道500包括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管段510和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510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段520,所述第一排气管段510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520之间设有换热器910,所述换热器910与所述催化管道120的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交换循环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管道(100),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00)包括依次连通且围成闭合回路的材料管道(110)、催化管道(120)和回流管道(130),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00)上设有驱使气体循环流动的循环风机(200);所述材料管道(1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可供漆包线穿设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所述材料管道(110)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300),所述催化管道(120)内设有可与挥发的油漆分子反应的第一催化器(400),所述回流管道(130)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管道(500),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500)上设有驱使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风机(600);进气管道(700),与所述材料管道(110)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700)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气管道(500)相接触的换热管段(7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循环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500)包括与所述第一催化器(400)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管段(510)和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510)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段(520),所述第一排气管段(510)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校平黄明政曾小乒谢勇周浩庞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曼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