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化学合成装置,包括排放管、外框体、空心圆筒和第二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位于外框体的一侧,且排放管与外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圆筒贯穿外框体,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空心圆筒的外侧,所述空心圆筒通过第二轴承与外框体转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筒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杆,所述空心圆筒的顶端设置有漏洞管;通过设置的漏洞管和空心圆筒来便于使用,设置的漏洞管能够进行不同溶液的添加,在添加完溶液后通过推动杆和空心圆筒的配合使得溶液能够进行定量的导出,且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空心圆筒能够进行便捷的转动,从而对待混合的溶液进行快速的混合,便于合成实验的进行。便于合成实验的进行。便于合成实验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合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相关溶液的合成,在进行合成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溶液进行混合,从而通过不同溶液的混合来合成需要的溶液,在进行合成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不同的溶液进行不同量的混合。
[0003]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溶液的添加进行精确的把控,且在进行溶液混合的过程中不够便利,同时,在进行溶液的浓缩过程中不易对溶液进行快速的浓缩,不利于缩短浓缩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合成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合成装置,包括排放管、外框体、空心圆筒和第二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位于外框体的一侧,且排放管与外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圆筒贯穿外框体,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空心圆筒的外侧,所述空心圆筒通过第二轴承与外框体转动连接;
[0006]所述空心圆筒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杆,所述空心圆筒的顶端设置有漏洞管,所述空心圆筒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空心圆筒的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外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通过支架与外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搅拌杆,所述空心搅拌杆的上半部设置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杆,所述空心搅拌杆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支架与隔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推动杆对称分布在空心圆筒的内侧,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活塞。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孔洞。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空心圆筒为透明材质,且空心圆筒的外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外框体的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圆形开口。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化学合成装置优选的,所述排放管、排液管和漏洞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采用手动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的漏洞管和空心圆筒来便于使用,设置的漏洞管能够进行不同溶液的添加,在添加完溶液后通过推动杆和空心圆筒的配合使得溶液能够进行定量的导出,且在
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空心圆筒能够进行便捷的转动,从而对待混合的溶液进行快速的混合,便于合成实验的进行。
[0015]2、通过设置的齿轮杆和空心搅拌杆来便于使用,通过设置的齿轮杆的转动能够手动带动空心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在进行加热的同时使得溶液能够进行搅拌,从而利于溶液进行更快的挥发,从而缩短溶液浓缩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空心搅拌杆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空心圆筒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空心圆筒的外观图;
[0022]图中:1、排放管;2、第一轴承;3、齿轮杆;4、电加热器;5、推动杆;6、排液管;7、外框体;8、开口;9、漏洞管;10、阀门;11、空心圆筒;12、第二轴承;13、隔板;14、斜齿轮;15、空心搅拌杆;16、活塞;1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化学合成装置,包括排放管1、外框体7、空心圆筒11和第二轴承12,其特征在于:排放管1位于外框体7的一侧,且排放管1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空心圆筒11贯穿外框体7,第二轴承12位于空心圆筒11的外侧,空心圆筒11通过第二轴承12与外框体7转动连接;
[0026]空心圆筒11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杆5,空心圆筒11的顶端设置有漏洞管9,空心圆筒11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6,空心圆筒11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隔板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2。
[0027]本技术中,第一轴承2通过支架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搅拌杆15,空心搅拌杆15的上半部设置有斜齿轮14,斜齿轮14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杆3,空心搅拌杆15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通过支架与隔板1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齿轮杆3带动斜齿轮14来使空心搅拌杆15进行转动。
[0028]本技术中,推动杆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推动杆5对称分布在空心圆筒11的内侧,推动杆5上设置有活塞16,通过设置的推动杆5配合活塞16使得空心圆筒11内的溶液进行移动。
[0029]本技术中,隔板1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孔洞,通过设置的孔洞使得排液管6处排
出的液体能够通过隔板。
[0030]本技术中,空心圆筒11为透明材质,且空心圆筒11的外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7,通过设置的刻度线17便于对空心圆筒11中的溶液量进行确定。
[0031]本技术中,外框体7的顶端开设有开口8,开口8为圆形开口,通过圆形开口能够进行溶液的加注。
[0032]本技术中,排放管1、排液管6和漏洞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10,阀门10采用手动阀门,通过设置的阀门10便于进行液体流通的控制。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开口8处能够进行溶液的添加,添加的溶液通过漏洞管9导入空心圆筒11中,再通过对漏洞管9上的阀门的关闭来进行封闭,通过空心圆筒11在第二轴承12上的转动使得空心圆筒11中的溶液能够进行转动混合,混合后的溶液通过开启排液管6上的阀门来进行排液,通过对推动杆5的推动使得活塞16对溶液进行推送,漏下的溶液从隔板13上的孔洞处漏下,从而通过设置的电加热器4的运行对溶液进行加热,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过齿轮杆3的转动使得斜齿轮14带动空心搅拌杆15在第一轴承2上进行转动,通过空心搅拌杆15的转动使得溶液能够进行搅拌,从而缩短溶液浓缩的时间。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合成装置,包括排放管(1)、外框体(7)、空心圆筒(11)和第二轴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1)位于外框体(7)的一侧,且排放管(1)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圆筒(11)贯穿外框体(7),所述第二轴承(12)位于空心圆筒(11)的外侧,所述空心圆筒(11)通过第二轴承(12)与外框体(7)转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筒(11)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杆(5),所述空心圆筒(11)的顶端设置有漏洞管(9),所述空心圆筒(11)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6),所述空心圆筒(11)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通过支架与外框体(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侧设置有空心搅拌杆(15),所述空心搅拌杆(15)的上半部设置有斜齿轮(14),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国,施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若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