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75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包括循环釜,所述循环釜内装有硫酸和甲醛的混合溶液,所述循环釜底部出口与出料管线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线另一端与循环泵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泵出口与回流管线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线另一端与喷射器上端连接,所述喷射器下端与文氏管顶部连接,所述文氏管底部与循环釜进口连接,所述喷射器旁侧设有磷化氢气体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泵以及喷射器和文氏管后,能够强制循环后增加吸收效率,通过改变合成吸收方式,压缩了危险源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合成吸收过程符合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要求。产的要求。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阻燃剂产品生产
,具体地指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阻燃剂产品(例如磷酸钠副产品四羟甲基硫酸磷)生产过程中,合成吸收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工艺控制点,密切关系到生产系统稳定和安全环保清洁生产。在循环釜内硫酸、甲醛的混合水溶液和磷化氢在循环合成塔内通过逆向循环吸收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生成浓度较低的阻燃剂稀料产品,部分未吸收完富余的磷化氢气体通过放空水封导入燃烧塔焚烧。
[0003]阻燃剂生产中合成吸收过程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密切关系到系统的稳定和安全环保清洁生产,而循环合成塔设计较高,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PP球填料分离,吸收时间较长且效果不佳,由于磷化氢属于易燃易爆且剧毒且爆炸极限较宽(爆炸极限1.79%—97.8%)的危险化学品,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风险,且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能够通过改变合成吸收方式,压缩危险源范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合成吸收过程符合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要求。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包括循环釜,所述循环釜内装有硫酸和甲醛的混合溶液,所述循环釜底部出口与出料管线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线另一端与循环泵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泵出口与回流管线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线另一端与喷射器上端连接,所述喷射器下端与文氏管顶部连接,所述文氏管底部与循环釜进口连接,所述喷射器旁侧设有磷化氢气体管线。
[0006]优选地,所述循环泵出口还与送料管线连接,所述送料管线和回流管线上均设有阀门。
[0007]优选地,所述循环釜出气口还通过排气管线与尾气罐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喷射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喷嘴,所述喷嘴与三通连接件顶部连接,三通连接件侧部与磷化氢气体管线连接,三通连接件底部与文氏管顶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文氏管为中间窄、上下端宽的筒形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尾气罐的出气口通过排空管线与燃烧塔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泵以及喷射器和文氏管后,能够强制循环后增加吸收效率,通过改变合成吸收方式,压缩了危险源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合成吸收过程符合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 为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喷射器与文氏管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循环釜1、出料管线2、循环泵3、送料管线4、回流管线5、喷射器6、喷嘴6.1、三通连接件6.2、文氏管7、磷化氢气体管线8、阀门9、排气管线10、尾气罐11、排空管线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包括循环釜1,所述循环釜1内装有硫酸和甲醛的混合溶液,所述循环釜1底部出口与出料管线2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线2另一端与循环泵3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出口与回流管线5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线5另一端与喷射器6上端连接,所述喷射器6下端与文氏管7顶部连接,所述文氏管7底部与循环釜1进口连接,所述喷射器6旁侧设有磷化氢气体管线8。
[0017]优选地,所述循环泵3出口还与送料管线4连接,所述送料管线4和回流管线5上均设有阀门9。当循环釜1内硫酸、甲醛和磷化氢反应完全后,可以开启送料管线4上的阀门9,并关闭回流管线5上的阀门9,这时可以通过送料管线4将产品物料送出至下一工序。
[0018]优选地,所述循环釜1出气口还通过排气管线10与尾气罐11连接。部分未吸收完富余的磷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排气管线10送入到尾气罐11内通过吸收液处理。
[0019]优选地,所述喷射器6包括竖向设置的喷嘴6.1,所述喷嘴6.1与三通连接件6.2顶部连接,三通连接件6.2侧部与磷化氢气体管线8连接,三通连接件6.2底部与文氏管7顶部连接。这样设计后,从循环釜1内抽送的混合溶液从喷嘴6.1向下喷出,其附近区域会形成负压,从而可以抽取磷化氢气体管线8出来的磷化氢气体,类似水喷射真空泵的原理,最终使得混合溶液和磷化氢气体一齐送入至文氏管7内进行混合。
[0020]优选地,所述文氏管7为中间窄、上下端宽的筒形结构。本实施例的这种文氏管7结构可以增大混合溶液吸收磷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
[0021]优选地,所述尾气罐11的出气口通过排空管线12与燃烧塔连接。从尾气罐11出来仍然未被吸收的磷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排空管线12排至燃烧塔内进行焚烧即可。
[0022]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0023]首先,硫酸和甲醛的混合溶液通过进料口通入到循环釜1内,然后开启循环泵3,关闭送料管线4上的阀门9,并打开回流管线5上的阀门9,从循环釜1内抽送的混合溶液从喷嘴6.1向下喷出,其附近区域会形成负压,从而可以抽取磷化氢气体管线8出来的磷化氢气体,使得混合溶液和磷化氢气体一齐送入至文氏管7内进行混合,文氏管7增大混合溶液吸收磷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当循环釜1内硫酸、甲醛和磷化氢反应完全后,可以开启送料管线4上的阀门9,并关闭回流管线5上的阀门9,这时可以通过送料管线4将产品物料送出至下一工序;部分未吸收完富余的磷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排气管线10送入到尾气罐11内通过吸收液处理;从尾气罐11出来仍然未被吸收的磷化氢气体可以通过排空管线12排至燃烧塔内进行焚烧即可。
[0024]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包括循环釜(1),所述循环釜(1)内装有硫酸和甲醛的混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釜(1)底部出口与出料管线(2)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线(2)另一端与循环泵(3)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出口与回流管线(5)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线(5)另一端与喷射器(6)上端连接,所述喷射器(6)下端与文氏管(7)顶部连接,所述文氏管(7)底部与循环釜(1)进口连接,所述喷射器(6)旁侧设有磷化氢气体管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釜合成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3)出口还与送料管线(4)连接,所述送料管线(4)和回流管线(5)上均设有阀门(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张志祥张保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吉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