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竖直板、金属支架和第一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座、竖直板、金属支架和第一吊环、小腿放置板、大腿放置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使得该抬高训练装置能够很好的贴合患者的肢体,便于患者进行抬高训练,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腿部骨折手术后,需要把腿部抬升,从而便于消肿康复,腿部抬升是以大腿根部为圆心,使患肢向上转动合适的度数,并使其固定,而现有的支撑装置,支撑板大多为水平固定放置,支撑板不能随患肢的倾角而调节,使支撑板的上表面不能完美的贴合患肢,导致患者使用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小腿放置板、大腿放置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解决了现有的腿部抬高装置不能很好贴合患肢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竖直板、金属支架和第一吊环;所述竖直板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竖直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长形凹槽;所述第一长形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长形凹槽;所述第二长形凹槽关于第一长形凹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长形凹槽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抬高杆;所述第二长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纵杆;所述第一纵杆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位于第二移动块上方;所述第三移动块位于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三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小腿放置板;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大腿放置板;所述金属支架与基座、竖直板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之间通过第一水平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杆与第一吊环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绳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放置有座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支架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金属支架与第一水平杆之间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小腿放置板、大腿放置板的上表面均为弧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小腿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小腿放置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之间相配
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大腿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大腿放置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之间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板顶端还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一抬高杆上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上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绕在滑轮上;所述第一拉绳的端部与第二拉环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设置基座、竖直板、金属支架和第一吊环、小腿放置板、大腿放置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使得该抬高训练装置能够很好的贴合患者的肢体,便于患者进行抬高训练,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小腿放置板、大腿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
基座,2
‑
竖直板,3
‑
金属支架,4
‑
第一长形凹槽,5
‑
限位孔,6
‑
第一水平杆,7
‑
第一弹性绳,8
‑
第一吊环,9
‑
座椅,10
‑
第一拉绳,11
‑
第二拉环,12
‑
第一移动块,13
‑
第二移动块,14
‑
第三移动块,15
‑
第一连接杆, 16
‑
第二连接杆,17
‑
小腿放置板,18
‑
大腿放置板,19
‑
第一伸缩杆,20
‑
第一复位弹簧,21
‑
第二复位弹簧,22
‑
第二固定带,23
‑
第一抬高杆,24
‑
第一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位置”、“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竖直板2、金属支架3和第一吊环8;竖直板2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竖直板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
第一长形凹槽4;第一长形凹槽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长形凹槽;第二长形凹槽关于第一长形凹槽4对称设置;第一长形凹槽4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抬高杆23;第二长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纵杆24;第一纵杆24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2、第二移动块13和第三移动块14;第一移动块12位于第二移动块13上方;第三移动块14位于第一移动块12和第二移动块13之间;第一移动块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5;第二移动块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9;第一伸缩杆1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伸缩杆19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0;第一复位弹簧20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13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三移动块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杆15固定连接;第二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抬高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基座(1)、竖直板(2)、金属支架(3)和第一吊环(8);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2)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竖直板(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长形凹槽(4);所述第一长形凹槽(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长形凹槽;所述第二长形凹槽关于第一长形凹槽(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长形凹槽(4)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抬高杆(23);所述第二长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纵杆(24);所述第一纵杆(24)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2)、第二移动块(13)和第三移动块(14);所述第一移动块(12)位于第二移动块(13)上方;所述第三移动块(14)位于第一移动块(12)和第二移动块(13)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块(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二移动块(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9);所述第一伸缩杆(1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伸缩杆(19)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1)的一端与第三移动块(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5)与第二连接杆(16)之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5)上固定连接有小腿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晶晶,李燕,阮仁芝,蔡传凤,杨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韦晶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