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7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所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包括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所述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设置在主壳体与副壳体中,所述副壳体的端部安装有透镜,所述副壳体为圆筒状且用于容纳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探头端,所述主壳体的上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均布排列的铜片,每个铜片的一半位于主壳体内腔中,另一半暴露在主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旋转旋钮使得避震辊接触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端部,继续转动旋钮,此时避震辊能够在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端部进行进行旋转并同时压紧,从而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缓冲避震与定位压紧的双重效果,拓宽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实际的适用范围。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式距离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距离传感器,又叫做位移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一种,用于感应其与某物体间的距离以完成预设的某种功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主要产品有手机距离传感器、远距离测量传感器等,应用于智能皮带中。距离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等多种。
[0003]距离传感器在工作时,人为在使用时难免会触碰到周围物体,有一定可能性会增加距离传感器内部零件损坏的概率,而在距离传感器外部加装保护壳会影响到散热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带有能够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缓冲避震与定位压紧的双重效果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
[0006]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包括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所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设置在主壳体与副壳体中,所述副壳体的端部安装有透镜,所述副壳体为圆筒状且用于容纳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探头端;
[0007]所述主壳体的上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均布排列的铜片,每个铜片的一半位于主壳体内腔中,另一半暴露在主壳体外部;
[0008]所述主壳体远离副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供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塞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朝向主壳体内腔的一侧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避震辊,多个所述避震辊沿旋钮径向呈放射状等角度排列,所述避震辊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旋钮的端面对应位置处,所述避震辊为橡胶材质。
[0009]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内底面还复合连接有抗震垫。
[0010]优选的,所述抗震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布排列的吸盘孔。
[0011]优选的,所述铜片插接固定在主壳体上表面开设的穿槽中,所述穿槽的四周面还复合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用于与插接在所在穿槽中的铜片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面下沿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板,每个安装脚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螺丝贯穿。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通过旋转旋钮使得避震辊接触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端部,继续转动旋钮,此时避震辊能够在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端部进行进行旋转并同时压紧,从而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的缓冲避震与定位压紧的双重效果,拓宽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实际的适用范围;吸盘孔能够在与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接触时产生一定负压效果,从而使得抗震垫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减震效果的
同时,吸盘孔还能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作用一定的吸附力,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处在主壳体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的避震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所示的抗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所示的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2、主壳体;3、副壳体;4、透镜;5、铜片;6、安装脚板;7、定位孔;8、抗震垫;9、吸盘孔;10、旋钮;11、穿槽;12、橡胶套;13、避震辊;14、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避震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抗震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铜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主壳体2、副壳体3、透镜4、铜片5、安装脚板6、定位孔7、抗震垫8、吸盘孔9、旋钮10、穿槽11、橡胶套12、避震辊13与转动轴14。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设置在主壳体2与副壳体3中,所述副壳体3的端部安装有透镜4,所述副壳体3为圆筒状且用于容纳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探头端;
[0024]所述主壳体2的上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均布排列的铜片5,每个铜片5的一半位于主壳体2内腔中,另一半暴露在主壳体2外部;
[0025]所述主壳体2远离副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供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塞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旋钮10,所述旋钮10朝向主壳体2内腔的一侧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避震辊13,多个所述避震辊13沿旋钮10径向呈放射状等角度排列,所述避震辊13通过转动轴14转动连接在旋钮10的端面对应位置处,所述避震辊13为橡胶材质。
[0026]参考图1所示,将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塞入到主壳体2中后,旋转旋钮10使得避震辊13接触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端部,继续转动旋钮10,此时避震辊13能够在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端部进行进行旋转并同时压紧,从而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缓冲避震与定位压紧的双重效果,拓宽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实际的适用范围。
[0027]参考图2所示,所述主壳体2的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内底面还复合连接有抗震垫8。
[0028]参考图2与图4所示,所述抗震垫8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布排列的吸盘孔9。
[0029]其目的在于,吸盘孔9能够在与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接触时产生一定负压效果,从而使得抗震垫8起到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减震效果的同时,吸盘孔9还能对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作用一定的吸附力,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处在
主壳体2中的稳定性。
[0030]参考图1与图5所示,所述铜片5插接固定在主壳体2上表面开设的穿槽11中,所述穿槽11的四周面还复合连接有橡胶套12,所述橡胶套12用于与插接在所在穿槽11中的铜片5接触。
[0031]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套12能够增大铜片5与穿槽11间的摩擦系数,避免铜片5在所在的穿槽11中出现松动甚至松脱的可能性,从而能够使得铜片5达到稳定的散热效果。
[0032]参考图1所示,所述主壳体2的两侧面下沿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板6,每个安装脚板6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定位孔7用于螺丝贯穿。
[003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螺丝贯穿到定位孔7中,而后将主壳体2连同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安装到外部安装位置处,实现拆装。
[0034]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塞入到主壳体2中后,旋转旋钮10使得避震辊13接触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端部,继续转动旋钮10,此时避震辊13能够在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距离传感器,包括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设置在主壳体(2)与副壳体(3)中,所述副壳体(3)的端部安装有透镜(4),所述副壳体(3)为圆筒状且用于容纳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的探头端;所述主壳体(2)的上表面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均布排列的铜片(5),每个铜片(5)的一半位于主壳体(2)内腔中,另一半暴露在主壳体(2)外部;所述主壳体(2)远离副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供感应式距离传感器本体(1)塞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旋钮(10),所述旋钮(10)朝向主壳体(2)内腔的一侧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避震辊(13),多个所述避震辊(13)沿旋钮(10)径向呈放射状等角度排列,所述避震辊(13)通过转动轴(14)转动连接在旋钮(10)的端面对应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明黄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浩铭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