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74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8
一种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包括壳体、第一开松辊、第二开松辊、进料输送单元、第一出料输送单元、第二出料输送单元及回收输送单元;壳体内具有第一开松腔、第一扬丝腔、第二开松腔、第二扬丝腔、斜料道,第二开松腔的侧下方设置有回收料道;进料输送单元的末端位于进料口处,回收输送单元的一端位于回收料道处,另一端位于进料输送单元的上方;第一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扬丝腔的底部,第二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二扬丝腔的底部。如此使得纤维组织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结团现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加工
,特别是一种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无纺布或者回收无纺布边角料时,需要将原料送入开松机中进行开松。现有的开松机的开松效果较差,纤维组织在出口处分布不均匀,出现结团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得纤维组织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结团现象、提高产品质量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开松辊及第二开松辊、进料输送单元、第一出料输送单元、第二出料输送单元及回收输送单元;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内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第一开松腔、位于第一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一开松腔连通的第一扬丝腔、位于第一开松腔的侧下方的第二开松腔、位于第二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二开松腔连通的第二扬丝腔、倾斜设置且连通第一开松腔与第二开松腔的斜料道,第二开松腔的侧下方倾斜设置有回收料道;进料输送单元的末端位于进料口处,回收输送单元的一端位于回收料道处,另一端位于进料输送单元的上方;第一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扬丝腔的底部,第二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二扬丝腔的底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于第一扬丝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顶部倾斜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的底端与第一出料输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转动设置有第一压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于第二扬丝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顶部倾斜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底端与第二出料输送单元之间具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转动设置有第二压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单元与第二出料输送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出料输送单元,第二出料输送单元上于第三出料输送单元远离第一出料输送单元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复合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松腔远离第一扬丝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松腔远离第二扬丝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开松辊及第二开松辊、进料输送单元、第一出料输送单元、第二出料输送单元及回收输送单元;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内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第一开松腔、位于第一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一开松腔连通的第一扬丝腔、位于第一开松腔的侧下方的第二开松腔、位于第二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二开松腔连通的第二扬丝腔、倾斜设置且连通第一开松腔与第二开松腔的斜料道,第二开松腔的侧下方倾斜
设置有回收料道;进料输送单元的末端位于进料口处,回收输送单元的一端位于回收料道处,另一端位于进料输送单元的上方;第一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扬丝腔的底部,第二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二扬丝腔的底部。如此第一开松辊在第一开松腔内进行一次开松,第二开松辊在第二开松腔内进行二次开松,物料在第一扬丝腔及第二扬丝腔中进行扬丝,使得纤维组织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结团现象、提高产品质量。回收料道对物料进行回收,再次开松及扬丝。
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包括壳体10、转动设置于壳体10内的第一开松辊20及第二开松辊30、进料输送单元110、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回收输送单元140。
[0015]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1、壳体10内具有与进料口111连通的第一开松腔11、位于第一开松腔11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一开松腔11连通的第一扬丝腔12、位于第一开松腔11的侧下方的第二开松腔13、位于第二开松腔13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二开松腔13连通的第二扬丝腔14、倾斜设置且连通第一开松腔11与第二开松腔13的斜料道15,第二开松腔13的侧下方倾斜设置有回收料道112。
[0016]进料输送单元110的末端位于进料口111处,回收输送单元140的一端位于回收料道112处,另一端位于进料输送单元110的上方。
[0017]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设置于第一扬丝腔12的底部,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设置于第二扬丝腔14的底部。
[0018]壳体10于第一扬丝腔12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的顶部倾斜设置有第一滤网15,第一滤网15的底端与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之间具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处(内侧或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一压辊41。第一压辊41用于辊压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上的纤维丝,控制其致密度及厚度。
[0019]壳体10于第二扬丝腔14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的顶部倾斜设置有第二滤网16,第二滤网16的底端与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之间具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内侧或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二压辊42。第二压辊42用于辊压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上的纤维丝,控制其致密度及厚度。
[0020]倾斜设置的第一滤网15或第二滤网16能够使得抵达第一滤网15或第二滤网16的纤维丝被挡住并均匀掉落在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或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上,而避免集中掉落形成纤维团。
[0021]进一步地,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与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出料输送单元150,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上于第三出料输送单元150远离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
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复合辊43。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上的纤维丝经第三出料输送单元150及复合辊43与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上的纤维丝叠加复合,从而形成两层结构。
[0022]第一开松腔11远离第一扬丝腔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51,第一风机51用于将纤维丝吹向第一扬丝腔12;第二开松腔13远离第二扬丝腔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机52,第二风机52用于将纤维丝吹向第二扬丝腔14。
[0023]被第一开松辊20开松的较细的纤维丝在风力作用下被卷扬至第一扬丝腔12中,并均匀地回落至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上;较大的纤维团通过斜料道15进入第二开松腔13,被第二开松辊30进一步开松,被第二开松辊30开松的较细的纤维丝在风力作用下被卷扬至第二扬丝腔14中,并均匀地回落至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上,剩余较大的纤维团通过回收输送单元140再次进入第一开松腔11。如此反复。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包括壳体10、转动设置于壳体10内的第一开松辊20及第二开松辊30、进料输送单元110、第一出料输送单元120、第二出料输送单元130及回收输送单元140;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1、壳体10内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开松辊及第二开松辊、进料输送单元、第一出料输送单元、第二出料输送单元及回收输送单元;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壳体内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第一开松腔、位于第一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一开松腔连通的第一扬丝腔、位于第一开松腔的侧下方的第二开松腔、位于第二开松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的上方且与第二开松腔连通的第二扬丝腔、倾斜设置且连通第一开松腔与第二开松腔的斜料道,第二开松腔的侧下方倾斜设置有回收料道;进料输送单元的末端位于进料口处,回收输送单元的一端位于回收料道处,另一端位于进料输送单元的上方;第一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扬丝腔的底部,第二出料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二扬丝腔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均匀高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第一扬丝腔远离进料口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吕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翔非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