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558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风机和风机供电电路,风机安装在通风管的风道中,所述的通风管包括竖向风管和横向布置的入户风管,竖向风管布置在住宅外墙的外面;竖向风管的进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顶端,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下部;住宅的外墙包括入户风口,入户风管连接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与住宅外墙的入户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住宅通风系统的通风管安装在户外,通风管不占用住宅建筑空间,通风管内的风机不会对室内产生噪音污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通风系统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住宅通风系统。
[0003][
技术介绍
][0004]传统的住宅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仅在厨房、卫生间安装机械排风系统来解决局部空间的排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住宅主动式通风系统开始应用。但是目前常用的负压式新风系统,主要采用“强制排风、自然进风”的原理,室内安装风机排风再通过自然补风。
[0005]专利号为CN201020215072.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室内排风口、通风管网和室外排风口,室内排风口、通风管网和室外排风口之间连通,其中通风管网由水平风管和垂直风管构成,室内污浊空气经过室内排风口流入通风管网后经过室外排风口排到室外,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该技术利用烟囱效应和室外负压的作用,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开启辅助排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0006]该技术的通风系统需要占用住宅的建筑空间,使室内空间减少。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占用住宅建筑空间的住宅通风系统。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住宅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风机和风机供电电路,风机安装在通风管的风道中,所述的通风管包括竖向风管和横向布置的入户风管,竖向风管布置在住宅外墙的外面;竖向风管的进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顶端,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下部;住宅的外墙包括入户风口,入户风管连接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与住宅外墙的入户风口。
[0010]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所述的风机安装在入户风管的风道中。
[0011]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竖向风管通过卡箍固定在住宅的外墙上,竖向风管的进风口高于住宅的屋顶。
[0012]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竖向风管包括风帽,风帽安装在竖向风管进风口上方。
[0013]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风机供电电路包括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和/或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风机由蓄电池供电。
[0014]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风机供电电路包括控制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器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0015]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包括屋顶架构板和复数根支柱,屋顶架构板通过所述的支柱固定在住宅屋顶的上方;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屋顶架构板的上方。
[0016]以上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竖向风管的进风口高于屋顶架构板。
[0017]本技术住宅通风系统的通风管安装在户外,通风管不占用住宅建筑空间,通
风管内的风机不会对室内产生噪音污染。
[0018][附图说明][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住宅通风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住宅通风系统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住宅通风系统的左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风机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0025]本技术实施例住宅通风系统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通风管10、风机01和风机供电电路,风机01安装在通风管10的风道中,通风管10包括竖向风管11和横向布置的入户风管12,竖向风管11布置在住宅外墙21的外面。竖向风管11的进风口111位于竖向风管11的顶端,竖向风管11的出风口112位于竖向风管11的下部。住宅的外墙21包括入户风口211,入户风管12连接竖向风管11的出风口112与住宅外墙21的入户风口22。风机01安装在入户风管12的风道中。
[0026]竖向风管11如果采用钣金结构,可以通过卡箍(图中未示出)固定在住宅的外墙21上,如图1至图3所示,竖向风管11如果采用砖石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可以直接固定在地面29上。
[0027]竖向风管11装有风帽113。风帽113安装在竖向风管11进风口111上方,可防虫遮雨。
[0028]风机供电电路包括风力发电机25、太阳能光伏电池板26、蓄电池、控制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风力发电机25的输出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2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01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控制器接蓄电池的输出端,由蓄电池供电。
[0029]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6和小型风力发电机25利用屋顶上方的太阳能和自然风发电储存到蓄电池,蓄电池将电能输送给控制器和入户风管12内的风机01,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布置在室内的CO2传感器将室内的CO2浓度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可控制入户风管内的风机01开启不同挡位,当室内的CO2浓度较高时,则风机01开启最大挡位,当室内的CO2浓度较低时,则风机01开启最小挡位,以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
[0030]风力发电机25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26安装在屋顶架构板24的上方。屋顶架构板24通过4根支柱241固定在住宅屋顶23的上方,高出屋顶23的顶面一定距离,竖向风管11的进风口111高于屋顶架构板24。
[0031]本技术以上实施例有以下特点:
[0032]1)入户风管内风机01安装在室外,通过吸入竖向风管11内的空气,为室内提供新风。相比于开窗自然通风,或者其他机械通风方式,如负压式新风系统,入户风管12内的风机01安装在室外,不会对室内产生噪音污染,而且室内无需安装管道和设备,可以节约室内使用空间。
[0033]2)系统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6和小型的风力发电机25产生电能,最大限度利用屋顶空间,实现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互补利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池存储,实现稳定供电,系统无需市电即可稳定运行。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6和小型的风力发电
机25安装在3屋顶构架板上,其高出屋顶一定距离,可减少屋顶排烟口的空气污染,并增加设备安装面积,减少其他屋顶设施对太阳能及风能利用的不利影响。
[0034]3)新风由入户管道12内的风机01吸入竖向风管11内的空气提供,竖向风管11的进风口高出屋顶一定距离,对城市中大量的高层住宅,屋顶以上的空气与地面附近的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在过度季节,可将屋顶以上的新鲜的低温空气送入室内,降低室温,减少空调开启时间,节约建筑能耗。
[0035]4)系统可扩展性较强,可在入户风管12内增加除湿或过滤装置,适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应用条件。此外,利用智能控制系统与室内空调联动控制,通过自主学习感知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实现对住宅空调和通风系统的人工智能联动控制,在保证人员健康和舒适的前提下,实现最优化的节能运行策略,最终实现建筑碳减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风机和风机供电电路,风机安装在通风管的风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包括竖向风管和横向布置的入户风管,竖向风管布置在住宅外墙的外面;竖向风管的进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顶端,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竖向风管的下部;住宅的外墙包括入户风口,入户风管连接竖向风管的出风口与住宅外墙的入户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安装在入户风管的风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竖向风管通过卡箍固定在住宅的外墙上,竖向风管的进风口高于住宅的屋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竖向风管包括风帽,风帽安装在竖向风管进风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研深圳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