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57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包括主风管和若干分支风管,主风管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位于主风管的下方,且分支风管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宽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的底部设有若干送风孔;分支风管上固定设有L形过渡风管,过渡风管与主风管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分支风管上设有连接块,各分支风管上的连接块均与连杆铰接,连杆的末端与执行机构相连。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执行机构拉动连杆,使分支风管向斜上方移动至一定高度,既可方便豆浆槽清洗工作的开展,还可有效防止水雾进入风管内部,大大降低卫生隐患;为豆浆槽的清洗提供较为开阔的空间,避免磕碰工作人员,提升安全生产系数。全生产系数。全生产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


[0001]本技术涉及腐竹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

技术介绍

[0002]腐竹机的豆浆槽上方一般均匀设有若干出风管,用于通风,使豆浆槽内的表面浆液快速形成豆衣。
[0003]目前,辅助机上的出风管一般都固定在机架上,出风管与豆浆槽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且出风管相对于豆浆槽固定不动,例如公开号为CN109430422A,名称为分体式腐竹机的专利公开文本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风管结构。
[0004]上述风管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0005](1)影响豆浆槽清洗工作的开展:若干出风管将豆浆槽分成了多个分区域,在清洁豆浆槽时,只能分区域逐步清洗,工作效率低;
[0006](2)存在卫生隐患:在用高压水枪清洗豆浆槽时,水雾难免会飘入出风管内部,出风管内部受潮可能会滋生细菌,进而会给所加工腐竹带来卫生隐患;
[0007](3)存在安全隐患:人工清洗豆浆槽时,一般需要通过挂到或者硬毛刷对豆浆槽底部和侧面用力清洗,以消除豆浆槽上的附着物,而通风管的存在则难免会对工作人员磕磕碰碰,轻则影响工作进度,重则引发工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
[0009]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包括主风管和若干分支风管,主风管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位于主风管的下方,且分支风管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宽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的底部设有若干送风孔;分支风管上固定设有L形过渡风管,过渡风管与主风管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分支风管上设有连接块,各分支风管上的连接块均与连杆铰接,连杆的末端与执行机构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风管的左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左连接孔,主风管的右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右连接孔,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等间距交错设置;所述转动套包括左转动套和右转动套,左转动套固定设置在左连接孔处,右转动套固定设置在右连接孔处;所述过渡风管包括左过渡风管和右过渡风管,左过渡风管与左转动套转动连接,右过渡风管与右转动套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为直线执行器,直线执行器为气缸、液压缸、电缸中的一种,直线执行器包括缸体和活动杆,活动杆的外端部与连杆末端铰接,缸体尾端与铰耳铰接,铰耳固定在腐竹机的机架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钢丝绳的第一端与连杆末端相连,钢丝绳的第二端固定在卷扬机上,通过卷扬机对钢丝绳进行收放。
[0014]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需要清洗豆浆槽时,可以通过执行机构拉动连杆,通过L形过渡风管的摆动使分支风管向斜上方移动至一定高度,方便豆浆槽清洗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0016](2)分支风管摆动至一定高度后,可有效防止水雾进入风管内部,大大降低卫生隐患;
[0017](3)为豆浆槽的清洗提供较为开阔的空间,避免磕碰工作人员,提升安全生产系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Ⅰ;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Ⅱ;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在使用状态时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在收起状态时的主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在收起状态时的主视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支风管、过渡风管、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中:1

主风管,2

左转动套,3

连接块,4

连杆,5

分支风管,6

左过渡风管,7

铰接头,8

直线执行器,9

铰耳,10

右转动套,11

右过渡风管,12

钢丝绳索头,13

钢丝绳,14

卷扬机,15

送风孔。
[0027]特别说明:由于主风管长度较长,如果完全示出,则会导致附图不清晰,故以上图中展示的均为部分主风管长度下的相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包括主风管1和若干分支风管5,主风管1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5位于主风管1的下方,且分支风管5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宽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5的底部设有若干送风孔15,如图8所示;分支风管5上固定设有L形过渡风管,过渡风管与主风管1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主风管1的左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左连接孔,主风管1的右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右连接孔,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等间距交错设置;转动套包括左转动套2和右转动套10,左转动套2固定设置在左连接孔处,右转动套10固定设置在右连接孔处;过渡风管包括左过渡风管6和右过渡风管11,左过渡风管6与左转动套2转动连接,右过渡风管11与右转动套10转动连接;分支风管5上设有连接块3,各分支风管5上的连接块3均与连杆4铰接,连杆4的末端与执行机构相连。
[0031]执行机构为直线执行器,直线执行器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缸中的一种,直线执
行器包括缸体和活动杆,本实施例采用的执行机构为气缸,气缸活塞杆的外端部通过铰接头7与连杆4末端铰接,气缸的缸体尾端与铰耳9铰接,铰耳9固定在腐竹机的机架上。
[0032]本实施例的使用:气缸活塞杆伸出至行程A,分支风管5至最低位,即正常送风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气缸活塞杆回缩复位,连杆4带动分支风管5摆动至斜上方,如图5所示。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除执行机构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0035]执行机构包括卷扬机14和钢丝绳13,钢丝绳13的第一端与连杆4末端通过钢丝绳索头12相连,钢丝绳13的第二端固定在卷扬机14上,通过卷扬机14对钢丝绳13进行收放。
[0036]本实施例的使用:通过卷扬机14卷收钢丝绳13,通过钢丝绳拉动连杆4,使分支风管5摆动至斜上方,如图7所示;通过卷扬机14渐放钢丝绳13,在分支风管5和过度风管的重力作用下,分支风管5下放至最低位,即正常送风时的位置,如图6所示。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其特征是:包括主风管(1)和若干分支风管(5),主风管(1)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5)位于主风管(1)的下方,且分支风管(5)的长度方向与腐竹机豆浆槽的宽度方向相同,分支风管(5)的底部设有若干送风孔(15);分支风管(5)上固定设有L形过渡风管,过渡风管与主风管(1)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分支风管(5)上设有连接块(3),各分支风管(5)上的连接块(3)均与连杆(4)铰接,连杆(4)的末端与执行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腐竹机的摆动升降风管,其特征是:所述主风管(1)的左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左连接孔,主风管(1)的右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右连接孔,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等间距交错设置;所述转动套包括左转动套(2)和右转动套(10),左转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良陈洪海李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珍轩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